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ID:37009
-
- 注册时间2013-05-07
- 最后登录2025-04-23
- 在线时间1322小时
-
- 发帖94989
- 搜Ta的帖子
- 精华3
- 积分1297902
- 贡献值11606
- 都币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发帖
- 94989
- 积分
- 1297902
- 贡献值
- 11606
- 都币
- 0
在线时长: 1322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 我的老家
- 县城(都昌镇)
|
—
本帖被 鄱阳湖 执行置顶操作(2021-09-19)
—
去棠荫岛上走亲戚 曹志坚 出生在鄱阳湖边,却并不是天天有船可坐。我的村子虽在鄱阳湖畔,却很少见有人以打渔为生。自我记事起,村里人都是靠手艺谋生。篾匠、木匠、石匠为多,我的父亲自13岁就自己背着破絮走出鄱阳湖边的小村,徒步走到南昌找师父做篾匠学徒。靠着他那双勤劳的双手,不分日夜的破篾,养活了我们一家5口人。 因破篾需要对手,妈妈跟随着爸爸在南昌破篾,总记得每次送妈妈到焦堑码头坐船时,我和弟弟总会在码头上哭的上气不接下气,妈妈站在班船的夹板上,泪眼摩挲的朝我们挥手,叫我们回家。 所以,对于水,对于船,从小就伴随着我的孩提时光,第一次坐船并不是暑假去南昌,而是奶奶带着我们兄弟俩搭着别人拖砂石的货船去往鄱阳湖中间的岛屿——棠荫岛。 我的大姑妈从泗山杨梅颈嫁到棠荫岛后一直定居于此,那个时候交通不便,奶奶一年也见不上几次大姑妈,实在是太挂念在岛上的大姑妈,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奶奶准备了些从地里摘的花生、晒的干豆角等农制品,奶奶一手牵着我,一手牵着弟弟,从家中朝着东头的焦堑码头走去。 那个时候虽然交通基本靠水路,但去往棠荫岛的船只并不多,很多都是南来北往拉货的货船,打渔的船只他们又不愿意载客。奶奶看见一个卸砂石的船只靠着码头上,问船老大待会是开往何处,船老大告知奶奶说待会要去康山装货物,听闻要去康山,奶奶称很想念在棠荫岛上的女儿,不知道能不能顺道载我们去棠荫岛。 船老大黑的发亮的脑门留着满头的汗,用挂在脖子上的毛巾边擦汗边说:老姐姐,载你们去是可以,但我这边还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弄完,你们愿意等吗?听见船老大同意载我们去棠荫岛,奶奶连忙道谢。 等一切弄好后,船老大在船上朝我们招手,示意我们上船。奶奶一手牵着一个,小心翼翼的走在跳板上,生怕我们摔下去。奶奶和我及弟弟三人蹲在货舱内等候着船开动。 对于出生在鄱阳湖岸的我们来说,对于水一点都不陌生,但当船离陆地越来越远时,在那一刻,幼小的心里彻底被浩瀚的鄱阳湖水征服了。 行进中的货船劈波斩浪,在浩瀚的鄱阳湖水域稳稳当当的穿梭,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行驶,棠荫岛出现在前方,第一次看到棠荫岛时,内心感觉很奇妙,在鄱阳湖中居然还有岛屿,岛屿上居然还有人居住。 奶奶牵着我们兄弟俩,小心翼翼的下了货船,朝着岛内走去。对于没有出过远门的我们兄弟俩来说,这个岛屿上任何一切都是陌生的。棠荫岛上随处可见的是渔网、虾笼等各种捕鱼工具,不一会,就到了大姑妈的家。 大姑妈坐在门口补鱼网,当看到奶奶牵着我们兄弟俩时,大姑妈操着一口棠荫话很是惊愕的说道:娘啊,你怎么来了。奶奶笑盈盈的说道:想你啊,所以带着俩个侄子来岛上看看你,还给你带来了一些干菜的。 寒暄中,大姑妈把我们迎进屋内,胜利的哥哥、喇眼姐姐、细妹姐姐看见奶奶来了,也很开心的叫着外婆,大姑妈拉着奶奶的手激动的说:娘啊,来了就在岛上多住几天,两个侄子也没来过。 就这样,在大姑妈家住上了,记忆中,大姑妈家是一栋两层的楼房,那个时候岛上还没有通电,晚上我和弟弟在楼顶上睡觉。夜幕中的岛屿上湖面的风微拂而过,甚是舒坦,唯一不足的是,岛上的蚊子非常的多。 早上还没起床,喇眼姐姐不知道在哪里买来了一大袋馒头和油条,我和弟弟狼吞虎咽的把馒头和油条都吃光了,吃完早餐我便和弟弟在棠荫岛上的屋道内穿梭游玩,可谓是不亦乐乎。 奶奶放不下家里的几只鸡和猪栏里面的一头猪,住了2日便离开了棠荫岛,离开时,大姑妈和姑父驾船送我们到焦堑码头。 时隔二十多年,心中永远记着第一次坐船去棠荫岛的经历。虽然现在有条件,经常坐着快艇去棠荫岛采风游玩,但大姑妈一家都搬移到县城居住后,去棠荫岛时再也没有当初小时候那种感觉了。都昌在线相关阅读请点击:都昌:“棠荫岛”上好风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