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这是2023年9月开始的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总要求,对于都昌县多宝乡洛阳村委会尖峰山刘村64岁的普通村民刘九保,当然回答不上这个简答题,但他却通过身边发生的实事,感受到了主题教育的为民温度——2023年12月,当地党委、政府筹措30余万元,为只有4户20人的尖峰山村修好了一条村上连接袁多公路主干线的水泥路,结束了村民世世代代出村走泥巴土路的历史。 
村貌
且来按照这个“传家训扬新风”的书写体例,回望尖峰山刘村的建村历史之路。都昌刘姓承袭“彭城世家”,全县达6.5余万刘姓人口,是都昌人口数第一大姓氏。清康熙年间中期,刘濠(约生于1639年)由长冲湾刘村(现属多宝乡团子口村委会)分迁尖峰山。尖峰山刘村族缘与如今的多宝乡巢门刘村、刘便垅村、草滩刘村、刘发庆村、刘伯垅村、长冲湾刘村、东城湾刘村以及左里镇刘正湾村更为接近,这些刘姓村庄共同的祖先是元末的刘荣一,尖峰山刘村的肇村祖先刘濠为荣一公之十一世孙。早在清乾隆年间,刘濠之孙刘通武就在离尖峰山数里之远的爬山岭做砖窑,亦是得了祖籍地潭(团)子口窑业的世传。1958年“一平二调”大跃进年代,尖峰山“西”字辈俩兄弟干脆搬迁至爬山岭落户,那儿做窑烧瓦既有造泥之土,也有淋窑和船运之水。俩兄弟后裔发脉成现在的多宝乡仁义村委会刘程垅村,全村70余人。留在尖峰山的西字辈户主与贤慧的汪氏生子三,名刘卖保、刘金宝(2023年初病逝)、刘九保,他们繁衍的后代,形成现在的尖峰山刘村。 
新修的入村道
尖峰山刘村近年来出村是一条经田畴接同处洛阳村委会的实竹峦王村水泥路面村道的粗糙沙石路,也是多宝乡唯一没有硬化道路入村的村落。多宝乡党委、政府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为,将尖峰山刘村的通村公路列入了该乡第二批主题教育为民办实事项目。县有关部门支持尖峰山村修路资金6万元,乡政府多方筹资20余万元,经过细致的协调工作,取得各方理解和支持,2023年11月开始施工,一个多月后高质量完工,为尖峰山村修通了一条长650余米、宽3.5余米,中间还辟有会车道的水泥路,办成了尖峰山人自己之力永远办不成的一件为民实事。 
村民刘九保(右二)给多宝乡领导送锦旗(左一为县主题教育联络组人员)
2023年12月9日上午,刘九保带着满脸笑容,给多宝乡党委、政府领导送上一面衷心感谢的锦旗,上书的“修小山村平平坦坦路,办大民生实实在在事”致谢语,是他双双研究生毕业后远在上海务工的儿子刘清泉、儿媳李丹请当地文化人代拟的。都昌县主题教育第一联络组同志在现场见证了这一动人一幕,县融媒体中心的记者也来采访报道这一民生类新闻。
村道生态景
2023年是癸卯兔年,尖峰山刘村兔年路成,永载村史。究实“路立起来就是碑”,一座立于广袤大地上的铭刻共产党与老百姓心连心的丰碑! 来源:汪国山九江都昌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