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99阅读
  • 7回复

[地方文化]传家训扬新风之352|春桥乡秀才湾余村:秀才湾里“秀才”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87372
积分
1201199
贡献值
11188
都币
0
在线时长: 1290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05-20
秀才湾祖祠兼村民文化活动中心

    乡间一些传统村落的村名,隽永而古意十足,承载着独特的文化元素和地域特色。比如都昌县春桥乡官桥村委会秀才湾余村,“秀才湾”其名,就来自于南宋的祖先余天麒是咸淳年间的秀才。我们且来小考其源。
    秀才先祖余天麒身世小考

    秀才原指字面之意“才之秀者”,始见于《管子·小匡》。秀才原本旨意的才能秀异之士,与《礼记》所称“秀士”相近,是一种泛称,并不限于饱读经书。及至汉晋南北朝,秀才变成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唐初科举考试科目繁多,秀才只是其中一科,不久即废。与此同时,秀才也习惯地成了读书人的通称。宋代各府向朝廷贡举人才应礼部会试,沿用唐代后期之法,先进行选拔考试,其中凡应举选拔考试,以争取举荐的,都称为秀才。宋代秀才名衔,有时无需经过考试取得。但明清时代秀才得来不易,必须通过几重考试关隘才可。秀才(生员)算是读书人奔赴科举的初始台阶,是功名的第一步。第二步是参加乡试,说是“乡试”,其实是在省城考试,每三年举办一次,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中榜者觅得“举人”之身,第一名称“解元”。第三步是参加会试,由礼部在京城主持考试,因考试在春天举行,故又称春闱。折桂而跻身“贡士”,第一名称“会元”。第四步是参加“天子亲策于廷”的最高级别的殿试,金榜题名者为“进士”。科举终点的胜利者“进士”,又有一甲、二甲、三甲之分,一甲仅三人,分别称状元、榜眼、探花,皆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十万公谱像

    明清时代,秀才专指府(或直隶州)学、县学的生员,要取得这种资格,必须以“童生”之身在参加童子试获得取录。“童生”当然不是儿童年限的概念,它是对科举之途上的蹇涩来说,还只处于初涉“小考”。鲁迅小说《孔乙己》中的主人公孔乙己就是前清的一名老童生,连秀才身份都够不上。
    明清时,秀才一般指通过了科举中院试的生员,属士大夫中的最基层。“秀才”之名在隋朝科举开始以前已有。在汉朝使用察举制时,由各州推举的民间人才称之为“秀才”。东汉时为避汉光武帝刘秀之讳,将秀才改名茂才,或称茂材。隋朝开始开科取士,最初亦为取秀才。到了唐朝初年,秀才是常科考试的一种,也一度变成了读书人的泛称。到了宋朝时,凡经过各地府试者,无论及第与否,都可以称为秀才,所谓的“不第秀才”就属此说。
村中谱轿

    明清时,秀才是经过院试,得到入学资格的“生员”的俗称,得来也属不易。其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由各省学政主持,学政又名提督学院,故称这种考试为院试,院试合格者为生员(秀才)。秀才又称邑(郡)庠生,分为廪生、增生、附生三等:由官府供给膳食的称廪膳生员,简称廪生,乡间唤“秀才补了米”;定员以外增加的,称增广生员,简称增生;于廪生、增生之外再增名额,附于诸生之末,称附学生员,简称附生。成为秀才即代表有了功名在身,在地方上受到一定的尊重,亦有各种特权。例如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见知县时不用下跪、知县不可随意对其用刑、遇公事可禀见知县等等。很多秀才在功名上未能更进一步,只能回乡以教书等方法为生,这些在经济上并不富裕,但在社会上地位稍高于平民的读书人被称为“穷秀才”。在明清时的中国,秀才是地方士绅阶层的支柱之一。在地方乡村中,他们代表了“知书识礼”的读书人。因为他们在地方官吏前所有的特权,经常会作为一般平民与官府之间沟通的渠道。遇上地方上的争执,或者平民要与官衙打交道,经常都要经过秀才出面。一般平民家中遇有婚丧事,或过年过节,亦有请村中秀才帮忙写对联、写祭帐等习惯,乡下秀才就是那个年代的文化人。
    秀才湾的发村祖先余天麒秀才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呢?我们查阅到“共和己已重修”(1989年)的木刻字体的《东位余氏宗谱》(第八卷),关于余天麒条目文字如下:振长子天麒,字震卿,号竹轩,生宋口口(笔者注:此两字模糊且有误,经考应为“淳祐”,南宋淳祐十一年为公元1251年)辛亥二月初十日子时,葬浮塘西嘴,向东南,今华表柱存焉。娶王氏,葬夫同山,女一;继娶刘氏,葬夫同山,生子一“文显”;副室唐氏,葬夫同山,生子“杰”。
关于余天麒宗谱记载页

    从以上文字,当然能得到关于秀才湾始祖余天麒的一些生平信息:他生于淳祐辛亥年,即公元1251年,卒年不详;他生异母两子,长子余文显,次子余文杰;他生前有尊隆身份,因为安葬故里的陵墓设有华表柱这种石柱标志(今不存)。此版余氏宗谱载余天麒为“六十二世”,其它资料多载为“六十三世”。
    这段谱载当然也留有文字书写上的遗憾,对余天麒的功名、人生经历未曾提及。我们能找到的相关资料来自于《都昌姓氏与家风》(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年12月版)由余用炳、王旺春诸先生收集的“第109章 余姓”篇,对余天麒生平有如此载录:“元吉十三世孙余天麒(1251-?),于南宋咸淳年间中秀才,承父笃志诗书。因书林离家稍远,遂于近地黄师(注:现是黄姓村庄名)屋侧设立书馆,教授子弟,后卜居书馆而立庄。后裔把此地称秀才湾,即今春桥乡官桥村委会秀才湾余村。”解读这段文字,也承载了不少有价值的信息。一是秀才余天麒是南宋咸淳年间得中,咸淳是南宋度宗赵禥的年号,从公元1265年至1274年,共使用了10年。余天麒中秀才应在20岁上下,也就是公元1270年前后,他在功名路上终没走得更远,人生之路就是一般秀才的轨迹——在家乡课徒教书。二是余天麒教书时立村,这样算来秀才湾余村的历史距今已有750余年了。谱载余天麒的长子余文显殁后葬“学堂园”,该是其父当年的设馆之侧。
村中古旗杆石

    说余天麒“承父笃志诗书”,其父是什么样的身份呢?《东位余氏宗谱》在余天麒父亲“宗振”条有些信息可查。余宗振为士标公之子,与夫人向氏生子四:天麒、天麟、天锡、天瑞,曾任韶州(一说潮州)别驾。“别驾”在古代为何官职?别驾又称别驾从事,汉置,为州刺史的佐官。因其地位较高,出巡时不与刺史同车,别乘一车,故名。宋时以“别驾”称“通判”。查2010年编《余氏十万公宗谱》“卷一家族之光”,如此载“宗振”:讳铎,行亿二,生于宋淳熙十六年己酉(公元1189年)五月十四日未时,任广东潮州别驾。”同卷载余宗振其父余士标“赠广东潮州别驾”,其祖父余志庸亦“赠广东潮州别驾”,显然,俩辈的“赠”,是殁后因子孙而享的身后之荣,属朝廷的封赠。
    余天麒的“秀才”之身,诸版余氏宗谱对其包括功名在内的人生经历未曾涉及。秀才本身在封建时代功名系列里就属低档次的,少有着墨者。我们在一些村上至今能见到宗祠前竖起的旗杆石,最起码村中要有是举人身份的人,秀才便无此荣耀门庭之格式。秀才当然也有在宗谱里载录的,明清时称“邑庠生”,而余天麒“秀才”之誉没在宗谱上载录,亦有可能所呈现的情况是,他所生活的700余年前的南宋,所谓“秀才”,回归了本义,是对饱学之士、才秀于人的泛指,并不要实考取得,余天麒出身于书香门第,满腹经纶而列秀才之列是很顺当的事。
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南宋秀才余天麒留给后世麒趾呈祥之荣耀,不是他的功名,而是赓续“耕读传家”的子孙繁衍、瓜瓞绵绵……
“东位余氏”小考

    都昌余氏分属十万公和杰一公后裔,秀才湾祖先余天麒是十万公之廿一世孙。都昌十万公后裔的寻根之地是徐埠雪岭的大塘余(今属徐埠镇莲花村委会),“十万公”余元诏(744——828)于唐德宗贞元年间,择居都昌大塘。十万公四世孙余伯渊(821——?)年间由大塘迁坦塘(今春桥乡云山村委会珏舍余村址)。伯渊公四世孙余元吉(876——?)于晚唐晋中书令,致仕后由坦塘向东位移迁至兰塘,即今春桥乡官塘村委会秀才湾村址处,形成“东位余氏”这一支族,秀才湾余村又称东位兰塘,即源于此。所以“东位”之方向坐标系是坦塘——坦塘之东。元吉公为东位余氏之始祖,其父均善公生元吉、元庆,余元吉之弟余元庆乃城隍余氏之祖。
兰塘现貌

    元吉公十二世孙余宗振(铎公)生天麒、天麟、天锡、天瑞四子。老大余天麒居父住原址兰塘,繁盛东位余氏一族之播衍。老二余天麟迁余和桥(原址无继)。老三余天锡迁都昌县市陶公庙前(今县实验小学处),都昌县城及北山乡、都昌镇、大树乡余姓村庄多为天锡公后裔。南宋理宗朝名臣也有余天锡(1180——1241),是庆元府昌国(今浙江舟山)人,官至吏部尚书、资政殿学士,其传列《宋史》,余姓有堂号“忠惠堂”,即源于此余天锡之谥号。老四余天瑞后裔无考。余天麒发脉的兰塘秀才湾,是东位余氏的寻根之地,有的还远徙到都昌周边县及湖北、安徽等地。我们且来梳理现仍居都昌县春桥一带的东位余氏的各村祖源。
官桥小学校园

    余天麒生子闻(文)显、闻杰,余文杰传子余原载、孙余思义后便失传,所以都昌东位余姓村庄皆为余天麒长子余闻显之后裔。余闻显生子四:原通、原达、原祥、原道;三子余原祥生子二:思济、思珉,东位余氏的“八房”“三房”之说即源于闻显公。余思济生子二:秉常、秉器,余秉器居上舍后失传。余秉常生“德”字辈八子:清、温、淳、润、重、新、熙、崇,属余天麒的六世孙。老大余德清明洪武年间由兰塘秀才湾分迁东位大湾,形成如今的东位湾余村(今属春桥乡官桥村),现有村民260余人。老二余德温(1412——?)于明正统年间由秀才湾分迁黄源塘,形成如今的黄源塘余村(今属官桥村委会),现有村民270余人。老三余德淳(约生于1415年)于明正统年间由秀才湾迁屋场湾,后又迁冲皮塘,复于明景泰年间徙迁黄岗塘,形成黄岗塘余村(今属徐埠镇马矶村委会),现有村民90余人。余德淳长子余大安(约生于1435年)于明成化年间由黄岗塘分居罗家咀,形成罗家咀余村(今属徐埠镇马矶村委会)。老四余德润(约生于1420年)于明天顺年间由秀才湾分迁马矶山北麓,后人以其幼子余大和字“蒲塘”冠村名(一说因村前有蒲塘而得名),形成蒲塘余村(今属春桥乡官桥村委会),现有村民250余人。老五余德重(约生于1425年)于明弘治年间由秀才湾分迁马姓宅基地,形成马家塘余村(今属春桥乡老山村委会),现有村民670余人。清光绪年间余德重十四世孙余式康徙迁彭泽县天红镇,现余姓人家30余人居天红镇农科所余家村。老六余德新分迁云泉舍,今失传。老七余德熙分迁吉家塘,今失传。老八余德崇外迁湖北黄梅。
余应桂 画像(余亚飞 绘)

    叙过了余天麒四世孙余思济这一支脉的村庄分徙之源后,再来叙余思济胞弟余思珉这一支脉。余思珉生子四:秉彝、秉辉、秉刚、秉兴。老大余秉彝于明永乐年间由秀才湾迁西塘畈,五世孙余茂恒(一作“恒懋”)中乡试取贡元,以其名称村名,形成茂湾余村(今属春桥乡官桥村委会),现有村民140余人。这一支有后裔余英瑯、余英俊于清道光年间迁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秀山乡独秀山,现有村民130余人。老二余秉辉留居旧址秀才湾,现有村民190余人。其孙余大吉于明弘治年间分居秀才湾之东边,形成大舍余村(今属春桥乡官桥村委会),现有村民200余人。余大吉长子余希辅于明正德年间由大舍村迁新塘畈,形成新塘畈余村。亦有余氏宗谱资料将余大舍村与新塘畈村合二为一。老三余秉刚于明正统年间由秀才湾分迁武山东麓之燕窝里。其子余德美,讳呈,后人以其名“呈”冠于村名,称余呈湾,其后人另有迁安徽池州立村的。余呈六世孙余光秋(1585——1648),讳应桂,号二矶,登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庄际昌榜进士,后人又将村名改为进士村。崇祯年间,余应桂先后升任陕西道监察御史、湖广巡抚、兵部右侍郎等,号称封疆大吏,族人遂将村名改为余二矶湾,今村名称余呈湾,现有村民210余人。余应桂三子余显允(约生于1615年),于清康熙初期由余二矶湾分居柏树垅唐山嘴,形成余家嘴村(今属春桥乡官桥村委会),现有村民150余人。老四余秉兴分迁湖北黄梅张河。
    以上所罗理,都昌东位余氏各村落的兴村脉络较为清晰。南宋秀才余天麒不只是秀才湾余村的祖先,也可说是都昌东位余姓14个村庄约3000人的共同的先祖。余天麒的后裔人才辈出,如比他晚出生334年的其十二世孙余应桂,在功名路上超越了他的“秀才”之身,而为进士出身。余应桂承继的更是先祖的一种浩然正气、一种家国情怀。余应桂晚年退居家乡都昌组织抗清复明,被捕后慷慨悲歌,最后同儿子余显临等被磔杀于南昌。
官桥村党群服务中心

    如今的秀才湾村,在先祖余天麒秀才的原居地,崇文尚武,奔赴广阔天地间的幸福之地……


来源:图/文 汪国山
九江都昌发布
4条评分积分+255
好好活着 积分 +125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2023-05-20
都昌婷婷 积分 +1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2023-05-20
都昌零距离 积分 +4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2023-05-20
田畈人 积分 +80 加分专用:支持原创帖子。 2023-05-20
冰点还原精灵官方网站
 

发帖
138989
积分
10161090
贡献值
332
都币
0
在线时长: 30672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7-02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3-05-20
感谢汪部长精彩分享

发帖
7006
积分
405943
贡献值
2936
都币
0
在线时长: 6661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23-05-20
加分专用:支持原创帖子。

发帖
31019
积分
793746
贡献值
22259
都币
0
在线时长: 3698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23-05-2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25874
积分
30749
贡献值
22
都币
0
在线时长: 137小时
注册时间: 2018-11-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23-05-2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6221
积分
35469
贡献值
1129
都币
4
在线时长: 1801小时
注册时间: 2014-12-23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23-05-20
感谢汪部长精彩分享

发帖
22288
积分
453363
贡献值
788
都币
12
在线时长: 6021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0-29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23-05-2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1756
积分
71494
贡献值
243
都币
0
在线时长: 576小时
注册时间: 2014-09-18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23-05-23
感谢汪部长精彩分享!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