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63阅读
  • 11回复

宜初||鄡阳与豫章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335
积分
171381
贡献值
388
都币
2
在线时长: 539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2-15
我的老家
芗溪乡

近些时日以来,偶然发现在一些网站及微信朋友圈中,出现了不少关于东汉之前豫章郡不在今南昌而是在古鄡阳今都昌,西汉之后无豫章的谐趣奇谈,这令我很是惊讶。我不知道这么无端编造、传播这一观点的奇诡之处在哪里,目的是什么?因而,便引起了我要一探其究竟的兴致,故而,我便整理出来了以下的这些文字,奉呈在读者面前,聊作参考。

翻开《尚书·禹贡》,我们不难知道大禹在疏浚了天下的大河湖泽之后,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将中华神州大地划分成了: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等九州之地,这应该是华夏大地第一次被完整地划分出来的行政区域,也是我国被称为九州大地的历史来处。

再来看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之初,是如何将全国各地划分成各个郡治的呢?他先是将全国分成了36个郡:坐落于今山西安邑夏县北的河东郡;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阳的太原郡;今山西长子县的上党郡;今河南洛阳市东北雒阳的三川郡;今河南濮阳西南的东郡;今河南禹州阳翟的颍川郡;今河南南阳市宛县的南阳郡;今湖北江陵的南郡;今安徽寿县的九江郡;今安徽淮北市相县的泗水郡;今河北平乡的钜鹿郡;今山东淄博市东的齐郡;今山东诸城东武的琅琊郡;今江苏苏州吴县的会稽郡;今陕西南郑东的汉中郡;今四川成都的蜀郡;今重庆市江州的巴郡;今甘肃临洮县南狄道的陇西郡;今甘肃宁县西北义渠的北地郡;今陕西榆林东南肤施的上郡;今内蒙古包头西南的九原郡;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云中的云中郡;今山西朔州右玉县善无的雁门郡;今河北怀来东南沮阳的上谷郡;今北京密云西南渔阳的渔阳郡;今河北蓟县无终的右北平郡;今辽宁锦州市西阳乐的辽西郡;今辽宁辽阳市襄平的辽东郡;今河北尉县西南代县的代郡;今河北邯郸市西南的邯郸郡;今安徽砀山县南的砀郡;今湖南常德市西临沅的黔中郡。今山东曲阜鲁县的薛郡;今湖南长沙市湘县的长沙郡;今北京市蓟县的广阳郡;今河南淮阳陈县的陈郡;今江苏省丹阳市的鄣郡等36个郡治。后来又增加了今广西贵港境内桂林的桂林郡;今福建福州闽中的闽中郡;今广西崇左县境内临尘的象郡;今广东广州番禺的南海郡;今山东郯城西南郯县的东海郡等共计41个郡。

再翻开《汉书·地理志》,我们又可以更加清晰地看见州域以及郡县划分的明细表。西汉时期的九江郡(今安徽淮南寿县)与豫章郡同属于天下九州之一的扬州境域。

九江郡,秦置,高帝四年更名为淮南园,武帝元狩元年复故;莽曰延平;属扬州;户十五万五十二,口七十八万五百二十五;县十五:寿春邑;浚遒,成德,橐皋,阴陵,历阳,当涂,钟离,合肥,东城,博乡,曲阳,建阳,全椒,阜陵;

豫章郡,高帝置;莽曰九江;属扬州;户六万七千四百六十二,口三十五万一千九百六十五;县十八:南昌,庐陵,彭泽,鄱阳,历陵,馀汗,柴桑,艾县,赣县,新淦,南城,建成,宜春,海昏,雩都,鄡阳,南野,安平。

我们可以在其中看到这样的一段有关“豫章”与“预章”的表述:“豫章郡,高帝置;莽曰九江;属扬州;”“鄡阳,莽曰预章。”

从以上的表述中,我们很清楚地知道,西汉初年汉高祖开始设置豫章郡,并在郡下设有鄡阳县。豫章郡下总有民户六万七千四百六十二户,人口为三十五万一千九百六十五人。在王莽篡汉建立所谓“新朝”的15年里,豫章郡被其改名叫做了九江郡。而原本在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设置起来的的九江郡,先是在汉高祖四年被更名为淮南园,后又在汉武帝元狩元年恢复了原来的九江郡名,但在王莽篡政时,九江郡又被所谓的“新朝”更名为“延平郡”了。鄡阳县则被王莽一朝改名成了“预章县”拟或是“豫章县”。关于“预章”与“豫章”,这在“预”“豫”两个字上产生了区别的地名来说,或许是当时使用地名的时候,为了让人们有所分别而故意为之,也或许是后人在刊印的过程中发生了不该发生的笔误,这才有了《汉书》中的“预章”与“豫章”这样不同的表述。

公元23年,王莽的新朝灭亡。刘玄恢复汉室江山,被称做更始皇帝,自更始初建至公元26年,只有短短的三年时光。更始帝刘玄登基之后屁股还没有坐稳当,天下的行政区域也没有来得及重新划分,他的好日子就到头了。更始末年,刘秀在家乡起兵,公开与更始政权决裂,于河北鄗南千秋亭登基称帝,为表刘氏重兴之意,仍以“汉”为其国号,史称“东汉”。刘秀将东汉建立起来之后,他便大刀阔斧地一举废除了王莽时期的行政设置,将朝政恢复到了原来的序列之中,各行政区划回到了王莽“新朝”之前的样子。

从《汉书》等的一些资料上我们发现有这样的记载:公元前202年,亦即是汉高祖5年,颖阴侯灌婴奉命驻军南昌,开始修筑“灌城”,翌年大举修造城池,城址在今南昌火车站东南约4公里的黄城寺,灌城的周长为十里八十四步,后世称其为“灌婴城”,他的这个举措不仅开创了南昌城的建城之路,同时还取“昌大南疆”和“南方昌盛”之意,将城池定名为“南昌”。尔后,汉高祖设置豫章郡,郡治便放在了南昌。

三国时期,南昌仍然为东吴的豫章郡。两晋大部分时间为豫章郡、豫章国,直到晋元康初年,也就是公元291年,惠帝司马衷废豫章郡置江州府,后将府治转移到了浔阳,这也许就是后来浔阳城被叫做江州城的开始。南朝时期为豫章郡或豫章国。在这一时期里,伴随着中原文化的不断南移,南昌城一时之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版图上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隋王廷罢豫章郡置洪州府。后又于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复为豫章郡。

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唐王朝在平定江右地方割据势力“南越王”林士弘的“楚国”之后,将豫章再度更名为洪州府,并开设总管府。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再改为都督府。贞观初期,豫章郡属江南道,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属江南西道。唐朝贞观年间,也就是公元627年至649年间,唐王朝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设置了新的行政区划——江南道,而朝廷又在公元733年,将江南道分为江南东道和江南西道两个行政区。江南东道历经演变,已成了现在的江苏和安徽两个省了,而江南西道则以江西之名被保存和延续了下来,进而也就逐渐地取代了“豫章”这个古郡名,作为江西地区的行政名称沿用至今。

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又改洪州府为豫章郡,到至德元年,也就是公元756年,为了避开唐代宗李豫的名讳,将豫章郡更名为章郡。到乾元元年,亦即是公元758年,再度被称为洪州府。就这样一直到了建中年间,也就是公元780至783年间,朝廷置江南西道观察使,于咸通六年,公元865年升为镇南军节度使。

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南昌城的经济与战略地位愈加凸显起来。自从南唐中主李璟于交泰元年,公元959年升洪州为南昌府,公元961年,也就是宋建隆二年,南唐中主李璟命太子李煜留守金陵监国,将都城从江宁迁往南昌,号“南都”。同年李璟去世,李煜在金陵登基,世称后主。

李煜继位之后,尊宋廷为正统,以岁贡保上下平安。宋开宝四年十月,公元971年10月,宋太祖灭了南汉,李煜便剔去唐号,改称“江南国主”,以示尊奉大宋朝廷。大宋王廷复又将南昌改名为洪州,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属江南西路。到了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江南西路的治所设在南昌。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宋孝宗继位前曾封建王于此地,故而将南昌升为隆兴府。

到了大元的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元廷将隆兴府改置隆兴路,至元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又更名为龙兴路,到了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再改名为洪都府,次年又更名南昌府。元代的隆兴路以及龙兴路,是包含今天江西、广东在内的江西行省治所,为全国最重要的十路之一。到了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南昌、新建二县同城而治……

至此,我们不难明了豫章郡、洪州府、隆兴路、龙兴路、南昌府,在2000多年中这一路走来所历经的各种变化情况,而反观鄡阳一名的变化发展过程,它相较于豫章来说就要简单的多了。长期以来,鄡阳除了在王莽的新朝被改名叫做“预章”拟或“豫章”历时15年的短暂时光外,就从来没有再被改变过。

据《文献通考》记载:“晋武帝咸宁元年九月,徐州大水;二年七月癸亥,河南、魏郡暴水;闰月,荆州郡国五大水,流四千馀家;三年七月,荆州大水。九月,始平郡大水;十月,青、徐、兖豫、荆、益、梁七州又大水;四年七月,司、冀、兖、豫、荆、扬郡国二十大水;太康三年六月,泰山、江夏大水。四年七月,兖州大水。十二月,河南及荆、扬六州大水。五年九月,荆州郡国四大水。是月南安等五郡大水。六年四月,郡国十大水。七年九月,郡国八大水。八年六月,郡国八大水”。

“孝武帝太元三年六月,大水。是时帝幼弱,政在将相。五年五月,大水。六年六月,扬、荆、江三州大水。八年三月,始兴、南康、庐陵大水,平地五丈。惠帝元康二年有水灾。五年六月荆杨徐兖豫五州大水。六年五月.荆杨二州大水。八年九月荆杨徐兖豫五州大水。永昌二年五月荆州及丹阳宣城吴兴寿春大水。太元六年,荆杨江三州大水。八年三月始兴南康庐陵大水,平地五丈”。

水患无休无止,江河湖泊怎么能够不横溢外泄,泛滥成灾?江右境域内的五大河流以及六道大溪之水全部注入西彭蠡湖中。长江中上游的大水,导致长江的水位急剧升高,长江水与彭蠡湖水相互顶托并倒灌起来,这西彭蠡湖哪能容纳得了这么多的水呢?恰巧在这个时候,彭蠡湖东岸又发生了沉陷和断裂,失去了约束的滔滔湖水便借势向东咆哮奔腾,以势不可阻挡之气概,一路汹涌地扑入正在下沉中的鄡阳县南境,还顺带把它的邻居海昏县埋在了水底下。至此,湖汉平原一片汪洋,形成了现代鄱阳湖的南湖区。自此,湖汉平原上大片的村舍田地被淹灭出形成了一大片的水域,只有东、北、西三方面高处的部分土地并未被淹灭,人们便纷纷迁徙到这些高地上去居住。面对这种情况,南朝永初二年,公元421年,宋武帝刘裕废掉了鄡阳县,把没被淹掉的部分土地并入了彭泽县。然而,在其后的百十年间,彭蠡湖地区的地震和大水接连不断,尤其是在南朝宋孝武帝的孝建二年,余干县又发生一次五级地震,这次地震加速了现代鄱阳湖南湖区的下降速度。以至于到了隋唐时期,现代鄱阳湖已经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古鄡阳县城和剩下的土地全部沉陷在它的水底下了。

值此,存在了616年的古县鄡阳在九州大地之上被湮灭了。直到大唐武德5年,公元622年,唐王廷采用重臣、安抚使李大亮的建议重新在彭泽县西南、鄱阳县西北的雁子桥以南的鄱阳湖上建立新的县治——都昌县,古县鄡阳这才迎来了它崭新的一页,获得了重生。由古鄡阳变成了今都昌。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判断,长期以来,古豫章郡治应该是在南昌而非是古代的鄡阳,这是被历史的事实所证明了的,西汉之后无豫章的说法纯属某些人茶余饭后的无稽之谈,是不可以采信的。

2条评分积分+121
快乐生活罗 积分 +21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07-01
鄱阳湖 积分 +10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07-01
冰点还原精灵官方网站
 

发帖
138938
积分
10151780
贡献值
332
都币
0
在线时长: 30665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7-02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7-01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17342
积分
150520
贡献值
357
都币
0
在线时长: 244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0-30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7-01
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11299
积分
279624
贡献值
992
都币
1
在线时长: 1521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6-10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07-01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6205
积分
35453
贡献值
1129
都币
4
在线时长: 1800小时
注册时间: 2014-12-23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07-01
感谢分享

发帖
7683
积分
24677
贡献值
97
都币
0
在线时长: 3909小时
注册时间: 2015-01-31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07-02
文中所述部分内容观点比较接近国家图书馆古籍资源库等史籍文献数据模型检索的结果,所以文中所述部分内容观点可能更接近历史真相。1豫章郡的由来,有各种引经据典说法[最接近历史真相:江西的豫章城(豫章郡治)因豫章水(赣江,古称豫章水)而得名,“赣”原字义为兼有赐予和贡献,字形像双手捧章(予章),“予章”演变为“豫章”。2钟陵县[最接近历史真相:隋唐时期南昌县改称为豫章县隶属洪州,因避讳唐代皇帝李豫改名为钟陵县,后来又复名南昌县]。3豫章郡[最接近历史真相:王莽时期豫章郡更改为九江郡(郡治所在南昌县),九江郡更改为延平郡(郡治所在寿春)。]

发帖
2353
积分
28996
贡献值
422
都币
0
在线时长: 493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7-24
我的老家
蔡岭镇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07-02
这才是学究风范,点赞!

发帖
17342
积分
150520
贡献值
357
都币
0
在线时长: 244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0-30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07-02
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1335
积分
171381
贡献值
388
都币
2
在线时长: 539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2-15
我的老家
芗溪乡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07-02
回 弓箭手 的帖子
弓箭手:文中所述部分内容观点比较接近国家图书馆古籍资源库等史籍文献数据模型检索的结果,所以文中所述部分内容观点可能更接近历史真相。1豫章郡的由来,有各种引经据典说法[最接近历史真相:江西的豫章城(豫章郡治)因豫章水(赣江,古称豫章水)而得名,“赣”原字义为兼有赐予和贡献,字 .. (2024-07-02 11:05) 

谢谢兄弟

发帖
1335
积分
171381
贡献值
388
都币
2
在线时长: 539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2-15
我的老家
芗溪乡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07-02
回 雪结成冰 的帖子
雪结成冰:这才是学究风范,点赞! (2024-07-02 11:48) 

谢谢大诗人鼓励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