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37009
-
- 注册时间2013-05-07
- 最后登录2024-11-24
- 在线时间1289小时
-
- 发帖87169
- 搜Ta的帖子
- 精华3
- 积分1177847
- 贡献值11178
- 都币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发帖
- 87169
- 积分
- 1177847
- 贡献值
- 11178
- 都币
- 0
在线时长: 1289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 我的老家
- 县城(都昌镇)
|
■洪世坤文/摄 都昌县汪墩乡后垅村,是江西省红色名村。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之际,这个红色名村火了,来自赣北地区的8批次400多名青少年,到这里参观革命烈士“刘肩三教育纪念馆”,瞻仰掩埋了本村9位烈士的陵园。设在村里的“刘同颜工作室”的“五老”和志愿者都忙了起来,他们在纪念馆和烈士陵园当解说,引领游客参观红军井、刘肩三故居等革命遗址。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后垅村朝着红色传承和红色旅游的目标疾步前行。 鲜血染成红色后垅 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革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铺就了一条走向胜利的道路。当今有很多被授予红色名村的村庄,在那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往往付出了几人甚至几十人的生命。后垅村就是这样一个村庄。1930年前后,这个当时只有16户人家,70多人的村庄,就有13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令人悲愤不已的是,这13名党员就有9名惨遭国民党反动派的杀害或在战火中牺牲,其中刘肩三就一门五烈。 刘肩三1919年在南昌读书时,就积极参加“五四运动”,他就读的学校推选他参加学生联合会,成为当时的学生领袖之一。在南昌各学校总罢课大游行时,他慷慨陈词,咬破中指,用血写出了自己的铮铮誓言:“时日曷丧,余及汝皆忘!”将运动推向高潮。1926年2月,刘肩三在都昌县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在本县领导农民运动,向土豪劣绅作斗争。1928年4月任余干县委书记,经过艰苦努力,余干县革命形势发展很快,各区乡秘密苏维埃政权先后建立。年底调任信江特委,不久赴上海学习工人运动经验,1929年7月,中央派他到景德镇从事工人运动,扩大红军、筹备款项。1930年7月,他调入部队任红10军第19团政治委员。10月红10军整编,刘肩三改任军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长兼第7旅政治委员。他坚持方志敏、邵式平的正确意见,创建了都(昌)湖(口)鄱(阳)彭(泽)根据地,恢复了都昌县委并兼任县委书记。11月上旬,军部召开会议,成立都湖鄱彭4县总指挥部,由刘肩三任总指挥,他主动要求亲率20多名红军和农民赤卫队员,组成殿后部队,成功掩护了红军主力撤退。可是,在战斗中终因弹绝于16日被捕,同时被捕的还有22名红10军的战友。17日,刘肩三和被捕的战友一个个被五花大绑押向刑场,面对死亡的威胁,他们没有一人屈服,同声高唱国际歌,敌人疯狂地用机枪扫射,23人全部壮烈牺牲。 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东北牡丹江“八女投江”的故事惊天地、泣鬼神,而发生在后垅村的八寡妇“守寡育子”的事迹同样令人撕心裂肺,可歌可泣。后垅村当时牺牲的10名男儿中,8人家有妻儿。也就是说当时村里有8位年轻的母亲成了寡妇。8位母亲深知她们的丈夫是为了谁而牺牲的,因此她们暗暗发誓,决不改嫁,一定要把他们的后代抚养成人。在那凄风苦雨的岁月,她们逃荒要饭,用泪水和汗水为烈士撑开了家门。刘肩三牺牲后,妻子成冬姣带着儿子和两个女儿四处逃难,躲避国民党的追杀,两个女儿在逃难中夭折,儿子刘继忠幸免于难。刘继忠积极参加解放战争和土改运动,在都昌县担任过局长、县政协副主席,1999年因病逝世。 激情追寻烈士遗迹 刘同颜是刘肩三的长孙,刘继忠的长子,1945年出生。1951年,6岁的刘同颜亲眼所见人民政府把10本鲜红的烈士证书送到村里,从此,刘同颜戴着烈士后代的荣光认真读书,1964年考上了当时全国的重点大学武汉华中工学院,毕业后分配在云南工作,后调回家乡,在都昌县农机厂当工人、技术员,后任科长、厂长。1987年当选为都昌县副县长,后历任都昌县常务副县长、永修县县长、九江县委书记,2005年在九江市总工会主席的岗位上退休。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的岁月里,后垅村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一直尘封在各地的档案馆里,对此刘同颜难免有几分遗憾。2018年,为了专心致志发掘烈士的事迹,刘同颜卖掉了九江市区唯一的一套住房,携老伴回到老家。 有人问刘同颜,你在九江就那么一套房子,为什么要卖?他说,“我要在有生之年把我们村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调查整理出来,建好后垅红色教育基地,工作量很大,就要断掉住在城里的念想。再说,卖掉房子,今后手头的出差费用也宽裕一些。”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回村定居一年后,相濡以沫几十年的妻子李慧珍离他而去,悲痛和孤独像大山一样压了过来。他没有忘记爱妻临终时说的一句话:“你一定不要分心,要坚持下去,把你要办的事办好。” 让烈士的精神活起来,从2019年起,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创立了都昌县红色文化研究会,迈开双腿奔波在城市乡村。在城市,走访党史办、档案馆,查找资料。一位党史专家告诉他:刘肩三是跟随方志敏创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人物,可以像宣传方志敏一样宣传刘肩三。在上海档案馆,刘同颜有幸与一位共和国元帅的孙子相遇,并获赠了一本书——《中共党史人物传》新版第36卷,这本书用万余字的篇幅,介绍了刘肩三的生平和事迹。刘同颜如获至宝,后来自掏腰包,买了1000本。 在乡村,他到都昌、彭泽、余干、鄱阳等县的山区,寻访祖父走过的足迹。2021年10月26日,刘同颜带着都昌23位烈士的后裔,来到彭泽县老湾陈村,全村群众热烈欢迎,连90多岁的老人都拄着拐杖来了。村民告诉他们,当年,国民党军残酷地用机枪扫射,23位烈士全部牺牲在一块水田里,水田里的水全部染红了。烈士惨遭杀害后,敌人三天内不准收尸。敌人走后,上湾陈村的全体村民含着眼泪,强忍悲痛,将烈士们一个个擦去脸上的血迹,将遗体抬到一个低洼的土坑里掩埋了。1961年12月,亲眼目睹当时惨状的31位村民口述、有文化的村民陈锡芳、陈荣开执笔,把国民党杀害烈士的经过记录了下来。如今,烈士们关押、就义、埋葬的地点都保存完好。烈士后裔和村民站在烈士坟前久久地低头默哀。当挖土机挖开了坟地,看到了被烈士的鲜血浸染成红色的坟土,他们一个个就地跪下,泪流满面但庄严凝重地捧起带血的泥土,默默地祈祷:“你们的血没有白流,现在你们的子孙带你们回家!” 红色传承秀美乡村 经过两年多的发掘,刘同颜他们掌握了丰富的烈士事迹,紧接着他们又到全县的乡镇、县直机关和学校,百余次宣讲后垅村的红色历史和烈士的事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2021年建党百年大庆,后垅村红色资源得到了空前未有的发掘和整理:这一年,江西省委组织部、宣传部、党史办、省文旅厅授予后垅村为江西省红色名村;后垅烈士纪念设施列为市级烈士纪念设施并进行升级改造;市委宣传部、市史志办向全市公布并推介30处红色地标打卡地,后垅名列其中;市直工委授牌后垅村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县委组织部门从党费中拨付资金,将当年被国民党烧得断垣残壁的刘肩三故居“修旧如旧”;县财政投资160万元,建筑面积600平方米的刘肩三教育纪念馆建成开馆,原江西省委书记舒惠国题写了馆名,馆内刘肩三铜像气宇轩昂,内容介绍图文并茂;红军井等一批红色文物和遗址得以恢复和开放…… 九江市和都昌县关工委十分关注后垅村红色教育基地的开发建设,其间经常来到村里当参谋、出点子、提建议。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出台后,刘同颜响应市、县关工委的倡导,在后垅村成立了全市第一个老县委书记回乡创办的工作室“刘同颜工作室”,市关工委大力支持,提供了相应的资金,为工作室购买青少年阅读的红色书籍等。为了讲好后垅村的红色故事,刘同颜准备了面对小学生、中学生、成年人不同版本的宣讲材料,并多次在全县青年教师大会上宣讲,反响良好,目前正在根据县教委和老师们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近期内将深入到全县各中小学宣讲。 红色传承和“秀美乡村”同时发力,是“刘同颜工作室”的工作思路。目前,他们正在和都昌县另几个红色名村联系,把全县的红色名村连成一线,促进红色旅游的发展,把红色名村同时打造成秀美乡村,在党的二十大精神鼓舞下,他们的信心更加坚定。(长江周刊) 作者:洪世坤,都昌狮山人,曾任九江日报副总编辑、浔阳晚报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