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70阅读
  • 3回复

我县虾稻共作一田双收 铺就乡村振兴富民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31644
积分
816547
贡献值
22729
都币
0
在线时长: 3739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07-08
    我县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广“稻虾共作”生态种养模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探索走出一条稻虾双赢、全链条发展的绿色乡村产业富民之路。

    在左里镇新湖村汇泓水产基地,农户正忙着从虾笼中取出小龙虾。基地负责人介绍,整个基地共养殖600多亩小龙虾,目前正在陆续成熟上市。基地采取虾稻共作模式,在小龙虾下市后,水田又可以种植一季稻,平均每亩水田可产稻谷1000斤左右,实现一田双收、粮渔共赢。

    黄建介绍,目前他建有两个小龙虾基地,新湖村龙虾基地依托环鄱阳湖,水质良好,小龙虾品质干净、个头饱满,主要销往江苏、浙江为主,深受市场青睐。

    左里镇汇泓水产基地负责人黄建告诉记者,他觉得现在有能力也有条件可以扩张,这几年的市场价钱,他觉得也还好,所以想要再增加一些养殖面积。

    左里镇新湖村发展小龙虾养殖只是我县大力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县充分利用濒临鄱阳湖、水面资源丰富的独特优势,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开展养殖技术培训、加强良种繁育和疫病防治等举措,大力发展鄱湖小龙虾养殖产业。同时大力推广“虾稻共作”、“鱼虾混养”等模式,实现“一田双收、粮渔共赢”。截至目前,全县已发展万亩小龙虾养殖示范基地2个,千亩以上养殖基地15个,全县小龙虾总养殖面积14.8万亩,年总产量超1.8万吨,逐步形成了沿鄱阳湖、新妙湖两个产业带,鄱阳湖小龙虾已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的产业支撑。

来源:都昌县融媒体中心 张龙正 张立煌 刘洵
1条评分积分+10
都昌婷婷 积分 +1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2023-07-08
冰点还原精灵官方网站
 

发帖
7738
积分
24782
贡献值
97
都币
0
在线时长: 3969小时
注册时间: 2015-01-31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3-07-08
都昌县应该在树立小龙虾品牌方面多做文章。建议本县尽早创立(乐水品牌)龙虾,打造知名虾稻产品品牌。乐水与英文lobster龙虾谐音。

发帖
28754
积分
33642
贡献值
23
都币
0
在线时长: 145小时
注册时间: 2018-11-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23-07-08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28
积分
1988
贡献值
30
都币
0
在线时长: 10小时
注册时间: 2023-06-14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23-07-08
现在基本上是稻虾连作,一季稻一季虾;同时湖北地区已经尝试很多中方式了,稻虾共作。都昌养虾说实话,近几年越来越多了,集中在蔡玲靠近高速旁的。现在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虾户不集中,虾贩市场,自己联系虾贩的大多数是外地老板在都昌结合养殖政策,亩租金便宜甚至补贴,当地负责人也想引进,稻虾养殖模式,让都昌本地人才留存很多,实现不出门也能年入过万。总体来说,就是虾户不集中,买家没市场,资源不流动。本地人养殖还是太少,大户养殖都是外地老板管控。像附近龙感湖农场,宿松养殖户们,大多集中在这些。他们都是养殖经验丰富,各方面渠道都非常的稳定,不怕销路。也不担心资金饲料。唯独没有优势的就是不是本地人,外加本地人仇富心里作祟始终少数,优势就是水源好,交通便利,亩租金便宜。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