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31阅读
  • 5回复

我的母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92049
积分
1260495
贡献值
11372
都币
0
在线时长: 1304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2小时前
   每每想起母亲时,总想为她写一些文字,留作纪念,也作为献给母亲的一份优待。今天(2024年腊月初四),是我和妹妹的生日,也是母亲的“受难日”,终于着手开写了。    
   母亲姓赵,名火春,1951年农历三月十四日出生于北山乡邹家咀红门楼赵村,2024年农历八月二十七日仙逝,享年74岁。母亲劳苦一生,为人忠厚,待人谦逊,儿女甚是怀念。    
   母亲善良、勤劳、硬气,格局大,为家庭作出了重大贡献。母亲的一生既有许多不幸同时也充满了幸福。母亲的一生吃了很多苦,年少时家庭条件不好,姊妹多,吃不饱肚子,曾经吃过米糠充饥,成家后还受过一些委屈。
   母亲 共生了五个孩子,前面两个不幸夭折。母亲总是为他人着想,又是个急性子,做事总抢在前面,因劳作过度及那时候条件不好,年老时一身病痛。从我记事起母亲身上共经历了5次开刀手术,年老时母亲除了胃癌,肺部、肝部都有问题,胃癌手术后每天要吃十多种药,特别是中药,很难喝,母亲很坚强。    
   还记得,在我孩提时,母亲每次去外公外婆家时,都要到外婆家的隔壁看望一位双目失明年逾九旬没有亲戚关系的老婆婆,这位老婆婆是孤寡老人,住在一个单间屋,说话声音很大,母亲总说她很可怜,每次去都会给她带一些吃的,陪她说很多话,陪她坐很久,这其实就是老年人最需要的吧。
   还记得,那些年每年正月初一母亲带我们去给外公外婆拜年,虽然那时还未学会抽烟,总能接到很多各式各样的香烟,丰盛菜肴更不用说。在七月农忙“双抢”、八月山上割柴季,外公、舅舅们、表姐等人都会来家里帮忙干活,我们家的田地多,担心我们做不赢。母亲父亲也是如此,正月家里请客的那一天亲戚会来得很多,母亲父亲总是尽其所能,用心用情好酒好菜招待好亲戚们,正因为母亲父亲的大方,外公外婆家系的亲戚都喜欢来我家做客,能喝酒的都会敞开喝,大家尽兴而归。这就是前辈的优秀传统,值得传承发扬。母亲与姨娘、舅舅们之间的关系相当融洽,感情很深,我深受教育和感动,儿女和睦也是母亲的愿望,这点我们也能做得到。    
   还记得,我从小就是跟着曾婆(曾祖母)睡的,晚上总喜欢捏着她的耳垂入睡,曾婆也是位善良、开明、慈祥的老人。在曾婆年老时,是母亲照顾得多,十八年每天提供一壶开水及热水洗漱,特别是冬天,那时的冬天更冷,每天都是早上准备一大炉火给曾婆坐炉取暖,晚上又是一小铜炉火放在被窝里取暖,曾婆是“小脚金莲”,走路不太方便,母亲还经常端饭给曾婆吃,一直照顾曾婆至九十四岁终老。能做这些事的人很多,但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如一日能做好这些事的人不多,关键是几十年如一日能做好这些事还没有一句怨言的人更不多,母亲就是这种“更不多”的那种人,这就是善良,这就是心中有爱,这就是伟大,平凡中的伟大!
   还记得,2017年母亲胃癌手术后,就说以后不想再动手术了。2023年要做开颅手术时,医生劝回家去,哥哥毫不犹豫决定立即手术,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如果换了我在场也会作出同样的决定。虽然病痛折磨,但母亲舍不得父亲一个人生活,担心他照顾不好自己,一直有想活下去的念头,只是担心会拖累我们。如果当时放弃开颅手术,母亲也会毫无怨言,平静离开,我们于心不忍。    
   还记得,2024年正月初一傍晚,在母亲还比较清醒的时候,拔掉了身上食管、尿管,想趁着我们都在家来解决自己的问题,我和爸爸去找邻村的护士来家插管,别人不是不帮忙,是我们想简单了,必须要专门的设备和专业的医生才能完成,最终还是决定去医院,当我抱起瘦骨嶙峋说话不出的母亲上嫂子的车时,她非常反抗,不想去医院,在去医院路上,我跟母亲说了一句“妈,等接好了管子,我们一起回家,以后不再住院了”,此后情绪稍好一点,此时在我心里就已决定,以后如有任何意外情况都不再去医院了。回到家时已是深夜,叮嘱母亲不要再拔管了,不过在以后的8个多月日子里,母亲只拔了尿管,改用了尿不湿,这样她会更舒服些,尿不湿也是她两位儿媳妇源源不断提供,食管一直未拔,直至与世长辞。    
   还记得,2024年中秋节我担心母亲的病情,特意回家看望,也不知道有多少年中秋节没有在家里过,此次母亲的状态比春节期间更差些,幸运这次和母亲在生见了最后一面,期间我用艾叶泡水给母亲泡了脚,洗去了很多老皮。       母亲一世劳作,听姑姑们说,母亲年轻的时候,虽然个子娇小在田间做事她不输给任何人。母亲的田间活做得又快又好,自己的体重可能只有80斤左右,却能挑起100多斤重的稻谷。家里田地多,什么农作物都种,一年四季热晒雨淋不得清闲。记得母亲有一句话,别的女人能吃的苦她也能吃,别人能干的活她也能干。她一直在尽她所能照顾好我们,照顾好家庭。因劳作过度加上坐月子期间未保养好,母亲年老时总是手臂痛、背上痛,各种膏药我也买了不少,治不了根。
   母亲很坚强、很硬气,吃苦耐劳样样在行。母亲对待自己很吝啬,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舍不得用,对亲朋却很大方,从不想欠别人人情。在她多次住院期间,她能自己照顾自己的时候从来不想麻烦任何人,哪怕是自己的儿女,经常一个人在医院照顾自己,记得母亲说有一次,搭车去县中医院开药,走错了路,大热天不知道走了多久才找到医院。母亲每次住院都不想惊动亲朋,总担心亲朋又要破费来看望她,我也安慰她,人情往来也没关系,是大家看得起您,人情以后我们来还,亲人们只要知道母亲住院都会来看望,哪怕是年迈的舅舅舅妈们。依母亲的身体条件能够成功抗癌8年,主治医师都说是个奇迹,这靠的就是坚强的信念,期间哥哥、嫂子、妹妹、妹夫及各位亲人都付出了很多。    
我在外地工作,母亲既希望我多回家又不希望我多回家,希望我回家就不用说了,不希望我多回家就是担心我要花很多钱。每次回家了,母亲总希望我能多住几日,临行前一晚每次总念叨只住了几夜几夜,又要走,每次离家临行前母亲总会准备很多自己做的干菜等东西要我带走,我内心是不愿意带的,怕带回去没吃完浪费了,可我不带她心里难受,为了让母亲心里好过点,就象征性的带一点。听父亲说,我离家后她总是在抹眼泪,心中不舍,我到了工作地就给母亲回个电话,听到我们安全到达她又很高兴。以前没开车回家时,我总是坐晚上的火车来回,就想留下更多的白天时间跟家人在一起,在工作地总有午休的习惯,回到家里从未午休过,是觉得在家的时间很宝贵。    
   母亲的一生是圆满、幸福的一生,也算有福之人。儿女成家立业,生活尚可,儿孙满堂,都还孝顺,所有亲人都关爱有加。在生时母亲挂在嘴边的最大愿望就是要亲眼看到大孙子、大孙女上大学,她如愿以偿了!    
   自从2023年腊月二十四母亲回到家中,年后就由父亲独自照顾,我认为这八个多月的时间是母亲一生最幸福的时光之一。以前在生活上都是母亲照顾父亲,现在真正享受来自父亲的照顾、来自父亲的爱。在初期我们最担心的是父亲照顾不好母亲,想请人照顾,父亲读懂了母亲的意思,母亲不愿意,只喜欢父亲照顾。母亲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吃喝拉撒是头等难事,既要将食物打碎,通过食管注入胃里,一天5、6餐,又要换尿不湿,还有日常的洗漱,药物治疗也没有中断,还要喂药......我们认为父亲是个“粗人”,事实恰恰相反,母亲最相信父亲,父亲最懂母亲,父亲照顾得很好。我要为我的父亲点赞,点一个大大的赞!    
   母亲走后,有一天父亲做了一个梦,母亲来看父亲了,与父亲对话,母亲回到了年轻时候,衣着得体、春光满面、状态很好,情景很真实,我们甚是欣慰。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母亲的一生也算圆满!愿母亲在天堂安息!(乡土拾贝 邵戈
3条评分积分+50
都昌婷婷 积分 +1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7小时前
笑看风云 积分 +1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7小时前
都昌零距离 积分 +3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8小时前
冰点还原精灵官方网站
 

发帖
92049
积分
1260495
贡献值
11372
都币
0
在线时长: 1304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12小时前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愿全天下的父母身体健康!

发帖
31644
积分
816547
贡献值
22729
都币
0
在线时长: 3739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8小时前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210
积分
7919
贡献值
29
都币
0
在线时长: 375小时
注册时间: 2024-11-10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8小时前
情真意切,文字感人!

发帖
19855
积分
153273
贡献值
359
都币
0
在线时长: 251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0-30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7小时前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28754
积分
33642
贡献值
23
都币
0
在线时长: 145小时
注册时间: 2018-11-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7小时前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