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6时,鄱阳湖星子站水位退至7.1米,较有水文记录以来最低水位7.11米(2004年2月4日)低0.01米,这标志着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位跌破历史极值,刷新历史最低水位。9月23日7时42分,江西省水文监测中心升级发布枯水红色预警。
鄱阳湖星子站是鄱阳湖水文情况的标志性站点。今年8月以来,鄱阳湖水位快速下降,仅40余天时间,鄱阳湖星子站水位就从12米退至7.1米,历史罕见。据气象专家分析,今年以来,我国梅雨期持续时间较短,部分地区出现“空梅”情况,这使得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和常年同期相比明显偏少,今年又遭遇了1961年以来最强高温,高温少雨共同导致了持续旱情的发生。
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工作人员况文建告诉记者,今年7月以来,我市降雨量较常年偏少近七成,蒸发量较常年偏多三成,主要江河水位较常年偏低2.59∽8.65米。全市土壤以中轻度以上缺墒为主,环鄱阳湖县(市、区)局部区域重度缺墒。
为有效应对鄱阳湖水位持续下降对湖区及周边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市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科学研判,超前部署,围绕“保供水、保丰收、保生态、保安全、保稳定”的目标,采取“送人员、送资金、送农资、送技术、送设备”等措施,有针对性推进“万名干部下基层,五保五送抗旱情”工作。
连日来,全市各地各部门重心下移、人员下派、资源下沉,集聚抗旱资源,深入一线,现场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急迫问题,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生态用水。
永修县东濒鄱阳湖,是我市产粮大县。旱情发生后,永修县及时派出4个农业技术指导组包片负责,对永修县农作物抗旱进行技术指导。记者在永修县三角乡看到,当地已投入300余人、200台机械用于抗旱,目前5.8万亩水稻长势良好。
因鄱阳湖水位持续下降,导致湖口县大垅乡联丰村出现生活用水困难。大垅乡执法大队副大队长王碧龙一早就将一辆载水量为2吨的消防车装满自来水送往村里,对于年纪大的村民,还主动帮助他们将水送到家里。“只要旱情没有缓解,我们将会继续把水送下去。”王碧龙说。
都昌县拥有鄱阳湖三分之一水域、三分之一湿地、四分之一岸线,多年来鄱阳湖首批越冬候鸟都在马影湖停靠。针对今年鄱阳湖提前进入极枯水期情况,当地正积极开展生态补水,科学调控子湖水位,增加巡护监测的频次和力度,及时跟踪记录抵达鄱阳湖的越冬候鸟种类和数量,还在多宝乡等地制定护鸟“粮”策,保留一片水稻不收割给候鸟觅食,确保候鸟平安越冬。(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龙群 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