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认证用户](u/images/attest/certificate.gif)
-
UID:37009
-
- 注册时间2013-05-07
- 最后登录2025-02-08
- 在线时间1304小时
-
- 发帖92204
- 搜Ta的帖子
- 精华3
- 积分1260974
- 贡献值11376
- 都币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发帖
- 92204
- 积分
- 1260974
- 贡献值
- 11376
- 都币
- 0
在线时长: 1304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 我的老家
- 县城(都昌镇)
|
2021年悄无声息的过去了,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2021年,许多人会说这个字就是“熬”字,可以说是从年头熬到了年尾。2022年,一个未知的新年来了,阳历新年已经过了,农历新年也慢慢近了,北京冬奥进入了倒计时。此时此刻的人们都忙碌起来了,“熬”对生活而言是一种煎熬,“熬”对美食而言,是一种美味,“熬”对于新年中的你我来说,“熬”让乡愁和美味淡淡的袭来。 通过新闻看到家乡前二天举办了农产品发布会,我看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沈图欢的“新光明”美食散发出香味光茫,家乡的味道真的应该走岀来了,要从乡吧佬的“土味”变成城里人的“美味”。家乡的味道是儿时永远的味道,儿时的味道是忘不了的味道。 早上起来,突然好想吃汤圆,打开冰箱冷藏柜,找到了家乡冰冻的汤圆。这么多年来,我品遍了人间舌尖美味,唯有念念不忘的美食仍然是家乡儿时的味道。 前些日子,看到网上一个推文,说一个移民澳大利亚的华人,他女儿不会讲一句中文,但唯独长了一个中国胃,喜欢吃一口中国饭。 饮食习惯往往和家庭有关,如果你是出生在东北,你大概率对东北美食难以忘怀,虽然有时吃多了也会烦,但是最终还是念念不忘的是儿时的味道。 儿时的味道是家的味道,儿时的美食是家的美食,儿时的味道,是一生的导航。 甜的、辣的、鲜的、麻的、香的,如果是你喜欢的味道,你总是会想起曾经的点点滴滴,或许味道最能勾起美好记忆。 对家乡的人来说,几乎每家每户都会种植些糯稻,糯稻产量不高。但是出产的糯米可以做成汤圆,粘粘的感觉,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手工汤圆又甜又糯,甚是美味。父亲总是对吃的各种研究,一个糯米可以做出各种各样的美味,也让我从小就对美食各种的向往。 父亲说,糯米不仅可以做汤圆,老家人都叫“浆粉粑”,而且糯米可以打“爆米花”,做成“炒米”,用“炒米”做成“炒米糖”。香、甜,炒米糖,是童年的味道,是儿时的记忆。 有些事情,可能会忘记;有些好吃的,可能会不记得;但儿时的味道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温饱都是个大问题,但凡有一点点香喷喷,总会让人津津有味。 有些味道是抹不去记忆的,因为那是儿时的味道,那也是童年的美味。 我一直执着于家乡的美食,是因为念念不忘那美味来自于我内心的深处。 我最近特别喜欢吃的是“千刀汤”,就是碎肉和红薯粉熬成的汤。红薯是每家每户都有的,对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说,红薯吃多了就不想再吃。因为各种各样的吃法,即使再美味,吃多了也就吃厌了。但是我至今仍然喜欢红薯,我经常想去一边上学读书一边吃着蒸熟的红薯情景,至今仍然历历在目。 有时候,儿时的经历可以让一个人刻骨铭心。所以我经常说,只有一个人真正经历了饥一顿饱一顿的岁月,你才会懂得珍惜粮食。 童年的味道,是父母给予的,这种味道,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慢慢淡去,而儿时的记忆随着年的到来又渐渐清晰…… 童年已经远去,味觉不曾离开,儿时的味道,可以相忘的是食品,难以忘怀的是父母的爱和家乡的美食……(丁会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