一棵大树和一片森林
我没想过要做作家,就是今天也不想。年少时最喜欢的事就是看小说,看传。但很多书的作者是谁我并不关注,比如《艳阳天》,比如《沸腾的群山》,我现在都不记得。大约因为作家在当时的我心目中的形象高大无朋。
不想做作家,却不妨碍我偶尔写点什么,还若有其事地投过稿。记得有一次写过一个全是对话的几百字的小说寄出去了,结果自然是石沉大海。这么些年我写了很多东西,绝大多数只贴在网上,虽然还做了某一文学网站的“签约作家”,但我真没拿那个当回事。我一直认为我没有在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发过一篇文章,直到有一天朋友告诉我说在《九江日报》上看到过。我查得到一个果然。
真正的写作始于我一人带女儿在县城。当时女儿四五岁,吃过晚饭就睡着了,这时的我不可能出门去玩,就只能看电视。电视看多了就厌了,就想做点别的什么,就想到写小说。一上手就是一个长篇,叫《列祖列宗》,用格子稿纸,写了二百多页的时候,女儿到妻子身边去了,夜间可以自由活动,写小说就不积极,这个小说就没写下去。后来又另写了一个中篇,叫《古家人的小巷》,得到一两个同事的小赞后,在更多的同事那里显摆。
这时,有同事向我说起老杨,要我拿给老杨看看,请老杨帮忙推荐一下。
如果是和熟人说话,我可能会夸夸其谈,但如果是陌生人,我就“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了。要我去找人求人,除非关乎生计。
虽然我没去找老杨。但此后我对老杨有更多关注,有一次学校办公室看到一本《白色的女人》,我和领导说了一句就占为己有了。
我又写了一个中篇,《混浊泉》。敝帚自珍式的自我感觉良好,又借用了一个机会,把《混沌泉》和《古家人的小巷》合印了一百本,摆脸式的送人。当时正搞“两基”国检,县里的业务主管是张志义,我是学校的“两基”专干,常一块工作。张先生于我颇有德高望重的味道,为些他肯定在我的送书名单上。真是很巧,那天双喜兄被张先生借来帮忙,当时我和双喜发球仅限于知道名字的关系。双喜兄见到那书翻起来。这一翻,就让我不仅和他成了朋友,还和老杨认识了。双喜兄老杨隆重地推荐了《混沌泉》,老杨看过后,吩咐双喜兄带着我去了邑间文人墨客常去打扰的老杨的家。
老杨盛赞《混沌泉》,让我都不好意思。老杨说,他绝对不说假话,他不会随便表扬作品。老杨说,他是以一个省级文学评论家的身份说的话。他热情地给我泡茶,拿烟。聊过一阵之后翻出一大堆名片,一个电话一个电话打过去,推荐《混沌泉》。那都是他认识的文学报刊主编副主编。肯定是我运气不好,打过去的电话号码是停机,就是名片的主人换了工作。老杨并不就此罢休,又向摩罗先生推荐了《混沌泉》,请摩罗先生向外推荐。摩罗先是推荐给《春风》,不成后又找《十月》,《十月》的编辑打来电话,说正在看稿。老杨又帮我揣摩编辑在电话中所要表达说的潜藏另义。大约因都昌小县城与北京大都市的行为差异,归终小说还是退了稿。
我开始在老杨主编的《鄱湖文艺》和后来的《都昌文学》上发一些文章。并有机会聆听老杨关于文学的见解。老杨说:文学应该多写真善美的东西,少揭露丑恶。并举例说《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象》虽然也是名著,但不能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对于现实生活中的腐败和人心不古,老杨有一句名言:作家要善于从屎里面寻豆子。并解释说,鸟类吞食植物的果实,但也有一部分种子没有被消化,作家要忍受臭,把鸟粪里的豆种找出来奉献给读者。老杨教导我们要学习俄罗斯文学,要能够忍受心灵的痛苦。
认识老杨之前,我有一个创作计划,就是《黄土乡》系列短篇小说,已写了《疯话》《前不见古人》《百无禁忌》等多篇。都昌人都知道“黄土公社”的意思,这个系列小说所要表达的主题不说也明。聆听老杨的教导后,我停止了这个系列的写作。
老杨总是忙,很忙,但老杨告诉我,在写作出有困难可以随时找他。这在老杨是对初与他相识的我格外关爱。有许多人与老杨是多年的交情,这些朋友去他家时可能吃闭门羹,尽管有时他在家里也不会开门,他说他不愿意把时间浪费在与文学无关的应酬上。
老杨对于我不仅有赞扬,也有批评。我写过一个《王狗》,老杨看后说不行,人物太多主题不鲜明,有个人家族恩怨在里面,建议我再写抗日题材。
我听来的日本侵略者在我的家乡恶行的那些素材,基本都写进了《混沌泉》,我觉得再写很困难,但老杨的话让我在回家时对那些事有了主动的关注。于是,在我三婶那里听到,本村曾有一个我熟悉的老人,在几十人村人的众目睽睽之下,在村前的门口坂上,被日本鬼子强奸了。联想到受害者夫妻二人在村里是公认的和气长者,联想到村里人不把这样的事作为谈资,又创作了长篇小说《夜鸣郎》,遗憾的是小说印出之时老杨已经走了。
读书时写作文的记忆证明,我不是一个天生的作家,于写作也没有强烈的兴趣。没有老杨对我的赞,我可能象一些文学爱好者一样,说不定哪天就把这事放下了。没有老杨的批评,肯定不会有《夜鸣郎》。
在与老杨交往的时间里,我认识了走在文学路上的詹双喜、邱林、李志强。我参与了文学的《小镇会议》。
我又认识了许多都昌籍在外工作的文学老师们。他们都敬重老杨,回乡时差不多都要找老杨聊聊,每逢重量级人物回县,老杨不会忘了叫我们去一下,并向来客推荐我们。
在我的感觉里,老杨象是沙漠中的一棵老胡杨,在他的身傍,生长着一丛小树。大树以伟岸的身躯引起世人的注目,让身边的小树为世人所知。老杨对我们在文学路上的指引和关爱,象是大树的落叶化作春泥抚育小树。
大树把一切都融入土地时,小树茁壮成长。都昌作协的《土地》,是老杨的文学精神对都昌文学影响的继续。那些曾围绕在老杨身边的小树,如今正影响着更多的小树,都昌文学的森林,正郁郁葱葱。
怀念老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