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59阅读
  • 1回复

西源乡建好转产就业基地 让退捕渔民收入有保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31798
积分
820024
贡献值
22840
都币
0
在线时长: 3753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6
    西源乡认真贯彻市县党代会及县“两会”精神,紧紧围绕“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大力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建好转产就业基地,扩大绿色农产品种植面积,让退捕渔民收入有保障。

    在西源乡禁捕退捕渔民转产就业基地,记者看到,数十位村民正在将收获的红薯进行品质分类,方便后期的销售。退捕渔民陶杏兰告诉记者,她本人从事捕鱼已有20多年,常年在湖上作业很不安全,总是担惊受怕,心里也不踏实;如今,洗脚上岸在基地务工就业,不仅有稳定的收入,还不用起早贪黑,生活安逸了很多。

    禁捕退捕渔民转产就业基地由西源乡长溪村、沙塘村联合创办,基地占地1234亩,总投资447.91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313.2万元,自筹资金134.72万元,建设单体大棚69个,连体大棚4个,种植大棚蔬菜 56695 平方米,红薯种植 1140 亩,带动渔民、脱贫户共62 户。在具体实施中,产业基地大棚育苗、大棚蔬菜优先承包给脱贫户、渔民户经营,优先安排渔民户、脱贫户就近就业、劳动务工。同时鼓励脱贫户、渔民户以土地或资金入股的方式参与合作社经营与管理,根据入股比例参与效益分红。整个禁捕退捕渔民转产就业基地采取“合作社+基地+渔民(脱贫户)”的经营方式发展果蔬农业种植、销售加工,进一步提升项目的规模和效益。

    据了解,西源乡坚持工业化理念推进农业产业化,当前正在探索农业综合循环利用技术,发展大棚室内循环生态养鱼项目,结合全乡田少地多、土壤肥沃等条件,流转3000余亩耕地发展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化的红薯产业。同时,紧紧围绕“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紧盯“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这块金字招牌,抱团发展,提升品牌价值。(都昌县融媒体中心 江传曌 余齐民



1条评分积分+10
涛心依旧 积分 +1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2021-11-26
intermapper中文官方网站
 

发帖
51817
积分
63232
贡献值
248
都币
10
在线时长: 72小时
注册时间: 2017-02-24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1-11-26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