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常对读完高中三年面临毕业的学生说,你们能顺利读完高中,就已经很努力了,就是一种成功。
的确,现在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比我们那时管得紧,学生一堂课迟到,或一节课老师没看到学生的身影,马上就会给家长联系,就是那些对学习没什么兴趣的学生,也必须早出晚归,每天十几个小时呆在同一个位置上,特别是越听不懂课做不来作业的学生,更是一种煎熬。
就比如我今天在一个高一班上课,剩下最后十分钟,要求同学们背诵“现代进化理论”,就抓了两个偷偷摸摸玩手机的学生,他们在恐慌中把手机交给我,我说等下课后能完整的把内容背给我听,我就把手机还给他们。
为了要回手机,他们拼命地读着,到了下课,他们来到讲台门前的走廊里,虽然文字很短,可他们靠机械地记忆还是背不出来,我把手机还给他们,把时间放宽到下一节课再来给我背诵。
学好高中,要基础,要态度,更需要天赋,而人不同方面的天赋各异,就像和我一同长大的伙伴,我小时候读书能力比他强点,书也比他读得多点,但在走象棋方面,他比我强得多,甚至可以贴我一个“車”,前两天我陪一个七十八岁的老人在我门口下象棋,我也很用心,可还是两盘皆输,面对棋盘,我思维就有点乱,更不要说看到下几步棋。而不了解我的人,一定会以为我是个会下棋的人,甚至还认为我是高手,因为我做其他事还算机灵啊。
又是一个高考季,前天高考分数出来了,很多学子欣慰地接受自己的考分,那是对他们多年辛苦的回报。一个理想的考分,能给一个家庭带来喜庆,一个不理想的考分,也能让一个家庭的情绪跌入低谷。
在我以前的意念里,我一定不会认为我会为我的孩子的学习发愁,一是我读书时成绩还可以,特别是我的职业是老师,可以随时辅导自己的孩子。
到了女儿读初中时,我虽然感受到了危机,但没有过多辅导,到了读高中,成绩也是在班里垫底,通过补习一年,考上了一个一般的二本,但她最后还是能成功考研,在读书方面算是个较圆满的结局。可到了我儿子读初中时,感受到了更大的危机,也付出了更多的精力,初中几门功课一起辅导,到了高中也跟得很紧,可高考的成绩确让我感到沮丧。
复读一年,去年下学期住在寝室里,今天七十的岁的爷爷自告奋勇的去陪读,为孙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可分数查出来,跟去年差不多。
儿子高考完就去长沙陪伴这学期毕业的姐姐,我可以感受到他查到分数后心里的滋味,父亲、妻子、我,在家闷不作声,正在毕业找工作的姐姐了解到弟弟的考分后,心里也肯定会感到难过。
根据儿子的以往的成绩,我以为他的考分能上二本,鼓励他再努力一点尽量考个公办二本,但心里还是作了最坏的估测。
考分出来的当晚,我估计我一家人都没睡好,都感到很伤心、失望。
我也有种信心被击碎,感到一种无比的委屈,付出了这么多,却是这么一个收获。我也为儿子感到委屈,不管怎么说,在学习方面,他至少努力迎合着我们,早上喊他起来读英语,他起来了,晚上他做练习也做到十一点多,有时到十二点后,也不能冤枉他完全没有付出。
今天我问儿子敢不敢再来一年,儿子微信里回复说:“首先我要感谢您还没有放弃我的高中学习,给我足够的资源支持,但我面临着很多压力和质疑,复读这一年我已经对不起很多人了,这些事一直在我脑海中浮现,虽然我想去打个电话问问好或者发个短信,但我很愧疚我也不好意思去,我得感谢你们,再复读一年我不会的,这一程你们送的也够远的了,我会永远满怀感激之情,以后的路我想自己去走,不管去的是专科,我也会努力专升本,大学有很多东西要考,机会应该也把握,谢谢您的不放弃”。我理解儿子的选择,尊重儿子的选择。
我跟儿子说,“到大学专升本也是可以的,甚至可以有更高的提升,努力弥补高中的遗憾,后面的路更长,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来完成”。
我跟妻子说:“放下,开始”。已经过去的不可挽回,我们放下,高考对儿子带来的是挫折,只希望他在挫折中反思,吸取教训,重新开始,后面的人生路更长,决定人生的不是唯一的高考。
女儿帮弟弟参考填报哪些专科,我安慰她说:“成长有过程,也很痛苦,现在弟弟朝一个方向努力也来得及”。
父亲非常肯定儿子在他陪读期间的努力,说儿子每天晚上都学得很晚,并说这次虽然考得不好,也许以后更懂得要了,会取得更好的成绩也不一定,父亲的话是对的,以后还有很多机会,只要儿子牢记爷爷对他的教诲。
我也劝慰自己,要学会接受人生中的不确定和不可能,生命中会发生很多意料不到的事,不快乐的,不开心的,都要学会坦然接受。人生就是如此,有喜悦,也有悲伤,有满足,也有遗憾。
真是,读书的苦,做家长的也难,希望更多考试失利的学子和家长,走出失败的阴影,重新开始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