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49阅读
  • 5回复

[地方文化]都昌何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30990
积分
789860
贡献值
22236
都币
0
在线时长: 3697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何姓,宋《百家姓》编列为第21姓。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何姓居当代中国汉族姓氏第17位。 都昌何姓有2042人,居全县姓氏第61位。

   第一节 姓源
   据《中华姓氏大探源》云:何氏,本来是被周成王封在韩国的唐叔虞的后代,传到韩安的时候,韩被秦国所灭,于是纷纷离开河南的老家而分散于各地,移徙于长江和淮河流域一带,由于当地“韩”和“何”的发音十分接近,大家怀着忘国之痛也就将错就错,以何为姓。又据《中华姓氏史》载:韩国传到末代君王韩安王时,灭于秦,韩国王族子孙, 逃奔江淮,有韩瑊天寒过河,守渡秦兵盘问姓名,韓瑊惊恐无答,以手指河, 意谓以水寒喻其韩。秦兵误解曰:“是否姓河?”,韩瑊急中生智曰:“姓氏应从人不从水,去水为人我姓何”。秦兵信以为真,放其过河。韩瑊侥幸逃离虎口,为纪念此次历险,便继续隐避,从此改韩氏为何姓。
   以上叙述尽管不一,但何姓出自韩姓是一致的。再说何姓又源于姬姓,因为韩何子孙同属黄帝的后裔,黄帝原姓公孙,名轩辕,生地为寿丘,长于姬水,后稷以黄帝生长地“姬”为姓。所以何姓“出自韩而源于姬”。韩安王即位九年,被秦兵所虏,韩国就这样灭亡了。韩安王被后世尊为何氏一世祖。
   第二节  郡望·播迁
  《郡望百家姓》云:何氏望出庐江郡。《广韵》云:何氏望出庐江、东海、陈郡。
   ①庐江郡,汉置郡。治舒,故城在今安徽庐江西南。辖境相当今安徽巢县、舒城以南,长江以北,湖北英山、广济、黄梅和河南商城等地。
   ②东海郡,秦置郡。楚汉之际也称郯郡。治郯,故城在今山东郯城北。南朝齐移治涟口,即今江苏涟水。 辖境相当今山东费县、江苏赣榆以南,山东枣庄、江苏邳县以东,江苏宿迁以北地区。
   ③陈郡,秦置郡。 治陈,即今河南省淮阳。辖境相当今河南淮阳、太康、西华、鹿邑、柘城等地。
   何姓发源在江淮流域的江苏、安徽两地, 而这两个地方及邻省山东、河南境内何姓人群很多。其后,在山东的东海,安徽的庐江、合肥,河南的淮阳及四川的郫县,何姓均为当地望族。何姓在早期主要分布于江淮流域以北地区。在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何姓由江淮迁入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四川等地,从而形成以我国北方为主要繁衍地带的局面。在这一时期,何姓逐渐繁衍壮大,且形成了庐江、陈郡、东海三大郡望,在政治上与文化上的高官与名人代不乏人,使何姓成为名门望族,从而为他们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后由于“永嘉之乱”,何姓在晋代开始南迁,成为“入闽八姓”之一。
   在隋唐时期,何姓在我国南北地区均得巨大的繁衍和发展。尤其以南方各地繁衍为盛,在此时期,何姓族人在各个领域均出现了十分突出的人物。同时,何姓在唐朝中期再次大举入迁福建,使何姓得以继续发展。两宋时期,由于南方经济持续发展,从而也使何姓成为当时更大的望族。此间人才辈出,忠义之士屡屡出现,忠义爱国成为何姓当时历史的特色。到了元朝,何姓有成就的文人逐渐增多,文风盖过了政誉,出现了何姓人一辈子不求闻达于世的现象。明清时代,何姓的发展自北向南大规模快速推进,且出现不少钟鸣鼎食之家和世代为官之族,展现了何姓文化兴盛,专门人才众多,涉及领域广泛之现象。家族逐渐壮大,遍布全国各地。
   如今,何姓人口最集中的当属四川、广东、湖南三省,约占全国汉族何姓人口的44%,其次集居于河南、浙江、湖北、江苏、云南、福建,这六省又集中了29.1%。四川为当代何姓第一大省,居住了何姓总人口的20.7%,古四川省总人口的2.5%。全国形成了以长江为分水界,北方少,南方多的何姓格局。
   第三节   都昌何姓
   都昌何姓承袭【庐江世家】。迁入都昌的何姓共有四大支,他们分别迁自建昌(今永修县)修江、安徽寿州(今寿县)、抚州金溪、清江(今樟树市)。
   第一支清一公,乃韩安公七十五世孙,执中公之幼子,字高厚,讳叔乾,籍贯抚州田里,生于宋嘉定庚午(1210)年,南宋贡生,被授都邑教谕,仕正八品。公在都昌为官时,便爱慕了彭蠡风光之旖旎,宝泉山水之清秀,晚年约于宋德佑年间(1275—1276),自建昌(今永修)修江携妻带子徙居梨树塘,即今汪墩乡大桥村委会辖地。迄今已有七百三十余之春秋。清一公乃建昌修江迁都昌梨树塘何氏族人的开基祖(属抚州田里支)。其裔孙分别聚居在都昌、湖口、彭泽、九江、瑞昌、鄱阳、望江、台湾等地。
   梨树塘何家,族内称老屋村,它隶属于汪墩乡大桥村委会,现居住39户,260余人。
   北山乡夏家山村委会何家垅村,始于清一公十七世孙孟常公,约于明隆庆六年(1572)从梨树塘迁入县城东门孝子牌坊,后转迁于此。经过四百四十余年的繁衍,现有45户,210余人,因邻近县城,全村有36户,170余人徙居县城西街,在其村常住户9户,40余人,孟常公为何家垅开基祖。
   和合乡义公村委会寺前何家村,始于清一公二十世孙成义公,约于明万历年间从梨树塘迁入于此,经过约四百年的繁衍;全村现有18户,80余人,成义公为寺前何家村开基祖。
   左里镇白辉村委会铺前何家村,始于清一公十九世孙绍松公,约于清康熙末年从梨树塘迁于此,经过约二百八十年的繁衍,全村现有20户,120余人,绍松公为铺前何家村开基祖。
   和合乡大前村委会大堑咀何家村(原名何家铺),始于清一公十九世孙尧麟公,约于清乾隆庚子(1780)年从和合寺前何家迁于此,经过约二百二十年的繁衍,全村现有3户,20余人。其村人口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先人划龙船,船至湖心,突遇狂风巨浪,将龙船吹翻,卷入湖底,30余名青壮年不幸遇难,尧麟公为大堑咀何家村开基祖。
   第二支德官公,乃韩安公九十六世孙,原籍安徽寿州(今寿县)夏塘镇花家河人,公性情豪放,经商遍游。有一次公来到鄱阳湖滨之东北岸的一座集镇周溪,见这里丘山秀丽,湖光清澈,依山傍水,航运方便,是安身立命的好地方。于是,公约于明嘉靖年间中期携妻带子,从原籍迁徙到周溪大屋刘家侧定居,于今有四百六十余年的历史,德官公是安徽寿州迁都昌周溪的何氏族人开基祖。随着时间推移和历史的变迁,加之大屋刘家侧地势低洼,洪水频频发生,灾害绵绵不断,为了避免洪灾公之子玉礼公,生三子,即:邦隐、邦辉邦显,分别从此地迁徙到官田垅、夏山垅和车家垅定居。从此,此地亦无何姓族人居焉。
   周溪镇黄湖村委会官田垅何家村,又名大房里,始于韩安公九十八世孙,玉礼公长子邦隐公,于明万历庚子(1600)年从周溪刘家侧迁于此,经过约四百一十年繁衍,全村现有38户,208余人,邦隐公乃官田垅何家开基祖。
   周溪镇双垅村委会夏山垅何家村,又名二房里,韩安公九十八世孙,玉礼公次子邦辉公,于明万历庚戌(1610)年从周溪刘家侧迁于此,经过约四百余年的繁衍,全村现有30户,160余人,另有60多户300多人外迁,邦辉公乃周溪夏山垅何家开基祖。
   阳峰乡竹林村委会车家垅何家村,又名细房里, 始于韩安公九十八世孙,玉礼公幼子邦显公,于明崇祯戊辰(1628)年从周溪刘家侧迁于此,经过约三百八十余年的繁衍,全村现有二户,10余人,因此地常受水灾,另有60多户200多人外迁,邦显公乃车家垅何家开基祖。
   和合乡义公村委会大塘何家村,始于韩安公一百〇五世孙宏泮公,约于清宣统末年由周溪后湖曾何村迁于此,经过一百余年的繁衍, 全村现有10户40余人,宏泮公乃大塘何家村开基祖。
   周溪镇输湖村委会高何村, 始于韩安公一百○五世孙宏雍公,于民国元年(1912)由夏山垅迁周溪王家山,1998年此地遭受特大水灾,政府号召并组织移民,搬迁至高村一起居住。前排居何姓,后排居高姓,故称高何村,全村现有何姓族人16户,90余人。宏雍公乃高何村何姓开基祖。
   大港镇梅溪村委会何家山新村,原名油榨山,始于韩安公一百〇五世孙宏评公,约于民国十七年携二子(家高、家明),由周溪曾何村迁于此,经过八十多年的繁衍、全村现有19户,72多人,宏评公乃何家山新村开基祖。
   大港镇梅溪村委会王庚何家村,始于韩安公一百〇六世孙家明公与家高公分家后,约于民国十九年从何家山新村迁于此,经过八十年的繁衍,全村现有6户,28人,家明公乃王庚何家村开基祖。
   蔡岭镇蔡岭村委会蔡岭何家村,又名细房里,始于韩安公一百〇四世孙仁寿、仁学兄弟俩,约于民国十四年由阳峰乡竹林村委会车家垅迁于此,经过九十多年的繁衍,全村现有19户,90余人,仁寿、仁学二公乃蔡岭何家村开基祖。
   鸣山乡石峰村委会石峰何家村,原名孙家垅,始于韩安公一百〇四世孙仁寿、仁学兄弟俩,与蔡岭何家村同时由车家垅迁于此,经过八十多年的繁衍,全村现有7户,32人,仁寿、仁学二公乃石峰何家村开基祖。
   大港镇大港村委会井岸下何家村,始于韩安公一百〇六世孙家武,于公元1950年由周溪夏山垅迁于此,经过60年的繁衍,全村现有9户,30余人,家武公乃井岸下何家村开基祖。
   周溪镇黄湖村委会新镇何家村,始于韩安公一百〇三世孙自公从官田垅迁至后湖,与曾姓同村居住,时称曾何村。后因遭1954年特大水灾。自应公四世孙家楼率全家人迁于此。随后家楼公之兄弟也先后入迁于此,经过五十多年的繁衍,全村现有20户,120余人。家楼公乃新镇何家村开基祖。
   第三支景祥公,乃韩安公一百〇四世孙,首堂公之子,原籍抚州金溪石门何村人,以银匠为业,约于道光元年,家遭一场火灾,家产全无,被迫背井离乡,外出谋生。逃至都昌,承蒙好心人推荐介绍,踏进都昌正堂充职,然后在县城学前街成家立业,繁衍子孙后代,迄今有一百九十年的历史。现有后裔15户,60余人,景祥公乃抚州金溪迁入都昌何氏族人的开基祖。
   第四支炳顺公(世数未详),原籍江西省清江县(今樟树市)樟树镇人,约于清咸丰年间由原籍独自迁入都昌县城开设药店,出售药品,并兼出诊行医。抗日战争暴发后,炳顺公在永修吴城开药店的后裔,也迁入都昌县城东街安居乐业,从事药业经营,声誉远播。至今已有一百六十多年的历史,其后裔繁衍到30多户,160多人,炳顺公乃清江迁入都昌何氏族人的开基祖。
   此外,都昌何姓另有部分族人,散居在全县各地的有数十人,主要散居地是:县城、狮山竹榃、春桥东舍港、大树罗岭等地,因为他们居住分散,基本情况无法掌握,故未分别详细编列。
   全县何姓四大支后裔,分布在全县10个乡镇,建立了十九个自然村(点)。
   第四节  世派
   旧派系:德官支自韩安96世德字起至111世逢字止,共16派,即:
   德玉邦大国  起继自仁宏  家烈新克振逢……
   清一支自韩安93世懋字起至111世逢字止共19派,即:
   懋德成荣显 宏立表忠良龙光嗣正盛
   明达世逢……
   新派系:全县清一、德官、景祥三大支后裔(炳顺支后裔,由于某些原因未参与全县统修)统一的新派系,自韩安112世礼字起至131世安字止,共20派,即:礼智信为品 贤儒佐后祥  贻谋宗典灿天赐福平安(乡土拾贝)
(撰文/何烈全、詹继东。整理/王旺春。)

3条评分积分+70
鄱阳湖 积分 +5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10-19
笑看风云 积分 +1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10-19
都昌婷婷 积分 +1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10-19
冰点还原精灵官方网站
 

发帖
7683
积分
24677
贡献值
97
都币
0
在线时长: 3909小时
注册时间: 2015-01-31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10-19
都昌县何氏几乎都是人口相对较少的小村庄和内陆村(没有湖面)。在旧社会,一些地方人口少的宗族容易被当地人多势众的宗族剥削或歧视。在都昌县,越是人口多的姓氏往往连片聚居、占据相对富饶的土地,人口少的姓氏村庄往往散落于水资源相对匮乏的丘岭腹地或土地贫瘠地带。[文中所述应是周溪盘湖(不是黄湖)、高家湾何家(高家湾在周溪后湖,即竹筒湖与输湖之间河汊,流经焦堑湖枫林山、达汎村、前山村、孙彭咀、高家、张家、曾何、万镒咀、大屋刘家等村至输湖,“文中所述曾何村何家及刘家侧何家、周溪新镇何家的(根据地方文献所载)正确名称是《高家湾何家》。”]
1条评分积分+10
都昌婷婷 积分 +10 加分专用:你的回帖太精彩了,支持! 10-19

发帖
25680
积分
30555
贡献值
22
都币
0
在线时长: 137小时
注册时间: 2018-11-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10-19
加分专用:你的回帖太精彩了,支持!

发帖
25680
积分
30555
贡献值
22
都币
0
在线时长: 137小时
注册时间: 2018-11-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10-19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17342
积分
150520
贡献值
357
都币
0
在线时长: 244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0-30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10-19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138938
积分
10151780
贡献值
332
都币
0
在线时长: 30665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7-02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10-19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