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阔天地大学堂
——都昌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回望
广阔天地大学堂,新妙湖上美名扬。农林牧渔进课堂,服务社会真担当。
1958年3月,汪东兴同志从中央到地方任职,时任江西省委常委、副省长兼农垦厅厅长。同年5月,汪东兴作为江西代表到北京参加全国农垦工作会议。会议期间,他去看望伟大领袖毛主席,在汇报江西的工作情况时,一并提到了江西垦殖场在办技术培训班过程带来了明显的农业增产效果。毛主席听了很高兴,当时就指示汪东兴“你回去与邵式平省长商量办些学校,让上不起学的农民上学,好不好?”
回到江西以后,汪东兴及时向省委传达了毛主席的愿望。中共江西省委便立即遵照毛主席的指示,以伟大领袖关于“半工半读”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在邵式平、汪东兴、刘俊秀等省委领导的积极建议、倡导下,作出了创办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决定,本着“以抗大为榜样,以垦殖场为基础,先上马后备鞍”的办学思路,采取毕业生从广阔的天地来,回到广阔的天地去的“社来社去”分配原则,于是年6月15日将学校名字确定为“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以下简称共大),这样,学校很快地便筹建起来了。
都昌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便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1958 年秋天,中共都昌县委积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紧跟江西省委的步伐创办了“都昌县共产主义大学”,同时,考虑到学校要有劳动实践基地,便在南山乡、苏山乡、徐埠乡三地开办了3所分校。是年底,将南山、徐埠两校并入了苏山分校,三校并成了一校。由时任都昌县委书记处副书记的陈家生同志兼任学校党支部书记与校长,徐志成、石秀桃分别任副校长,余传缘同志任党支部副书记,钟俊娓同志任教务主任。
学校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办学,依据总校制定的“半工半读,勤工俭学”办校方针,办起了农场、林场、牧场以及各种为农业服务的工厂,作为教学实践基地,提出并逐步建立起了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的机制。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把与专业对口的生产基地与学习专业结合起来,统一组织领导实施教学、生产、科研的三结合计划,编制教学生产计划,进而实行教学班、生产队、教研组的三合一教学工作。按照专业性质的不同以及教学年级的差异,适当规定“劳动”与“学习”的学时比例,把“劳动”与“学习”这两者之间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教学专业课为发展生产力提供更好的服务,让基础教学课为专业课程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在生产劳动的安排上坚持“三个为主”的原则:一是以农、林、牧的生产为主,二是以学生的劳动实践为主,三是以学生的专业劳动为主。让学生结合自身的专业参加生产劳动,积累经验,开展基本技能技巧的有效训练,并加以经验推广、新技术示范和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在学习的同时努力创造产值,增加财富值,力争做到自给自足,力争实现“不要国家一分钱”来办学并培养一大批具有专业技术技能的学生目的(这里指学生的生活费都能自给)。
根据半工、半读的办学特点,学校动员全体教职工要积极、主动地做好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坚持把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和积极参加劳动生产实践相结合起来开展:“一是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二是革命传统教育,三是学农爱农扎根农村教育,四是劳动和艰苦奋斗教育”的四项教育。
1959 年,鉴于学校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为了适应新的教学形势,学校又由苏山迁至大港武山垦殖场,并改校名为“江西省共产主义劳动大学都昌大港分校”。学校秉承“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以“培养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政治与业务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又红又专的建设人才”为目标,继续实行勤工俭学、半工、半农、半读,面向农村,面向生产的教学机制,开设有农、林、畜牧兽医等专业,学习年限为三年。学校创办时,主要是进行劳动建校、生产自给。当时有教职工11 名,学生231名,建校舍2478m2开星荒地80余亩,另有耕地 140余,建立了农艺场、园林苗圃场、畜牧场、果园、竹园、砖瓦厂、瓢厂、蚊香厂、缝纫厂等。
1960 年,大港分校更名为“江西省共产主义劳动大学都昌分校”。同年8月,都昌县委贯彻落实中共江西省委、省人委《关于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招生工作指示》精神,招生以工农子弟为主,适当招收回乡和下乡知识青年。方法采取自愿报名,社队选送,文化考核,学校录取,县委批准。是年,该校普通班招收初中毕业或相当初中毕业、年满16 周岁的回乡和下放知青216 名同时对有较丰富实践经验的贫下中农在文化程度、年龄上适当放宽,招收84 人,开设农业、林业、牧医、财会、水电等五个专业六个班,学生毕业后社来社去,并在其中择优留校录用或是分配工作。同年,学校还承担了生产大队干部的轮训任务。
1962年,共大都昌分校停办,将全部的校舍、校产以及全部的师资力量转入改变学校建制后的“都昌县大港中学”。
1965年春季,停办了三年的共大都昌分校重新选址在新妙场复办,学校管理工作采取双线分开管理的模式办学。由都昌县农业主管部门负责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县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学校采取以校办场、以场养校、分开核算、统负盈亏的运营模式自主办学。学校内设机构分为行政、生产教务两个部门,各自分别管理行政以及生产、教学等事务。
同年,都昌共大以办初技班为主,并开始举办农林牧副渔等各类短训班,基层干部轮训时长为一年,初中文化程度的学生学习时长为二年,高小文化程度的学生则学习三年。是年,在校学生有 402名,教师13 名。毕业生采取“社来社去”的方法实行安置,分赴在了本县各个公社及场站的工作岗位上,为都昌的政治经济及社会建设服务。
1966年3月,共大都昌分校成立党委,由马徽同志论任校党委书记,蔡河南、张尧天、石秀桃三人副书记,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曾一度停课“闹革命”。1968年6月,共大都昌分校与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脱离,改名为“都昌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由县革委会统一领导,县教育部门负责业务管理,结束了长期以来“双重领导”的管理机制。是年,有在校学生464 人,毕业生179人。
1970至1973年间,都昌新建了一所三汊港共大,校址就座落在港头村的南部鄱阳湖边上,并在双桥公社长垅苗圃场(现狮山长垅水库)设立了分校。由曹惠森同志任共大副书记兼副校长,全面负责主持共大的工作。1973 年,长垅分校停办撤销,与三汊港共大一起并入了县共大,学校维持在原有的规模上并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1977年7月,都昌县委县政府成立了“都昌共大领导小组”,由时任县委书记吴金才同志任组长,黄森、余传缘二位同志任副组长。在努力做好学校普通班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分别开办了多期的农、林、牧、医、农机人员短期培训班,一共培训了368人。这些学员在培训结束后,迅速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利用学到的技能与技术服务与社会,为都昌县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学校一度被社会人士赞誉为“都昌县的黄埔军校”。
学校广泛开展了以收益为主的生产劳动并建立了与教学专业相适应的教学实践基地。学校除了拥有自己的农场外,林业实践基地也增加到了500亩的规模,同时,还扩大了学校的医务室,改扩建了校办玻璃厂,通过技术改造升级了池炉等设施。当年的在校学生多大462名,教职员工有35人,其中专职教师 29 人,是年,顺利送走了毕业生 147 名。
1979年8月,都昌共大虽然停止了招生,但正常的非毕业班教学工作仍在继续进行。尽管学校停止了招生,但学校又承办了新入职教师培训班,接受培训对象为教师队伍里面的顶替补人员以及当时的高级教师享受的内招子女上岗前的培训学习。这项工作的开展,为巩固提升和发展壮大我县的教师队伍做出了积极的历史贡献。
1980年5月17日,江西省委省政府发出了《关于调整江西省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办学体制问题的通知》,再次对共大管理体制进行调整:“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改名为“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归省教育厅管理。各县共大仍由各县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管理。是年,县革委副主任游元兴兼任都昌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同年招生84人,毕业生106人,在校生114人,教职工78人,其中在编工人37人。
1981年7月,都昌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因生源匮乏和办学经费不足,专业师资队伍不足等一系列原因,经同年的6月22日县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将都昌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与徐埠高中、左里高中三校一起合并,将其改建为新的“都昌县第二中学”。
至此,都昌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自1958年创办至1981年停办,一共历经了23年风雨,共计培养了农林牧副渔及各类技术人员的毕业学生2638人,为都昌的经济社会建设输送了新鲜的血液和不可多得的经济实用型技术人才,在广阔的天地里大有作为。
二十三年风雨路,广阔天地真学府。农林牧副渔中事,技术人才大熔炉。社来社去做贡献,都昌教育伟壮举。以上,这便是都昌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虽然短暂但却是辉煌的过去,永远值得今天的人们记住它的历史功勋。
尽管都昌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停办了,学校的脉搏并没有停止跳动,它在经历生命中的第一次蜕变。1981年6月,一座崭新的“都昌县第二中学”崛起在了原都昌共大的基础之上,都昌共大开启了它生命中的第二个春天。自1981年6月至2001年6月,由张廷堂、刘金山、曹俊贵等任书记兼校长主持工作,谭细宝任副书记,蔡长荣、秦才生、蔡孟飞、张华栋、徐谦任副校长,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与勤劳的奋斗中又走过了二十余年的办学之路。
2001年7月,原都昌二中建制撤销,改都昌二中为“新妙湖高中”。至此,都昌共大迎来了它生命中的第二次艰难蜕变。自2001年9月至2012年7月,这十几年里,学校由徐谦任校长兼书记,先后由邵晨曦、沈仲荪、董贵平担任副校长。
进入新世纪以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通过艰难地跋涉,新妙湖高中已经逐步暴露出它在办学过程中的不适应性,它已不再适合当下的社会发展需求了,都昌县委、县政府于2012年7月果断做出了撤销新妙湖高中建制的决定,学校停止招生,师资队伍被充实到了县域内的各个高中教师队伍,自此,都昌共大全面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退出了都昌县的教育历史舞台。
一路回眸忆当年,石子桥头说闲篇。广阔天地再教育,共大学府柱擎天。
[ 此帖被yumingran62在2024-04-27 09:36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