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92阅读
  • 6回复

传家训扬新风之420|左里镇石咀头向村:向源茂先生讲述上海知青源树往事(口述实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87095
积分
1177699
贡献值
11178
都币
0
在线时长: 1289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你说在老都昌二中(原新妙湖高中)读过书的人说我向源茂老师教过他们?是的,我1981年都昌师范毕业,就分配到老都昌二中,学校离我的村庄石咀头向家才两里多路。1990年我改行到县人事劳动局了,后来担任过副局长。
石咀头向家祖祠

   我来讲讲上海知青在当时的左里公社源树大队龚家咀村插队的情况。24位上海知青到源树大队插队,是1969年3月底,当时我才八九岁。我之所以对他们的上山下乡情况了解些,是我的父亲向本波当年是源树大队书记;当时龚家咀与石咀头向家(另有几户姓王)是一个生产队。现在龚家咀360多人,石头咀向家40多人。源树得名是周边有源树庙,向中舍与石咀头向家都是元末明初由桃树岭分迁过来的。1998年移民建镇,村民都沿喆左公路沿线搬迁,龚家咀和石咀头向家形成了两个村落。
向源茂在龚家咀老村址池塘

   上海知青插队落户到源树大队有20多个,刚到时集中安排在龚家咀龚继尧家中,他的父母去世,姐姐出嫁了,自己1968年到北空当兵去了,有一幢空置的带天井的老房子供上海知青集中住宿。大概10多天后,上海知青分派到龚家咀、龚家圈、向中舍等五个生产队。其中下放在第一生产队龚家咀的有6个知青,名字我都记得:张仁良、陆成康、锡海根、王惠芝、王莉莉、王雪妹,后“三王”都是女知青。我记得陆成康与锡海根两个人住前厢房,张仁良单独住一小间房,三个女知青合住一间后大厢房。
当年上海知青住宿地移民建镇后已废弃

   下放在龚家咀的上海知青离开最早的是陆成康,只插队一年多就招工到九江航运部门驾船。第二个离开龚家咀是张仁良,我对他印象特别深。张老师为人稳重,显得成熟。写得一笔好字,源树大队墙上写美术字标语,都请他执笔。他还会拉小提琴,那时我读村小三年级时,就在上海知青住宿的那幢房子里。这一年张仁良从上海过年返回村上,他招呼我到他房间玩,并拿出从上海带回来的糖果我吃。他很兴奋地打开小提琴的盒子,让我这个农村小孩看新鲜,很有兴致地说“我拉给你听听”。张仁良后来招工到多宝供销社上班了,1975年还在都昌,我记得这年正月我在村上做赤脚老师的堂兄向源旺(小名海仂)结婚,张老师都送了礼。张仁良老师1985年3月调上海市人事局工作,还是一位著名作家,以插队落户都昌的亲身经历,创作了长篇小说三部曲《觅》,由《苦炼》《迷惘》《孤雁》三卷组成。小说主人公杨正中就是他自己的化身,地名左里公社、石子河、龚家咀、上涂村等都照原名在小说中出现了,只是“源树大队”成了“松源大队”。张仁良从都昌供销部门调上海后回过都昌,我们见过面。
   插队落户龚家咀的上海知青王惠芝1949年出生,她与我家的关系走得近。我伯父向本浪担任过第一生产队队长,我姐姐、堂姐都与王惠芝关系好,记得1971年,她就在我家过春节,没回上海。王惠芝1973年在村上教书,后招工到都昌县副食品公司。她后来与在都昌县造船厂工作的大学生林少理(广东汕头人)结婚。林少理从县造船厂厂长的岗位调县劳动人事局当局长,是我的直接领导。1992年林局长夫妻调上海工作。2017年,当年县造船厂老领导在都昌搞过一次小型聚会,林少理、王惠芝夫妻,还有担任过都昌县政府县长的罗强都来了。那次王慧芝大姐邀了当年在左里林山插队的另外两个女知青,一起重返当年插队落户的地方。1998年洪灾过后移民搬迁,龚家咀人都搬到喆左路沿线建了楼房,当年的村址都空在那儿,再也难找到上海知青生活的旧房子了。
左里镇政府大院内老礼堂

   随着上海知青陆续招工离开源树,1975年后全大队还留下来的知青集中在一个知青点上。王为民应该是最后一批离开源树知青点的,到了1978年才离开。我记得他高个子,特别能吃苦,包括耕田在内的所有农活都会干。大热天的,常穿着一条短裤干活,晒得乌黑,我捶他结实的背,咚咚响。听说他回上海后经商,在澳大利亚定居做生意。开始分在向中舍村插队的王玲婷,在龚家咀村小教过书,1976年最后一批推荐工农兵大学生,她被推荐读了九江师范,后留校任教。2010年王玲婷老师和她的同在九江师范工作的丈夫余老师回过一次源树村,我们见过面。我所讲的都是上海知青在左里源树的一些零散记忆,尽管没有惊天动地的人和事,但这段历史应该记存下来。
   【整理者补记】辑录“上海知青在都昌”的史料,知青自述亲历,是史料来源的主要方面,我倒认为,包括亲见了上海知青的当地干部、当年房东等的回望,也是不可或缺的全面留存那段史料的一个途径。
插队源树村的上海知青张仁良回上海后出版的五部长篇小说

   在左里镇源树村委会石咀头向家向源茂先生的家中采访,是在2024年4月19日上午,这天,我同左里镇原人大主席谭文华一行还到了永华村委会山下邱村邱银龙先生家,听他讲述上海知青当年在左里公社永华大队插队的回忆(我的这个系列2018年12月曾刊发《左里镇山下邱村:旧山下新风尚》)。邱银龙1950年生,曾任都昌县政协委员。1968年初中毕业后,在永华大队搞过宣传队,开过拖拉机,与插队永华大队的上海知青接触较多。50多年过去了,邱银龙先生至今能记住当年在永华大队插队落户的25位上海知青每个人的名字。在此不妨一录:江家湾属第一生产队,插队上海知青有范林桢、王月丽、顾建芳、石桂仙、贝幼眉等5人;藠藤棚黄家属第二生产队,插队上海知青有曹美琳、曹美芬、孙幼平、裔蕙、孔秀珍等5人;山下熊家属第三生产队,插队上海知青有葛新国、包天荣、王赓义、刘丽英、华文敏等5人;背口江家属第五生产队,插队上海知青有高一鸣、曹林发、杨玉凤、许时敏、姚善文等5人;北舍江家插队上海知青有王伟民、陈玉龙、方善礼、丁勤、盛忠良等5人。
山下邱村民居

   邱银龙先生能讲起插队落户永华大队的一些上海知青的去向,有的与他至今仍保持着联系。高一鸣、陈玉龙插队两年不到,就招工去了九江市供电部门。葛新国招工到都昌县生资公司,常驻南昌,当时为左里、多宝供销社弄了不少紧俏的化肥采购指标,2023年去世了。当年上海知青能一时找个脱离干农活的临时工作都觉得不错,比如杨玉凤,在城山大队、李泗大队教过村小,在左里公社粮站搞过秋征,在永华大队当过出纳,回上海后听说主要与日本从事进出口贸易。曹林发当年干活,栽禾割禾不穿褂硬晒,黑黑的,大家都叫他“曹皮”,跟着邱银龙学驾拖拉机,是江西拖拉机厂产的“丰收27”号的拖拉机。曹林发开着拖拉机,耕田、拉货都是好手。
左里永华村党群服务中心

   邱银龙回忆,1980年代他到上海去玩,就住在插队永华大队的上海知青家中,回城后的知青住房很紧张,自己都是临时在客厅搭地铺,白天收卷铺盖腾位置。有的知青返城,父母已亡故了,面对住房的窘境,亲兄弟间相处有时还伤亲情。上海知青回城了,人生并不都是一帆风顺、柳暗花明,生活中的一些磨炼还在等待着他们去迎接挑战、百炼成钢……


来源:图/文 汪国山



4条评分积分+121
田畈人 积分 +61 加分专用:支持原创帖子。 04-27
都昌零距离 积分 +4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04-27
笑看风云 积分 +1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04-27
都昌婷婷 积分 +1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04-27
冰点还原精灵官方网站
 

发帖
840
积分
4485
贡献值
6
都币
0
在线时长: 234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0-10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4-27
那个年代我们和合乡也有插队的上海知青,我外公当年在村里担任队长一职。记得我外公提起过关于我妈小时候头上生疮的经历,还得感谢当年在和合插队的知青医生帮我妈看病。现在多少年过去了,外公也在多年前去世了。这边当年跟知青一起共事过的人现在跟他们也联系不上。

发帖
25739
积分
30614
贡献值
22
都币
0
在线时长: 137小时
注册时间: 2018-11-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4-27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17390
积分
150568
贡献值
357
都币
0
在线时长: 244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0-30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04-27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30990
积分
789990
贡献值
22236
都币
0
在线时长: 3697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04-27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7004
积分
405767
贡献值
2934
都币
0
在线时长: 6659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04-27
加分专用:支持原创帖子。

发帖
1882
积分
15106
贡献值
63
都币
0
在线时长: 633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2-20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04-27
这批上海下乡只剩下石桂生一人落户左里付桥村,后来留任共大教书,82年共大改为都昌二中那一批教师都是精英,向源茂。魏东平,胡小平、段万信……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