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37009
-
- 注册时间2013-05-07
- 最后登录2025-02-06
- 在线时间1304小时
-
- 发帖92090
- 搜Ta的帖子
- 精华3
- 积分1260608
- 贡献值11372
- 都币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发帖
- 92090
- 积分
- 1260608
- 贡献值
- 11372
- 都币
- 0
在线时长: 1304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 我的老家
- 县城(都昌镇)
|
近日,由都昌历史文化研究会、都昌诗词学会和合分会联合编辑的《和合红色记忆》一书正式定稿交付印刷,即将面世。县内县外不少知名作家、大学教授、仁人志士看了书稿后,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笔者点开《和合红色记忆》主编、都昌珠贝城董事长詹良生发来的电子文档,细细拜读,多位作者用生动简朴的语言,感人至深的故事,记述了和合英烈成长的历程和闪光的人生……革命战争年代的战火硝烟,风云变幻犹在眼前;英烈的光辉形象巍然耸立,优秀都昌儿女在中华这块热土上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谱写了一曲憾天地、泣鬼神的悲烈壮歌和动人心魄的英雄乐章。 土生土长的和合人詹良生,深情地眷恋着家乡,为《和合红色记忆》文集写了“后记”,真诚地坦露:“我是在去年春季的一次聚会上,从知名学者摩罗老师的发言中得知,当年都昌县有几千人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大多数都为革命牺牲了。从此,这几千英勇的都昌儿女,大多数都成了无名英雄,为新中国的成立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这个消息深深地触动了我,从此,我便开始关注红十军的历史与相关英雄人物的事迹。” 詹良生还在的“后记”中曰:“我们了解到当年和合乡有个詹锦坤,跟着方志敏闹革命,影响很大。现在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还记得当年传唱的都昌鼓书 中有‘和合有个詹锦坤,保管银钱无私心’的书词。红十军进驻景德镇扩红时,几千瓷业工人参加红军都与他有密切关系。詹锦坤后来在怀玉山前线因病以身殉职,他的事迹深深感动了我……” 据了解,在著名学者摩罗先生,和合乡党委书记吕琳,乡长沈醉等人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和合乡成立了红色文化搜寻小组。由于年代久远,很多知情人士先后离世,和合英雄的主要革命活动又是在景德镇、上饶市一带,且都昌县又隶属九江市,因此,搜寻难度非同小可。然而,红色文化搜寻小组成员,不畏严寒酷暑,东奔西走,无私奉献。经过将近两年来的紧张工作与潜心创作,《和合红色记忆》终于汇编成书,为都昌传承红色文化增添了辉煌的一页。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詹良生写的“后记”中还有这么一段:詹锦坤、余金德、夏菊华与张大妹等参加革命后,同方志敏、邵式平、周建屏与缪敏等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他们有着一样坚定的革命信仰,有着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而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曾一起度过白色恐怖、枪林弹雨、生死与共的峥嵘岁月。尤其是缪敏、夏菊华与张大妹三位女性都是在革命战争中失去了爱人并历尽劫难才迎来新中国的诞生。这三位女性在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与姐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 詹良生和他一伙志同道合的老乡们、一群情趣相投的文友们,花费近两年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呕心沥血汇编成《和合红色记忆》,就是缅怀先辈的不朽功绩,弘扬先烈的革命精神,用心用情讲好都昌红色故事,回报生于斯、长于斯的红土地。 (张 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