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92阅读
  • 12回复

传家训扬新风之244|左里镇董家湾村(二):追思老作家董晋的“鄱阳湖文学”情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94264
积分
1295210
贡献值
11554
都币
0
在线时长: 1319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8

    董晋先生在省城南昌驾鹤西去的准确时间是2021年5月22日19时45分,享年91岁。在斯日斯时的前三个多时辰,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湖南长沙逝世。要圆中国人“禾下乘凉”之梦的袁隆平先生亦出生于赣北,籍贯德安县,比董晋先生年长1岁。我在当日朋友微信群读到的哀挽董老的诗作中,有都昌文友称九江“双星殒落”。

村牌
    董晋先生的知名度当然不能与袁隆平先生相匹比,但他在鄱阳湖文化圈享有一定知名度。“澎湃新闻”所发董先生逝世的文稿消息题为《中国作协会员,鄱阳湖文学领军人物董晋逝世,享年91岁》。作为都昌一名文学爱好者,回首我与董晋先生交往的起点,应该是在36年前的1985年。其时,我刚从多宝中学调入县城实验小学任教,后来在九十年代董老的外孙女钱新韵(丹丹)就在我担任班主任的班上就读。那时的董老也说不上“老”,刚过花甲,应该还是县八一中学的一名在编教师(退休后转入县城东湖中学)。印象中他常牵着小外甥女的手,斜背着书包送丹丹上学。作为老师的我家访时,到过董老那时的住处“雪凝轩”,离学校也就三四百米远,冠“西街四巷2号”(2020年被拆除不存)。对“雪凝轩”之寓意,董老曾如此阐述:“雪者,洁白清寒,亦送冬迎春,预兆未来之尤物;凝者,坚贞不渝也,乃激浊扬清持守性灵之旨趣。”,承载着小城初迎“文学的春天”气息的“雪凝轩”,是一间原县百货公司的仓库瓦房,内室并不亮堂,甚至有潮湿逼仄感,有个小院子,院外墙上挂着那时只有书香人家才有的收件信箱。

祖祠兼村民文化活动中心
    董老晚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多会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担任都昌县作家协会主席时,推荐培养了18位都昌文学青年加入九江市作家协会,且有一长串的名单列示,我的名字在其列。1997年春,我调入都昌县委宣传部工作,因为文学爱好,与董老的接触也就多了起来。参加了他出力颇多的2004年在县城东湖宾馆召开的首届鄱阳湖文学论坛,董老戴着鸭舌帽,清瘦精神着一张脸、滔滔不绝的音容至今仍存忆。董老从年龄上是我的父辈,且又有董氏家族的族缘,他是我可以亲近的一个长者。在他后来赴南昌定居,每到县城走亲访友,我们也会相聚见面。我曾兼任过一阵县文联主席,他高扬“鄱阳湖文学”大旗时,工作上的交集也是情中之议。董老的夫人钱维瑜女士病逝后魂归故里,在董老的家乡左里镇董家湾举行骨灰安葬仪式,我应邀参加,表达对逝者哀挽和对董老的敬崇。那次有幸结识了董老的长子钱宏先生,他赐我所著的“全球共生”哲学专著数册。2017年底我撰写的“传家训扬新风”系列写到了董老的家乡左里镇董家湾,文中提到董晋、钱宏父子俩人同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董老予以转发此文并致谢。事实上,董老是都昌本土成长的作家中加入中作协的第一人,近年来有徐观潮、陈玉龙跻身中作协会员行列,他们从写作题材和风格上,无不打上鄱阳湖地域的底色。与董老的最后一次面对面长谈,准确时间是2017年9月12日,我有一张当天他的照片存记。那天中午在一起吃过饭,约了他在县委宣传部作个专访,想写一篇关于他的创作生涯的文章,后来因了我的一时慵懒也没动笔。令人遗憾的是,当天所记董老口述他的丰富人生的采访原始笔记已无处寻找。董老那天侃侃而谈他的人生经历和文学追求。记得他叙及婴年得过一场病,几乎要被放置乡间的箕筐内,大人要将奄奄一息的他提到村背后峦里挖个土包葬送的绝境,后被一乡间郎中起死回生。也叙及他早年在南峰公社等乡村教书的甘苦。感喟他和他的维瑜夫人在政治运动冲击下还曾远避鄱阳县投亲,靠一台缝纫机替人缝补衣物谋生的坎坷。我能读到的采写董老的文字,大都是写他的文学特长和成就,没有看到董老传略一类的文稿;如有,我倒觉得对于触摸董老的性情和契合董老的文化理念,会多一份人性的温度。

董老在创作
    董老在他米寿之年接受《中国报道》的记者采访,谈及他念兹在兹的“鄱阳湖文学流派”时说:“我不是开宗立派的人才,只是倡导者实践者,在当今也有不少本土文学人才……诸家的历史沉淀,已纵向形成了一个具有地方文学特色风格流派雏形,而完成这个历史使命的任务,历史地落在了当代。”,“百岁学人”董晋先生带着他的“鄱阳湖文学”梦逝去,他生前言谈中谦逊地言说“我不是开宗立派之人”,回首董老一生,我倒觉得他的潜意识里是有“开宗立派”的意愿和诉说的。作为常人的董老当然有他为事、为文上的难求圆满处。比如为文上,我窃以为他还没有创作出享誉文坛的扛鼎之作;为事为人上他亦有文人性格中的不圆融之处,乃至有时会招微词,但董老在我的心目中,他炯炯眼神里所透射的那份贯通文坛的精明,瘦弱身躯里所迸发出的那份躬耕文坛的坚韧,步履蹒跚中那份仍倾力前行的不懈奋进的姿态,还是令我对他身上弥散的一种“开宗立派”之情怀充满敬意。

2017年9月在县委宣传部接受采访场景
    2021年5月28日董老追悼会那天,他的次女钱慧明导演、次子钱汇宏先生从微信发来亲友为董老撰写的悼词,悼词列出了董老一串闪光的社会头街,比如中华诗词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华诗词学会发起人兼基金会委员、中国诗词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书画协会名誉主席、世界黄埔文化中心特聘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等,并且列出了董老人生中的“五个第一”。若从我的视域去回望董老一生,他在由“鄱阳湖文学”的高原向高峰跋涉路途中,彰显出了赤子般的情怀。

都昌县委原书记陆元初在欣赏董老书法作品
    董老有“溯源”意识。他将“鄱阳湖文学”的源头定在东晋诗人陶渊明,可谓底蕴深厚。“五柳先生”的桃花源原型有人考证就在都昌的“十里陶家冲”,陶渊明的曾祖父、东晋名将陶侃是都昌人也是不争的事实。“源出渊明”让从历史深处走来的“鄱阳湖文学”这面旗帜下,可以感召多少的呼应者和同道者。

董老部分著述
    董老重名人效应。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钱昌照与他等共议“中华诗词学会”的筹立,国学大师季羡林为他题写“雪凝轩”室名,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为他的作品集《湖山剪影》题写书名,中宣部原副部长贺敬之为《鄱韵》会刊题字刊名,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副主席陈建功与他有交往,新加坡和泰国等域外诗人与他唱和,等等,这样的名人效应后人当然不能简单地评之“攀附”,究实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当下,董老与名人互动,的确是扩大鄱阳湖文化影响力的一种人脉资源运作。

董老与李润生(左一)、姜方保(左二)等先生合影
    董老展多面之才。他对诗词联赋、书法、散文随笔、理论研索,甚至电影剧本的写作,诸科文体创作均有涉猎。纵观董老一生文艺创作,我认为最出亮点的是诗词创作,据统计他一生吟写格律诗有三千余首。他1991年编辑《海宇诗鸿》,加强与海外诗友的联络;1993年编辑《鄱湖遗韵》,收集都昌已故诗人名家遗作;有《雪凝轩韵律选辑》问世。他是“中华诗词学会”在江西省的最早发起人之一,参加了1987年5月31日至6月3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华诗词学会成立大会。董老一生出版著述多达18册,凝聚了他一生跋涉书山的心血。

董老创刊的《鄱韵》杂志
    董老搭理论框架。他早期发表的文论《试论格律诗的现实价值》《也谈中国诗歌走向世界》《试论诗词继承创新发展的若干问题》《论鄱阳湖文学风格流派》等不乏真知灼见。晚年更是与维瑜夫人共同提出了鄱阳湖文学创作研究会“四化”创作原则,即“诗化生活、净化灵魂、情化人生、爱化世界”的价值取向。他提出作家创作要有三种思维,除了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还要有悟象思维。

董老遗像
    “鄱湖一帜卷长风,四化歌传广宇中。帆影鸥波清梦远,酒边人唱大江东。”这是董老的一首咏怀诗。斯人已逝,长风犹猎。被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吟颂的“鄱阳湖上都昌县”,着力打造彰显鄱阳湖地域特色的文化高地,新时代里正呈现出万千气象……


来源:汪国山(部分照片来自网络)
九江都昌发布


都昌在线相关阅读请点击:
传家训扬新风之十二丨左里镇董家湾村:董家湾的笑声
3条评分积分+120
涛心依旧 积分 +1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2021-10-29
田畈人 积分 +80 加分专用:支持原创帖子。 2021-10-28
都昌零距离 积分 +3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2021-10-28
intermapper中文官方网站
 

发帖
496
积分
36
贡献值
139
都币
0
在线时长: 20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3-30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1-10-28
        

发帖
7912
积分
25228
贡献值
98
都币
0
在线时长: 4118小时
注册时间: 2015-01-31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21-10-28
董老一生笔耕不辍;斯人已逝,佳作长留。

发帖
140027
积分
10184470
贡献值
334
都币
0
在线时长: 30888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7-02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21-10-28
斯人已逝,长风犹猎。

发帖
140027
积分
10184470
贡献值
334
都币
0
在线时长: 30888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7-02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21-10-28
感谢汪部长精彩分享

发帖
32140
积分
831855
贡献值
23080
都币
0
在线时长: 3775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21-10-28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10408
积分
9468
贡献值
220
都币
0
在线时长: 976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1-28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21-10-28
              斯人已逝----佳作长念

发帖
31220
积分
36108
贡献值
23
都币
0
在线时长: 150小时
注册时间: 2018-11-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21-10-28
斯人已逝----佳作长念
发帖
173
积分
449
贡献值
77
都币
1
在线时长: 58小时
注册时间: 2019-04-12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21-10-28
董老先生九十年代曾与我骑自行车相撞了一回,本是他的责任(由右边骑到了左边),由于我与他同在北山教过书,加上他年老体瘦,我就把他扶起来送到医院检查,当时他说谢谢谢谢,哪知到了晚上他就跟他儿子说我撞了他,真是见了鬼,好心没得好报,最后还好叫了熟人上前赔了三百元了结了此事,这事我永远记在心里。我也是文学爱好者,八二年本科大学毕业的,现提这个事,只是说明一个道理,精神上层的人也是凡人,离不开社会的纷纷扰扰,离不开生活的勾心斗角,人啊人总是人!

发帖
51817
积分
63232
贡献值
248
都币
10
在线时长: 72小时
注册时间: 2017-02-24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21-10-28
斯人已逝----佳作长念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