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老师像辛勤的园丁,培育着我们;有人说老师像参天大树,为我们遮风挡雨;而我却说老师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我的恩师陈列星用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笃学的精神影响了我一生。光阴似箭,岁月如流,40多年前和陈老师在一起时的往事像从海底采来的珍珠,一颗颗、一串串,在我的心头闪着光彩。
1976年9月,我升入大沙一中读高中,陈列星老师教我们数学。他高高的个子,身材笔挺,温文尔雅却又不失阳刚之气,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透着灵气和睿智。他讲课的声调抑扬顿挫,时而深情舒缓,时而慷慨激昂,那激情而富有磁性的声音感染了班里每一个人。
陈老师非常注重培养我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经常在课堂上提出一题多解的问题,鼓励我们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他讲课时,不是把数学概念通篇大论的讲成文科那样无聊,而是把原本一个个枯燥无味的数学符号,转换成一串串跳动的音符,让我们感受数学的奥妙和趣味,让我们轻轻松松地掌握数学的定义和原理,也使课堂里的气氛变得活跃而清新。为了让我们记住证明题的重要步骤,陈老师用“炒菜”这个最贴近生活的例子来引导我们,必须把所有要用的条件都写出来,不得少一步,就好比炒菜要放油、盐,少了一样,再好的原材料、再好的厨师也炒不出味美的菜来。在数学题的证明过程中,很多学生总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跳步,怎么说都不改。不仅如此,有的学生还理直气壮地说:“这个题目比较简单,为什么还要写那么多复杂的过程呢?”陈老师自然也毫不示弱:“我当然知道你的意思,我也想给你满分的。可既然你把过程写在心里,那么自然的,这个分数也就写在我心里啦!”这一番话幽默而又不容置疑,同学们也只好乖乖将过程补上,类似的错误不敢再犯。
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节课陈老师在讲函数奇偶性的问题后,老师给我们出了几道判断函数奇偶性的题目,我没多想就很快把答案写下来了。当陈老师看到我的草稿纸的时候,问了我一句:“判断函数奇偶性是不是要考虑它的定义域呀?”我这才反应过来,连忙仔细校对了一下自己的答案。后来老师在讲解的时候,也重点强调了定义域的重要性,因此我已经牢牢记住了“讨论函数单调性要考虑定义域”这一知识点,至今都没有忘记。
记得有一次上课的时候,陈老师正在绘声绘色的讲着,突然间老师的声音变得特别的沙哑,声音慢慢变得特别小。然后老师就说不出话来,还不停的咳嗽。老师走出教室门口关上门,刻意压低声音,不让我们听见。但一阵阵的咳嗽声还是穿进了我们的耳朵。那一声声咳嗽,是如针尖扎在我们的心上。我们都很担心老师。一会儿陈老师走进教室说:“我严重感冒了,下面接着上课。”陈老师尽管嗓子这样还坚持讲课,真是太伟大了。
一次上课时,班上一个男同学迟到了,陈老师批评他几句。这个男同学就怀恨在心,回到他的座位上不久,就举手说有个问题向老师请教:“我认为,人活着就要抬头挺胸,而低头是可耻的!老师你认为如何?”男生一边说,一边用挑衅的目光盯着陈老师。话没说完,教室里已是一片窃笑。等大家笑停了,陈老师才平静地说:“如果,抬头是在看云娱情,如果,低头是在看路防跌,又何所谓抬头、低头呢?”学生们听了,默然无语。然而,那个男生却红着脸站了起来,说:“老师,我知错了。”话音刚停,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记得有一次,我先一天学得太晚,第二天的数学课我坐在座位上实在听不进去,不知何时我却趴在桌子上睡着了。陈老师轻轻走到我身边叫醒了我,并叫我晚上不要学习得太晚了,要注意休息。下课后陈老师给我讲了那节课的部分内容。看到陈老师离去的背影,我十分感动。
有一次数学测验,在公布成绩的那一刻,我却震惊了,因为考得那么差是我没有想到的,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的眼泪却不知所措的流了下来。陈老师走了过来。低声对我说:“没事的,不就一次失败吗?再说了,那个成功的人没有经历过挫折与失败呢?一次摔倒并不是次次摔倒,加油,你一定能行的!”听了陈老师的一番话,我感受到了老师的谆谆教诲,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有一天晚自习,我碰到一道难题,正巧陈老师从身边走过,一眼看到我趴在桌上闷闷不乐的。便轻轻的走过来,轻轻的说 :“题目不会吗?我来看看。”他将手放在了我的肩上,我边听边感受到无法形容的舒适。他习惯的问:“懂了吗 ?”我只是点着头,他笑了, 细致入微的那种微笑 。
最使我敬佩的是陈老师对每个学生的关注和照顾。在他眼中,每个学生都是有特殊需求和差异的,他会耐心地倾听每位学生的困惑和问题,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引导。他也非常重视学生的个性和情感,鼓励我们自我发掘、自我塑造,培养自信和独立性。这不仅使我们的学习轻松和有趣,也激励了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的自信和胆量。
岁月匆匆,多年后我也成了一名老师。我在都昌一中执教了40年,取得了不少成绩,这得益于高中时陈列星老师对我的栽培和引导。陈列星老师现在已经80多岁了,身体仍很健康,我非常高兴。陈老师对教育事业的严谨、执着和智慧,对莘莘学子的博爱、包容、热诚,甘为人梯、心系桃李的博大情怀,如海上的航灯,照亮了我们的前进之路。(罗长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