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师专情
游会雄
我的母校九江师专,原为江西师范学院九江分院。1977年10月,在九江市三里街组建。翌年,经上级批准正式定为九江师范专科学校。1988年秋,又更名为九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不管校名如何变更,都没有撇开“师范”二字。进门校墙上那句“教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名言,赫然入目。
一
或许是受传统世俗“家有半斗粮,不当孩子王”的影响,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当老师并不是热门的职业。大多数毕业生在乡下初中教书,还没有中专生吃香。但我认为大专毕竟是大专,当老师并不赖呀。就怕考不上师专,考上了我就去读。1988年,我在县一中文科班复读后高考478分,高于市专分数线近20分。我坚定地报了师专,恰好这一年我哥游英雄师专中文系毕业。
报到时是父亲和我乘班车去的。那天天气晴好,过湖口渡口非常顺利。来到师专,接待我们的是在化学系的同村发小。我们办完了报名手续,父亲当天就回去了。我住在男生1号公寓,晚上一位个矮形瘦却又目光如炬的老师来看望我们,略略问候了几句,算是打了个照面。第二天,我们才知他是班主任朱阿正老师。朱老师性格开明,做事独树一帜。成立新班委会时,他采用先打擂台竞选班长,后由竞选上的班长组阁的形式。朱老师教我们古代汉语,运用“看看——读读——议议——背背(记记)”的方式,让我们了解熟知学透古代汉语,受益匪浅。他讲课时常旁逸斜出,插入一些与社会上相关热点的人和事,针砭时弊,激浊扬清。据说,朱老师曾随父母一起下放在彭泽当知青。恢复高考后,考上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是位高才生。朱老师对我们学生记忆深刻。毕业十多年后,我在街上偶遇他,他竟然能准确地叫上我的姓名,让我感动不已。由此,我知道,做好一个老师,首先要熟知学生,起码要能叫得出学生的名字。
我们的任课老师们教学水平高,责任心强。卢文一老师教《中国现代文学》,讲课内容翔实,板书有条理,字写得好。我做笔记时模仿他的书写,可就是写不出他那种字的神韵。李瑞河老师年轻气盛、英姿勃发,是个周瑜式的帅哥,教我们写作课,他的古诗词、楹联拟写得好。多年后,我在市濂溪区文协年会颁奖时见到他,依然形貌昳丽、创作丰硕,后悔当年没跟他多学两手,以至于如今“愧不如师”了。李彪教授膀阔腰圆、身材魁梧,讲起《鲁迅研究》来中气十足,声如洪钟。在中学时,我就喜欢鲁迅先生的文章。如今有李教授的专题引领,我对鲁迅先生有更深的领悟。傅加令教授教我们《外国文学》,他瘦削个儿,戴着墨镜,可能是年龄大了些吧,说话吞吞吐吐,哼哼哈哈的。我对外国文学不太热衷,但听说他出版了许多本著作,便对他肃然起敬。教《逻辑学》的于德礼老教授可严了。上课到班就点名,听课要求有笔记;布置作业要做,算平时成绩。学期总评若不及格,就得补考。有人想法子去通融通融,请于老师高抬贵手。他说:“这还不宽松吗?考不考得过全在你们自己。”因为他严谨治学,同学们们按时上课,认真听讲,勤于作业,及时复习。第二学期考试总评,没有一个补考的,皆大欢喜。三年级时教《心理学》的是位年轻漂亮的女教师,应该是大学毕业新分配来的,我们准时到班听课,大多是因她的美貌,当然不敢有非分之想。
不知何故,朱老师只带了我们的大一、大二。三年级时班主任是王诃鲁老师,他宽厚的嘴唇,说话声音雄浑。看得出来,王老师忠实诚悦、和蔼可亲。毕业册上,他特为我留了言:“立德育人,清明可鉴。”感恩王老师对学子的谆谆教诲。
二
新竣工不久的图书馆,是校园里最气派入眼的建筑。虽不算最高,但沉稳霸气,傲然独立,是师专人的精神家园或心灵高地。图书外借室、报刊阅览室、文献资料室、学生自习室或多功能报告厅等,可任人选用。一排排书架就像是智慧大树,一个个求知的学子就像是探索的勇士,在这里充电蓄能,补充精神之钙,获得心灵栖息。晚上,各楼层和馆室内灯火通明,大家都在安静地读书学习。尤其到了学期考试前,馆内更是一座难求。我算不上一个认真刻苦的人,但我绝对是一个勤奋惜时,充分利用优质资源的人。我疯狂地借阅图书,如饥似渴地阅读,每周要借读两三本图书,三年下来更换了两本借书证。那时,学校社团较多,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学校有校报、广播站可投稿;每逢节假日,校图书馆、团委组织征文活动;还有系部浪井文学社等,为爱好文学的同学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记得我参加过校团委举办的一次“庆国庆”40周年征文活动,获得了一个鼓励奖,奖了一本蓝色硬皮抄,扉页上用毛笔写得遒劲有力的获奖词,盖有鲜红的校团委印章,璀璨夺目,至今还一直在鼓励我奋力前行。特别是我参加九江市图书馆征文,荣获了全市二等奖。校图书馆领导专门邀请我去领奖,并同他们合影留念。当然校报、广播站,不时地有我的稿件被刊用或播出,这都为我以后的语文教学、写作,提供了极大的动力。
三
大学生活宽松自由,靠高度自觉,课余你可以躺平睡懒觉,斗地主打扑克;周末你可以游街闲逛,甚至可以带异性朋友看电影轧马路,谈情说爱。我家境贫穷,个人能力又不强,谈情说爱无异于痴人说梦。周末就邀要好的学友去狂狂街,看看城市风景。记得那时公交车是两接头的,中间有个磨盘,跑在路上“咣当、咣当”作响。两毛钱的公交票,随你上下,可就为节约这两毛钱,我居然还逃过票。浔阳路、大中路,烟水亭、浔阳楼,浔阳江上的大轮,新桥头边的火车,我似乎总逛不够,也看不尽。中午,到饭点了,索性就在街边小摊上吃碗面条或炒粉。有时兴致高,就渡船去黄梅小池口,也算是过江出了省门吧。
20世纪80年代初,西风东渐,港台风浓烈。时髦青年西装革履,花色领带,火箭式三接头皮鞋,喇叭裤,黑墨镜。头发抹得光亮,时兴迪斯科,强劲霹雳舞,手携双卡收录机,那是时代青年的标配。师专在市内高校可算是领潮流之先的。到我们那时交谊舞、伦巴、探戈等盛行。每逢节假周末,校团委都要在文科教学楼一楼大厅开办交谊舞会,招徕各系同学或青年教师前来跳舞。入夜,舞厅内霓虹翻滚,彩灯闪烁,舞曲节奏或舒缓轻柔或欢快激昂。俊男靓女纷纷相拥而行,相对而舞。在一曲曲《月朦胧,鸟朦胧》《月光下的凤尾竹》《友谊地久天长》中放松自己,情意缱绻,如醉如痴。随着人数不断增加,偌大的舞厅略显拥挤。中文系、数学系和艺术系等又各自开办分舞场,以致后来整个校园都浸润在一片情意缠绵之中。我和学友当然没有错过这难得的机会,感受这时代的美好。舞会结束,暗香盈袖,余韵绕梁,心里充实满满。回到宿舍,但见室友还在寝室或楼道间,你抓着我的手,我搂着你的腰,兴致十足地在“蓬嚓嚓,蓬嚓嚓”练舞。深夜,打球的回来了,逛街的回来了,看电影的也回来了,周末卧谈会就要开始了。
四
母校是青春勃发的,学术氛围是浓厚的,成果当然是丰硕的。1988年,受国家教委表彰,九江师专列入首批全国26所先进师专行列,全省仅九江师专一所榜上有名。教思政德育的陈忠教授,教现代文学的罗龙炎教授,教书法的崔廷瑶老师;优秀校友摩罗、丁伯刚、汪中求等都是我所知道的知名人物,我因有这些老师和校友而骄傲,更因他们的荣光而自豪。
2002年,母校与九江财专、九江医专和九江教育学院四校合并成九江学院。其后,九江师专建制被撤销。几十年来母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合格的建设人才,为九江地区经济发展,尤其是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2022年,九江学院浔东校区被整体划拨给同文中学,将改建为九江二中新校区。虽略有耳闻,却未能亲见,但在今年开学不久,在网络上看到一帧帧怀念母校的视频才恍然有悟。那熟悉的教学楼、图书馆、足球场,那高耸的自来水塔,为我们提供美味可口的排骨、狮子头和大肉包子的师专食堂,还有那女生公寓大门口“禁止男生入内”的警示牌……此情此景,物是人非,情随事迁,心意难平。不能忘怀的师专故事,永远的师专情!
选自:2023年11月05日九江日报·长江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