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37009
-
- 注册时间2013-05-07
- 最后登录2024-11-01
- 在线时间1281小时
-
- 发帖85559
- 搜Ta的帖子
- 精华3
- 积分1170978
- 贡献值11094
- 都币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发帖
- 85559
- 积分
- 1170978
- 贡献值
- 11094
- 都币
- 0
在线时长: 1281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 我的老家
- 县城(都昌镇)
|
从衙前口穿过西街到詹家厅旁,这段路从明、清至民国基本上为鲜鱼销售市场,时间长了,市民习惯把这地段称为鱼市。 鱼市上詹家厅里人、巴家人、胡家人、矶山王家人在此处租店或买店卖鲜鱼,间或卖干鱼。鱼源由松门山范家人用船装到这里卖,还有矶山、张家塘、北山的段家咀、邹家咀的,一年四季天天都有新鲜鱼上市,市民每天都能吃上新鲜鱼,那时还有一种特色鱼,就是卖剁鱼,最大的青鱼有三五十斤,必须通过分段切块销售。 那时鄱阳湖鱼源充足,人口较为稀少,往往鄱阳湖里能出大鱼,现在国家重点保护的鱼类,如:中华鲟、白鲟、鳍豚、江豚,现存数量不多,还有鲥鱼、红眼银鱼已灭绝。鲜鱼为市民生活必不可少的荤菜,那时全是鄱阳湖的野生鱼,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 由于鱼市的存在带动蔬菜、农副产品销售,学前街成为县城早期的菜市场。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连年发大水,西街、学前街可以过渡船,学前街、西街居民用木板搭桥,在楼上居住,学前街这地段无法再做鱼市、菜市场,政府决定将菜市场搬迁至关帝庙里,庙内设有肉柜、鱼柜、干菜柜,还有杂品柜、鲜菜和农副产品摆在关帝庙门两旁。 县城周边的巴家咀、杨家港、邵家榨、牛角塘、周家咀等村庄为县城蔬菜供应作了很大贡献,市民有两句谚语:“邹家咀靠河里”“巴家咀靠园里”。以前学前街人口较少,由于大水的原因,政府加强规划和建设,两旁房屋整整齐齐,现在面貌焕然一新,官塘建设成官塘小区。从西街至环城路边,建成了十多米宽的街道,一马平川到湖边,一片旧貌变新颜的繁华景象。(乡土拾贝) 选自:《都昌老城记忆:九街十三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