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87阅读
  • 29回复

[小说]新妙湖畔的晓风残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752
积分
71430
贡献值
243
都币
0
在线时长: 574小时
注册时间: 2014-09-18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23-03-21
拜读佳作,谢谢分享!

发帖
25739
积分
30614
贡献值
22
都币
0
在线时长: 137小时
注册时间: 2018-11-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23-03-21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30996
积分
790308
贡献值
22242
都币
0
在线时长: 3697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23-03-21
加分专用:支持原创帖子。

发帖
921
积分
884
贡献值
1
都币
0
在线时长: 152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8-10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23-03-22
才子,群里有搞摄像的。可以写成剧本,拍成一部片子。

发帖
1135
积分
819
贡献值
45
都币
0
在线时长: 485小时
注册时间: 2014-08-2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23-03-27
俺就想知道后来这个农庄搞的咋样

发帖
684
积分
12680
贡献值
80
都币
0
在线时长: 675小时
注册时间: 2009-08-23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23-03-28
回 1175072986 的帖子
1175072986:俺就想知道后来这个农庄搞的咋样 (2023-03-27 15:14) 

等下次我回都昌,考察老新妙湖高中以及都昌已经运行的几个农庄之后,再来对小说进行第三次修改和扩充。

发帖
46
积分
41483
贡献值
0
都币
0
在线时长: 610小时
注册时间: 2007-04-10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23-04-07
1988年离开都昌二中学子路过,从此故乡只有夏和冬。

发帖
684
积分
12680
贡献值
80
都币
0
在线时长: 675小时
注册时间: 2009-08-23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23-04-28
第14章 袁晓雪的大学

       2003年9月,儿子袁晓山以东湖中学全校前三名的中考成绩,考入永昌一中重点班高一(1)班,和袁建峰高中时代一样,始终保持着傲人的成绩,袁建峰对儿子袁晓山的成绩非常欣慰,似乎从他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袁建峰觉得,要好好培养儿子,争取超越自己,考上更好的大学。因此袁建峰还给儿子打预防针,把自己和徐雪琴在高中恋爱的事情举例,告诉儿子袁晓山,让他不要再重蹈覆辙,现在外面的竞争比二十多年前要激烈得多,在高中阶段一定要珍惜光阴,以学业为重,只有考上一流的重点大学,才有光明的未来。袁晓山也的确争气,拥有勤奋和天分的他,基本上高中三年的考试成绩,都稳定在全校前列。
       与儿子袁晓山同届的女儿袁晓雪,成绩却很不理想,那年的中考,她连永昌一中的普通班都非常勉强,还是袁建峰动用了自己的关系,才让永昌一中录取了袁晓雪。袁建峰这位北师大的高材生,看着袁晓雪不争气的成绩,这才有些着急,被人嘲笑是小事,关键是女儿袁晓雪这个中考成绩,以后考大学是很困难的,总不可能混个高中毕业吧?徐雪琴倒不想给袁晓雪太大的压力,每次都劝袁建峰,对于女儿袁晓雪的教育,还是要以顺其自然比较好。
       2006年的8月,儿子袁晓山在这一年的高考中,以永昌一中全校第三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延续了袁建峰的传奇,成为上海交大计算机专业的高材生。袁晓山从小就梦想走出永昌,走出鄱阳湖,去大上海实现自己以科技报效国家的梦想,这一次他终于实现了,未来他将要把计算机专业学好,再读研究生,留在大上海,开创属于自己的新天地,也要完成父亲袁建峰当年没有留在大城市工作的遗憾。
       而袁晓雪在这一年,和袁晓山同时参加高考,却得到一个落榜的结果, 但袁晓山的这一成就,也极大地刺激袁晓雪。在冷冰冰的高考分数面前,袁建峰和徐雪琴不得不接受现实,让女儿袁晓雪走上了妻子徐雪琴和妹妹袁建英曾经的老路——高三复读。袁晓雪也只能认命,看着自己哥哥打点行装,准备去上海读书,而自己却只能捡起书本,继续在永昌一中进行无聊的复读。
       作为教导主任的父亲袁建峰,也想了很多办法来提高女儿袁晓雪的成绩,他将自己以前的学习方法和心得、教导他那些拔尖学生的一些办法,基本上都使用了一遍,但收效甚微。这时候袁建峰似乎意识到,袁晓雪确实和母亲徐雪琴的经历有些相像,袁晓雪从小就对钢琴音乐诗词书画这些东西就不感兴趣,而对生物、农作物这些东西却有着不同寻常的兴趣。每次回到西港袁村老家,袁晓雪都喜欢跟着她祖父袁路生和祖母谭小红在西港袁村的田畈地里,植树施肥,种菜锄草,有时候对着村里满陇的水稻油菜能欣赏很长时间,甚至像她的小祖父袁水生那样,喜欢在新妙湖畔的田沟里捕些鱼虾。
      袁建峰看到这些,时常和徐雪琴开玩笑说:“你小时候是不是很喜欢在地里刨东西?”
    “小时候经常干农活啊,你不也干吗?我们在永昌二中上高中的时候,我们班上哪个不都一样吗?需要一边读书,一边干着学校自留田地里的农活吗?”徐雪琴也回忆着永昌二中时的往事。
     “那时候我是走读生,不怎么吃我们班上自己种的菜,所以下地比较少,除非学校的自留地,班主任规定必须下去时我才跟着干一会儿,我也是个半茬子,干活又慢又拖尾巴,我看我们晓雪天生就喜欢种地,多半是遗传了你身上的基因。”袁建峰笑着说。
     “这个必须要因人而异,我们在永昌一中教书这么多年,许多学霸级的学生,确实具有过人的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很多人学习很刻苦,可惜方式方法不对,高考成绩并不理想,这也跟个人的心理素质、逻辑思维能力有关。所以针对晓山和晓雪,我们不能抱有一模一样的期望。”徐雪琴依稀想着自己在补习那一年的经历,虽然有袁建峰持续的书信鼓励,但成绩依然难以大幅度提高,而袁晓雪也有相似的情况。
     “看样子我们的晓雪上辈子就是个种田的命,这高三复读已经要开始了,我们也不要给她太多的压力,因势利导吧,你作为母亲,多关注一下她的想法,希望明年第二次高考,她也能考上理想的大学。”袁建峰不无惋惜地说。
     “感觉你们老袁家都有新妙湖畔的遗传基因,晓雪常常跟我讲,她从小就很喜欢你们西港袁村的环境,喜欢待在新妙湖畔,喜欢我们的老永昌二中,看样子她未来就喜欢这个方向,我们要因势利导,不要强行改变她的兴趣。”徐雪琴微笑着安慰袁建峰。
     “也只好如此了,那次你在县一中补习,我到你家里,你母亲也在叹气说要看你自己的造化,我看现在这句话,要轮到我们的晓雪了。”袁建峰有些自嘲地对徐雪琴讲。
     “我现在不是也过得很好吗?我相信我们的女儿晓雪,未来一定会过得很好,所以不要太担心,你这书呆子。”
     “......”
       尽管儿子袁晓山在随后的日子里,经常写信给袁晓雪鼓励打气,在这种激烈的高考竞争中,没有过人的天赋,确实很难,袁晓雪也不例外。在2007年6月份那一次高考中,袁晓雪最终只考了544分,看到这个分数,全家人都在讨论填报志愿的问题。按照袁建峰的意见,考了这个分数,他希望袁晓雪还能继续补习一年,明年再考个好大学。徐雪琴不可置否,她了解女儿袁晓雪,也承认补习的空间和风险需要认真评估。儿子袁晓山已经在上海交大读了一年大学,他的思想和父亲母亲却有些不同,经过大上海的熏陶,袁晓山看外面的世界已经不同于之前没有离开永昌时那样,他认为好大学并不是必备的条件,个人的兴趣爱好、好的专业、未来发展的方向,这些东西都确定好之后,就可以做自己的选择了。
       袁晓雪自己也赞同她哥哥袁晓山的观点,当然袁晓雪的主见,直到这个时候才逐步显示出来。其实她早就想好了,她的目标就是江西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她自己从小就对广大农村充满了好奇和兴趣,特别是新妙湖畔的那山山水水,河沟纵横,她的梦想是要学好知识,回报那一片梦想中的热土。正犹如十二岁那年在徐湾初级中学里,暗自立下的志向那样,她也长时间暗恋着新妙湖畔的这一片热土——这一点和她的母亲徐雪琴暗恋父亲袁建峰时如出一辙。
       袁晓雪很大方地向全家人说出了自己的志向,她要报考江西农业大学这所曾经的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总校,因为那里不仅仅是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而且祖父袁路生也曾经给她讲过,在江西农业大学里,依旧有着那种勤奋、刻苦、奉献和改造大自然的勇敢精神。新妙湖畔,将会是她实现梦想的地方。
      袁建峰这个时候意识到,他们这个家族,从父亲袁路生开始,到袁建峰自己,到妹妹袁建英依然坚守在新妙湖高级中学,再到眼前女儿袁晓雪的坚定选择,他们家三代人始终和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有着割不断的血脉和情感。他想起了新妙湖畔的老永昌二中,也想起了新妙湖畔的晓风残月,他也知道他的母校,那座曾经的老永昌二中——新妙湖高级中学,正在无可挽回地走向衰败和终点,而女儿袁晓雪却有着另外一种坚持和抱负,或许女儿袁晓雪从江西农业大学毕业之后,她能够让那日益萧条的新妙湖畔,重新展现出勃勃生机,重现往日的辉煌,甚至能够让那片萧条的土地涅槃重生......
       经过一家人的协商,袁建峰和徐雪琴终于同意了袁晓雪填报江西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的志愿。哥哥袁晓山这时也开始注意到妹妹袁晓雪的兴趣和未来,从一开始的无法理解,经过和妹妹比较深入的沟通后,他慢慢理解并接受了妹妹袁晓雪的选择。他觉得针对大城市里激烈的竞争形势,他的计算机专业也遍地都是,谁知道毕业之后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选择农业方向,广袤的农村未来也有可能是另一块蓝天和热土。袁晓山也意识到自己的兴趣爱好,是不能强加在妹妹身上,既然妹妹袁晓雪选择了农业方向,他作为哥哥一定会尊重,而且以后说不定他自己在大上海站稳了脚跟,妹妹袁晓雪在永昌新妙湖畔的农村创业,自己还可以在电子商务、招商、网络渠道等方面提供支持。
      2007年8月,19岁的袁晓雪终于拿到了江西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的录取通知书,她知道属于她的时代即将到来。袁建峰开着暑假刚刚买的银灰色昌河利亚纳小轿车,带着袁晓雪,回到了西港袁村,一是看望父亲袁路生和母亲谭小红,再则也需要女儿袁晓雪把自己录取江西农业大学的喜讯,亲自告诉父亲袁路生和母亲谭小红。袁建峰还想着趁暑假快要结束,和父亲袁路生、女儿袁晓雪一起在新妙湖畔走走看看,特别是以前的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永昌分校的一些故事和经历,这些只有父亲袁路生了解得更详细。另外袁建峰在潜意识里,早几年前就意料到新妙湖高级中学有可能会走向终点,他也需要做点什么,来拯救这曾经的母校。
       袁晓雪从小就对爷爷奶奶带到县城家里的土鸡土猪肉这些美味记忆犹新,这些土生土长的家乡味道,和她在县城吃的味道完全不一样。她自己常常幻想,以后如果有机会的话,她想在乡下老家那边,也开一家生态养殖场,专门提供这种生态食品。当然这还只是她以前比较幼稚的想法,真正要去实施,是多年以后的事情,因为她目前对农业还只有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具体的农业专业知识和经营管理还是一张白纸。这次父亲袁建峰带她回到乡下西港袁村,又表现出异常的兴奋,还跟母亲徐雪琴讲,过两天回县城,要把爷爷奶奶地里种的辣椒豆角多摘一些回来吃,奶奶养的鸡,这下也可以多抓两只回县城。
       这天刚下过雨,天气比较凉爽,袁建峰和女儿袁晓雪陪着七十岁的父亲袁路生,三个人沿着新妙湖畔的田埂,走过徐湾河那熟悉的麻石桥,再次走进新妙湖高级中学的校园。学校还没有开学,空旷的校园里只有门卫一个人,显得比较孤寂。袁路生站在长长的教学楼前,动情地对袁建峰和袁晓雪说:“这幢楼就是1965年我们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永昌分校刚刚创办时修建的,在这里上课的学生,不仅要学文化知识,还要学各种植物种植、家畜养殖、水产养殖、电焊、农机、管理、会计、畜牧、兽医等各种专业知识。以前我们永昌乡下非常贫穷,人们不懂得各种生产技术,农村里的农副作物产量都不高,多亏有了我们这共大,它让很多年轻人在这里学到了各种有用的技术,后来成为广大农村人看家的饭碗。晓雪的叔祖父水生和姑祖母银花和杏花,他们三个都在我们永昌共大半工半读学习了两年,后来靠在这里学到的养猪、水产养殖、会计等技术,养活了一大家子人。”
      父亲袁路生又指着一幢两层的灰青砖小瓦房说:“这幢楼以前是我们永昌共大的知青点,有很多来我们这里新妙湖垦殖场的知青,都在这里落脚,他们给我们永昌共大带来了很多新鲜的知识和技术,也是我们永昌共大的骨干教师力量。你以前的英语老师顾老师,她就是上海知青,高高瘦瘦的,待人很好,心地里也很善良,以前她就住这栋楼里。几年前来过一批老上海知青故地重游,我还负责接待过,他们对这里都是很有感情的。”
      袁建峰这时候才想起他二十多年前的高中英语老师顾藴莉老师,顾老师一口流利的英语口语,独特有趣的教学方法,让同学们对英语的学习不再那么枯燥和乏味,慢慢也培养出了学英语的兴趣,袁建峰在那个学习哑巴英语的年代,能够学会英语口语,顾老师功不可没。袁建峰在北京师范大学读书时,比较流利的英语口语在大学学习上给了他很大的帮助。后来顾老师回到上海,很少再联系,时间过了这么久,如果不是父亲袁路生提起,袁建峰几乎忘记了顾老师的音容笑貌,此刻只能在他的内心进行一下略微的内疚。
       站在空旷的学校操场上,袁路生又说:“这个大操场,我们以前共大那时候,每到年底,从新妙湖里打来的鱼以前就在这里分配,晾晒稻谷和干菜,搞各种文艺活动,放电影,当年这里真是热闹非凡。”
       在学校大门口,袁路生又用手指着沿徐湾河两岸,一直到新妙湖畔,感慨地说:“这些农田以前就是我们永昌共大的老师和学员们一起开荒开出来的,好几百亩农田全靠我们共大的学员组织现场教学、耕种、收割,现在好多都荒废了。”袁路生叹了口气,又对袁建峰说:“听说今年这次高考,老永昌二中考得又很不理想,来这里读书的学生越来越少,成绩也越来越差,连老师们都没有信心,你妹妹袁建英前几天还过来跟我唠叨。”
      “大环境就是这样,我们老永昌二中可能过不了多久就会被撤销。”袁建峰一脸的无奈。
      “爷爷、爸爸,新妙湖高中这边这么好的环境,有这么多房屋,有田地,还有水塘、徐湾河和新妙湖,水草肥美,田野肥沃,山川俊秀,以后如果学校真的被撤销了,这些空置的房屋和荒废的农田是很可惜的。我大学毕业后,我们想办法联系一些朋友,来这里搞个农业庄园,创业试试看。”袁晓雪这个暑假里经常在网上浏览一些农业科技创业等方面的文章,对这些模式有了大概的印象。
     “晓雪的想法不错,但你现在需要的是把书念好,学到农业科学知识,即便等你毕业后,空有理想,没有资源支持,创业也是不现实的。我回头去建立一个QQ群,争取这几年内把我们老二中的校友们都联系起来,找一些有想法的校友们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成立一个“江西共大—永昌二中校友创业会”,通过校友创业会联络对我们老二中有感情的校友们,一起投入资金和技术,组建管理团队,后面就按晓雪讲的那样,在学校真的关停后,我们通过校友创业会接过来,进行二次创业。让这里恢复以前永昌共大和永昌二中的荣耀。”袁建峰已经有了他的思路,这个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的高材生,不知不觉中也在跨行研究经营管理专业了——或许袁建峰意识到,让老永昌二中重新焕发生机,这也是他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之一。
      “我们从永昌共大到老永昌二中,再到现在的新妙湖高中,开办了四十多年,从我们这所学校走出去的毕业生,少说也有好几万人,他们现在大多数都是社会中坚力量,考上大学的有好几千人,很多校友们的经济条件也不错,他们对老永昌二中也有感情。你们可以在他们中间发起号召,如果能筹集到200位校友,平均每人出资1万元,就可以筹集200万元。包括我自己,也可以从养老积蓄里挤出两万块钱来,大家发扬共大精神,齐心协力,利用这笔资金,把学校要回来,你们年轻人思路活,搞一个现代农业科技庄园,这里有田有地,有山有水,房子都是现成的,搞农业生产、养殖水产等,都可以发挥你们校友的聪明才智。最好办成股份公司,只要有利润,这样不仅可以保住我们这所学校,以后做大了,还可以考虑帮扶附近几个村的老乡们发家致富。”袁路生原来也早有想法,只是没有办法去筹资实现,现在袁建峰提的这个校友创业会,确实与父亲的想法不谋而合。
     “我回去后就去筹备,和那些志同道合的的校友们联络,先想办法成立校友创业会,再把资金解决掉。另外晓雪这边马上要去江西农业大学读大学,一定要把专业课学好,多和专业老师沟通,看看有没有适合在我们这边种植的特色作物,而且能产生比较好的经济效益,我们都可以试一试。”袁建峰也有些激动,他虽然是北京师范大学的高材生,但学的是中文系,在永昌一中当老师已经20年了,对于创业经营几乎一窍不通,关于建立校友创业会的想法,其实也是儿子袁晓山前几天回上海之前跟他提的。袁晓山已经开始着想,为妹妹袁晓雪以后在新妙湖畔搞农业科技,有一个大方向。今天站在老永昌二中校园大门口,他们觉得这个创业会的主意确实不错,可以试一试,而且他们筹备这件事还有几年时间,至少等袁晓雪大学毕业之后才正式实施。
       金秋九月,袁建峰和徐雪琴亲自开着自家的小轿车,把袁晓雪送到省城南昌昌北郁郁葱葱的江西农业大学校园里,他们都是第一次来到这所听闻了很久的学校。曾经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总校,看上去似曾相识,很多地方似乎都有共大永昌分校以前的痕迹。走在绿树成荫的江西农大校园里,规模宏大的江西农大校园让他们有些晕头转向。
       袁晓雪办完入学的手续之后,领着父亲和母亲游览了这所占地1.6万亩的超级大学校园,里面不仅有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等建筑物,还有很多农作物试验田、也有大规模的各种花卉实验田和各种中药材实验田。袁建峰看到这些场景,立即构想,以后如果让女儿袁晓雪他们在新妙湖高级中学的原址创业,确实可以选择适合那片土地种植、又能产生良好经济效益的农作物,这些东西以后可以跟江西农大的老师们进行沟通,女儿袁晓雪无疑可以充当桥梁的作用,而且袁晓雪自身的农学专业,毕业以后回到新妙湖畔必定大有用处。

发帖
684
积分
12680
贡献值
80
都币
0
在线时长: 675小时
注册时间: 2009-08-23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23-04-29
近来本人将《新妙湖畔的晓风残月》重新进行了大幅度修改,统一以“袁建峰”的身份进行写作,增加了几章,最后结尾章节之前太潦草,还需要重新酝酿进行大范围修改,待修改完成后再上传。前面4章本人还需要重新进行颠覆性修改,使故事通顺,前后连贯,联系密切,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希望老二中的校友们多提宝贵意见,让这部小说更加完善。每一部小说都有或多或少的问题,需要一遍一遍地进行修改,才能成为脍炙人口的作品。

发帖
684
积分
12680
贡献值
80
都币
0
在线时长: 675小时
注册时间: 2009-08-23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2023-05-10
近日已入职杭州,鸡肋一样的工作,整天累成狗,估计没有多少时间去重新构思本小说了,可能又会是一部烂尾工程,真是可惜。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