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37阅读
  • 8回复

正月初八拜大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92554
积分
1262915
贡献值
11400
都币
0
在线时长: 1306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今天正月初八,是谷日。多云的天空,洒下煦暖的阳光,想必今年又是个丰收年。
   正月占岁的传统,从汉代东方朔的《占书》中流传至今:"元日占鸡,二日占狗,三日占豕,四日占羊,五日占牛,六日占马,七日占人,八日占谷,九日占油,十日占麦"。这古老的说法,承载着先辈们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活的期盼。晴朗的日子寓意着对应之物祥瑞昌盛,若逢阴雨,则让人心中不免担忧。这简单的占岁之法,是先人与天地对话的方式,是对生活的一种质朴祝愿。
   在这谷日,又相传是五殿阎罗王的诞辰。我们这里还有一段独特的习俗,它带着淡淡的哀伤与深深的敬意。
   正月初八,又是家乡拜大年的日子,是给头一年亡故的人拜年,也叫“拜新年”。都昌人向来秉持“死者为大”的观念,将这被视为好日子的初八,留给逝去的亲人,这是生者对逝者无声却深沉的尊重。
   村里光庆哥去年去世了,早晨大家都手持香纸爆竹,在老厅汇合。各户人员到齐后,尽同族之谊,前去他家上香祭拜。
   都昌“拜大年”的习俗,由来已久。民间有一种说法,始于三、四百年前,据说当时都昌镇、汪墩、北山、多宝、七角(今大树乡)等地的几位乡绅、员外,聚在一起商议,觉得过年不能仅是自己快乐,对逝去的人也不能忘却,以勉励活着的人不忘祖,不忘情,因此要定一个日子专门祭奠已故的亲人,大家一致认为,应该将最好的日子留给新故的亡人。这份对先辈的敬重,对传统的坚守,穿越了岁月,在这片土地上延续至今。
   为了这一天,便有着诸多的忌讳。首先不能走亲访友,不能随便外出去别人家窜门,特别是早晨和上午,只能窝在家里。其次不能对路上碰到的熟人说拜年之类的话,最多点头笑一笑。尽量当天少接电话,以防不知情的朋友打电话拜年。这些看似繁琐的规矩,实则是对逝者的一种守护,是生者对与逝者情感羁绊的珍视。
   由于是局部地区将初八这天,定为给亡人拜大年的日子,所以在乡下,总能在正月初八见到听到尴尬的事。上世纪八十年代,多宝有一位从景德镇瓷厂病退回乡的妇女,她的工友在正月初八这天要来给她拜年。工友在多宝北陈下了车,由于是头次来,便在供销社服务员那里打探路的方向,正好其中一位服务员很熟。但服务员对这位工友说,我们这里今天正月初八忌讳亲友上门拜年,主人会不高兴。吓得这位工友不知如何是好,最后只能听从建议,避到大路边的树林里,坐等天色断暗,才敢摸黑访友。好在以前乡下是没有晚上拜年的习俗,到晚上后白天的忌讳便会轻了很多。
   还有一例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位正月初八匆匆从外地赶来的外甥给外公拜完大年,顺带着给舅舅们呈上了拜年的糖果,却被舅妈们摔脸扔到门外,场面令人唏嘘。这些故事里,分别带着生活的无奈与对习俗的尊重,让人感慨万千。
   当然,也有的乡镇没有这些礼数习俗,“拜大年”择日而定,有的定在初一或初三。
  “拜大年”的这天,一大早,村里至亲位下、亲朋好友拿着一对洋蜡烛、一挂爆竹、三柱香火、三份草纸和礼包(当然,各地拜祭物品形式上略有差别),来丧亲者的家中拜祭。传统上,礼包用草纸包好,里面的礼金,以前是随当时市面能购买两斤猪肉价格的金额,而如今的礼金数,便少有人循旧封包了,多寡没了标准。来者首先对着逝者遗像跪拜,丧者儿子穿着孝服回拜。这一跪一拜之间,是生者与逝者的对话,是情感的传承。
来客吃过点心后,留下来吃午饭,午饭是比较丰盛的酒宴。这顿酒宴,不仅是为了招待客人的礼节,更是一种情感的凝聚。
   因为,亡人头年亡故时,村里参与帮忙操办者及抬棺的八仙,今天本家同样要预先请好,同上门来的亲朋一起吃酒席,算是最后的谢情酒饭,是对他们付出的感恩。最后,本家按习俗回赠的一小块猪肉和色子薯粉,虽小,却饱含着情谊。头一年家中有长者去世,子女在正月是不能出门拜年的,只有过了正月初八,给亡人拜完大年,才可以“出方”,开始新一年的走亲访友。这习俗,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连接着过去与现在,连接着生者与逝者,让我们在岁月的流转中,不忘根,不忘情。
   沐浴着今日的暖阳,回味着村人遵循着古老的习俗,或拜祭,或团聚,心中满是感动。这一个个习俗,一个个故事,都是家乡的记忆,是文化的传承,它们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在这纷繁的世界里,始终记得自己的来处,记得那份对生命的敬重与对亲情的眷恋。(乡土拾贝 余少平)
4条评分积分+60
快乐生活罗 积分 +1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02-06
都昌婷婷 积分 +1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02-05
笑看风云 积分 +1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02-05
都昌零距离 积分 +3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02-05
intermapper中文官方网站
 

发帖
299
积分
9245
贡献值
42
都币
0
在线时长: 486小时
注册时间: 2024-11-10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2-05
乡俗考究,甚是详尽!

发帖
31786
积分
819509
贡献值
22834
都币
0
在线时长: 375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2-05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19966
积分
153384
贡献值
359
都币
0
在线时长: 251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0-30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02-05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29222
积分
34110
贡献值
23
都币
0
在线时长: 146小时
注册时间: 2018-11-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02-05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23265
积分
27369894
贡献值
272
都币
0
在线时长: 7803小时
注册时间: 2011-04-03
我的老家
鸣山乡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02-05
作者对都昌县部分地区正月初八这种独特的传统习俗有着深刻的了解和生动的描述,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一些传统习俗逐渐被年轻人遗忘,所以楼主这篇文章对于现代人对传统习俗的传承有着重要的影响。
每个县,每个乡,甚至每个村,各地的习俗都不尽相同,这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比如作者写的正月初八这个日子对都昌大部分乡镇来说都是个好日子,可以拜年婚嫁乔迁走亲访友的。

发帖
11421
积分
307631
贡献值
1000
都币
1
在线时长: 1537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6-10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02-06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4358
积分
27700
贡献值
18
都币
0
在线时长: 881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9-01
我的老家
土塘镇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02-06
这些习俗,有些地方在渐渐放弃。

发帖
7790
积分
24954
贡献值
97
都币
0
在线时长: 4013小时
注册时间: 2015-01-31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02-06
亲友之间只有多走动才亲。亲友之间要是不走动,就会彼此之间变得疏远。人与人之间都是礼尚往来,才有互帮互助,当某人遇到困难或挫折时,这个亲友网络就能发挥作用,提供物质或精神上的帮助。「在农村地区,各家各户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亲友们往往掌握着丰富的信息资源(包括未婚青年的情况),亲友纽带的作用可能帮助未婚青年提供相应合适的相亲对象信息匹配,大大提高相亲的成功率。亲友之间多走动,融入亲友纽带,会提高未婚青年找到合适相亲对象的成功率。」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