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39阅读
  • 5回复

传家训扬新风之478丨三汊港镇郝家山村:“甑山”族裔 “晒腹”家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87095
积分
1177679
贡献值
11178
都币
0
在线时长: 1289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这个“传家训扬新风”系列要写郝姓村庄,都昌县三汊港镇左桥村委会郝家山村是不二村选。
  

   都昌郝家山村的寻根之地在荆湖,今属江西永修县马口镇所辖。郝姓承袭“太原世家”,太原是其郡望,秦置太原郡故城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郝之得姓,溯于遥远的商朝,帝乙有子名期,封国于郝乡(今山西太原市附近),其后以国为氏,称郝氏。商帝乙(前1101年——前1076年)是商纣王的父亲,传至纣王时,于公元前1047年被周武王所平,郝国随亡。子孙尊期为一世祖。
   入村口村牌

   郝姓是典型的北方大姓,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北、山西等省。且说北宋宣和年间的郝蔼官迁江西南康(今属九江市,府治在今庐山市)监税,年老致仕落籍九江陂溪。郝蔼其子郝光又迁建昌(今永修、安义一带)白塘,子孙繁衍于荆湖。当初定籍荆湖,谱载是“从神入赐梦卜居”。郝光与潘氏生两子,取名显誉、显明。郝显誉生子桂珙、桂瑄,郝显明生子桂华、桂卿、桂清、桂澄,此六兄弟分别为荆湖郝氏六支之宗,都昌郝家山属北宋年间的郝桂清之后裔。当今荆湖有20余个郝姓村庄。郝蔼五世孙郝崇信于元末易代之际(一说为公元1283年),由建昌荆湖迁都昌县城东门外夏家巷。200多年后,郝崇信十三世孙郝仁英、仁豪、仁俊三兄弟于明末由县城夏家巷徙居四都郝家山,形成如今的三汊港郝家山村,现有村民850余人。
甑山第祖祠兼村民文化活动中心

   郝家山有“仁”字辈之十一世孙“士”字辈两人分别于清末和民国末年外迁,形成都昌另两处郝姓人家聚居地。一是村民郝士心,数代有打铁的手艺,清宣统年间由故园郝家山迁七角塘街上(今育树中学附近),一铁锤接着一铁锤敲打的沉闷叮铛作响声,在七角塘响起,铁耙、锄头、铁锨一应的农具亦叫响汪家墩与县城。那年代的“城乡融合”,于铁匠郝师傅而言,就是将风箱连着的铁炉与松墩上的铁钻做一担挑了,在都昌县城陡街口搭个草棚,新的铁匠铺又开张了。1947年出生的郝家山村民郝以荣年轻时也是一名好铁匠,他是郝士心的孙子。郝以荣老人如此介绍,说他家四代以打铁传家,锤炼着乡间工匠精神。爷爷郝士心所生四子,是郝家第三代铁匠传人,1950年代初土改时士心老人打发三子仍回到了郝家山,诱因是回到家园可分得土地,唯留下儿子郝能成在县城继续挥锤打铁。郝以荣的父亲是排行第二的郝能发。其弟郝能成在县城打铁,不只铁器农具制作精巧,木匠铺要的斧头、篾匠铺要的弯刀、糕饼铺要的薄刮片,郝能成师傅都能化钢为柔地成为一件件得心应手的精品,腰间系着的围裙被迸溅的火星灼得星星点点,美满的生活自然也点点布满心头。现今落籍在县城的郝能成一家繁衍了50余口,长大成人的在各行各业幸福生活着。另一家从郝家山外迁的叫郝士乾。他1948年迁九都长岭,如今在都昌万户镇长岭居委会繁衍50余人。万户郝姓人家与他姓共居一地,当地的地名资料里并无郝家村一说。
晒腹第祖祠兼村民文化活动中心    

   《都昌革命烈士英名录》中载有烈士邵同福的基本信息:邵同福,三汊港郝家山人,1927年参加革命,中共都昌县委委员,1930年9月在南昌就义。记邵同福烈士是郝家山村人,我们且来疏理郝家山村郝、邵两姓共处一村之历史。在《都昌地名志》里三汊港左桥村委会条目下并未单列邵姓村庄,是含包在郝家山村的,但在都昌邵氏族裔人文资料里,左桥邵氏村落叫藻新邵村。邵孟嵩(1762年——1781年)于清乾隆年间由县城邵家街迁五都左桥,形成藻新邵村,现有邵姓村民百余人。有郝家山老人讲述郝、邵的亲缘。说郝家山人清代为争原居地县城夏家山的田园与祖坟山,官司打到县衙,在县城有“邵半街”之称的强势邵家街人给予了郝姓族长以食宿上的照顾;说郝家一贤惠女子后来嫁给了邵家一好后生,联姻情缘更深浓,以至藻新邵村前几年建造新祖祠,作为母舅郝家人被安了一席上座。烈士邵同福让郝家山村的这片热土染上了鲜艳的红。
2019年冬新农村建设兴建的村中休闲亭
  

   郝家山属三汊港镇左桥村委会所辖,“左桥”本意就是指村辖内的一桥名。桥下之水,是从阳储山下汇注的一股水,流经鄱阳湖,“三汊港”其名本就是阳储山下三条港汊的流经之地。左桥一头连着阳峰、三汊港,另一头通往西源、周溪,桥是座麻石古桥,1950年代重修过一次,至今犹存。桥取“左桥”,估其来历有两说:一是这里先前有左姓人家,也确有资料记此桥称“左家桥”:古县志记因元代左姓高僧始建此桥,故名。二是就某一座标定位桥处左侧,但当地无“右桥”之说。至于“郝家山”冠村名,所言山在宗谱里记村前有石连山,又名虎山。
村中古井今貌

   郝家山村2020年前后建造了两幢巍峨气派的祖祠兼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分属两支族裔所用。冠“甑山第”之祖祠属孔昭公一支,冠“晒腹第”之祖祠属孔春公一支。郝氏“孔”字辈是郝蔼之十六世孙,郝孔昭、郝孔春兄弟之幼弟郝孔华未传嫡裔。
   我们且来考郝家山祖祠所冠“甑山”与“晒腹”之来历。
老三周公路穿村而过

   郝氏从太原迁徙到润州丹杨之后,传七世郝迴,因官徙江夏郡太守,并在安州安陆(今属安徽省)定居安家落籍,大约在南北朝梁武帝初时,便成为安州安陆郝氏的始迁祖。安州安陆郝氏传到隋朝时,有名叫郝破敌者,是三国魏镇河西大将郝昭的第十七代孙,郝破敌与妻王氏生二子:猗园、相贵。时值隋唐换代之际,郝相贵与硖州人许绍原分别任隋硖州赞务、夷陵郡通守,因见李渊父子有雄才大略,遂辅助李渊起兵反隋。唐朝定鼎后,郝相贵因功任滁州刺史,后封甑山县公。郝相贵次子郝处俊在唐高宗时官至宰相。甑山是个山名,状其如乡间柴火蒸烹的饭甑,湖北汉川有甑山,安徽马鞍山市当涂县也有甑山,从唐初的郝相贵因功任滁州刺史来看,所封“甑山县公”应是指安徽甑山,今皖地当涂县建有甑山生态园。“甑山第”冠于郝家山祖祠,传承的是1400余年前郝相贵识天下大势、倾功臣之意的向上向善的家风。
村中池塘

   “晒腹第”典指东晋时期大司马桓温的参军郝隆。郝隆是晋朝时期汲郡(今河南新乡、汲县一带)人。他家境贫寒,却好学不倦,以善于应对而小有名气。按照晋朝时期的习俗,每逢七月七日,每家每户都要曝晒衣物,驱除衣物内的潮气和蛀虫,以便冬天可以使用。郝隆见邻居有钱人家晒出了许多绫罗绸缎,突然产生了与他比一比的念头。于是,郝隆从家中搬出竹榻放在庭中,在正午烈日当头的时候仰卧在榻上,解开自己的上衣,袒胸露腹,在烈日之下曝晒。那位有钱的邻居见郝隆这般光景,不禁大为奇怪,便上前问他为何要如此。郝隆傲然回答:“你晒你家中的衣帛,我晒我肚子里的书本!”宋《太平寰宇记》记郝隆“无书不读”。后来,“郝隆晒书”这一典故,用来比喻人腹中装书,富有学问。“晒腹第”冠于郝家山祖祠,传承的是1600余年前郝隆不慕富贵慕学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雍容大度,赓续着诗书传世的优良家风。
本文作者(左二)2024年10月24日在郝家山采访

   这样诠叙下来,很显然,郝家山两支族分建的祖祠冠“甑山第”与“晒腹第”,不是指孔昭公与孔春公分别对应着郝相贵、郝隆各自认归,而是从两个历史典故旨归了郝氏所共有的优良家风,绳其祖武,贻厥孙谋。
左桥村党群服务中心

   在郝家山“甑山第”上厅,有副对联:“宜才溢才笔耕砚田文采秀,明扬名扬将载史册武功高。”上联嵌名道的是清末民初的郝宜才中过光绪年间的秀才,文章锦绣;下联嵌名说的是比“宜”字辈低一派的郝明扬武功了得,立功沙场。时光清浅,传承不辍。新社会,从郝家山走出去的一个个骄子,为甑山添辉、为晒书增彩,成就人生梦想。比如1940年出生的郝士超(平罄)曾在景德镇市公安系统担任领导职务;1982年毕业于江西农业大学的郝良光(以铭)在棉花栽培等方面著述颇丰,成为全国知名的专家;正值华年的郝海滨医学博士毕业后,在南京展露大医精诚的风采。更有一个个郝家山人,在新时代的人生舞台上,演绎着精彩的华章……


来源:汪国山
九江都昌发布
[ 此帖被都昌平安幸福在2024-11-08 12:34重新编辑 ]
2条评分积分+20
笑看风云 积分 +1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10-29
都昌婷婷 积分 +1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10-29
intermapper中文官方网站
 

发帖
25680
积分
30555
贡献值
22
都币
0
在线时长: 137小时
注册时间: 2018-11-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10-29
我认识一个郝师傅就是三汊港人,估计是这村的

发帖
25680
积分
30555
贡献值
22
都币
0
在线时长: 137小时
注册时间: 2018-11-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10-29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17342
积分
150520
贡献值
357
都币
0
在线时长: 244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0-30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10-29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138938
积分
10151780
贡献值
332
都币
0
在线时长: 30665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7-02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10-29
感谢汪部长精彩分享

发帖
6205
积分
35453
贡献值
1129
都币
4
在线时长: 1800小时
注册时间: 2014-12-23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10-29
谢谢分享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