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20阅读
  • 4回复

[其他文体]作品解析刍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335
积分
171381
贡献值
388
都币
2
在线时长: 539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2-15
我的老家
芗溪乡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1-07-10

有时候,我常常在想啊,作为一名文学创作者,文学编辑工作者,一名文学评论者,并且还兼具中学语文教师身份的这样一个人来说,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与理解,分析与结构,到底应该采取何种态度与方式来深入进去呢?这就是我要跟大家交流的一个话题。

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应该大多都是就其作品文本的本身来开展一些指向性的讨论与观点来进行碰撞,这就在每个人的心里都会产生某种有别于他人的不同观感,特别是作为一个文学批评的作者来说,这种感觉就要较别人来得尤为强烈些。故此,我们应该如何来正确认识当下的文学批评与讨论,写好当下的文学评论,而不是将真正的文学批评通过改头换面的手段来变换成相互吹捧的文学表扬式的文学批评呢?人们应该采取一种什么样的诠释方式来对它进行合理的解构与解读呢?这是常常困扰我内心的一个文学难题。

个人认为,文学作品本身的属性无非是体现在以下的这么几个方面:其一是作品的知识性,其二是作品的思想性,其三是作品的文学性,其四是作品的艺术性,其五是作品的趣味性。众所周知,一部完整的文学作品,总的来说,它们本身同时具有以上的几个特征,但是,在创作过程中,作者无论是在它的知识性、思想性、文学性、艺术性,甚或是在它的趣味性等方面,只要能够在作品中着重扣住以上五项特性中的任意一项加以典型的叙述,那么,这部作品就应该是一部好作品,是一部非常值得人们期待的佳作佳篇。

所以,我可以这样说,对于文学作品的结构与对其内涵的把握、理解,人们就可以从作品本身兼具的以上这五个方面着手切入进去,在它的知识性、思想性、文学性、艺术性,甚或是在它的趣味性方面,找到合理的方式深入进去开展有益的探索研究。

首先,我们来谈谈作品的知识性。众所周知,关于人类知识的传授只有两个途径,一个途径是口耳相传的语言渠道,而另一个途径就是靠文字来传递,文学作品就是知识传递的有形载体。一部凸显知识性的文学作品,它的着重点在于起到知识的传递作用,它的最大功效在于让读者从中接收到各类的知识信息,以增强和扩大个体的知识面,由于文学作品的知识属性范围很广,它包含了人类社会各个方面的知识传递,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容,天文地理、山川河流、历史人文尽在其中的。故而,如果一部文学作品完全脱离了它的知识属性,那么,这样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就是空洞无物和虚无缥缈、脱离了生活现实的东西,但这样的东西也需要人们去通过阅读来甄别和理解。

其次,我们来谈谈它的思想性。文学作品中所描绘和反映的生活现象,通过作品对它形象体系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意义,以及由作家自身的主观评价所带来的思想意义,这就是文学作品的思想性,而文学作品的作品思想性,大都取决于这个作家对世界观的把握以及他表现生活的手段与能力的强弱有关。作者的洞察能力越强,思想越锋利,那么,他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的思想性就愈强。就譬如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药》,作者在小说中给我们描写了两个悲剧,一个是底层民众华小栓的死这么一个悲剧,另一个是革命者夏瑜头可断血可流,在封建反动势力的屠刀下英勇就义,令人扼腕长叹的英雄悲剧。鲁迅在描写时采用了明暗两条线并行的架构,在这两条线上来展开叙述。明线是写华老栓为了治儿子的痨病,听信侩子手康大叔的话,买人血馒头来为小栓治病,但服下去后,因服用无效而死亡。暗线是夏四奶奶的儿子夏瑜为了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为了解救身处社会底层的苦难民众,最终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读到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作者在对黑暗社会进行无情的鞭挞、对腐朽封建制度的猛烈抨击、对革命志士仁人的深切同情、对百姓愚昧无知的怜悯与痛心疾首的无奈,突出体现了鲁迅这位“五四”新文化运动闯将的民族责任感。这就是《药》这部文学作品的思想性所在。

其三,我们再来谈谈作品的文学性。 文学性,指的是是人类在长期认识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个比较笼统、广泛、似可体会而又难以言传的概念,只不过这种概念应该是具有宏观且开放性而非微观意义上死标准的定位。

对于作品的文学性而言,是应该不涉及到作品的本质的,而应该指的是在作品的表述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创作技巧,比如情节的跌宕起伏,文字的言简意赅,语言的音韵之美等,是以文字为媒介而表现出来的篇章美。

我一向固执地认为,作品的文学性就应该是具体地存在于作品的话语表达、叙述、描写、意象、象征、结构、功能以及审美处理等方面的普遍升华之上,存在于它的形象思维之中。因为形象思维和文学幻想是文学的广义性与暧昧性的最基本特征,文学性的定义与语言环境及其文化背景是有着紧密与深切联系的,在对文学性的界定中,接受者的表现往往是主动而非被动的。

文学性是在架构作品形体,表达创作意图,刻画人物及事件的过程中使用的表现手法、叙事方式、陈述安排、塑造语境的技巧及形式的总和。它是由“作者的思想”到“文本的呈现”这一过程之间的连接桥梁。它也可以表现为创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文学技巧与表达手法来达到对人性与世界本身的探寻以及结论的表达的过程。

由于优秀的文学作品常常在思想高度上达到了前人或其他作家所未企及的高度,有时读者会误以为思想的深度也是作品文学性的体现。这其中的误解在于,优秀的作品的文学性并非其思想本身,而是通过整部作品展现出足够深邃的思想这一形式与过程。也就是说,文学性是对作品表达形式及手法的评价,是作品语言层面的讨论与评价。

因而,要评价作品的文学性,往往需要穿透文本本身去探寻作者从表层叙述到其创作意图表达与建构塑造的内容转达过程来实现。但意图的传达与塑造的内容并非就一定是作者的核心思想,它还包括了作者力求表现的故事本体、故事结构、形象角色以及环境氛围等等的多个方方面面。

总体而言,作品的文学性在构成时,体现在语言的表象上的最明显特征是对口头语言的破坏与重建,也就是说,从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转换过程,以及从书面语言到文学语言的转化过程。这两个过程,其实是一种系统的、具有创作者自我风格的破坏与重构,推倒与重建。因而,创作者在这一过程中,往往在作品中塑造了自己的语言风格以及与这一作品专属的语境与氛围。如贾平凹《废都》有这么一段叙述“……感到非常舒麻、非常舒服、非常爽快、非常美妙”,我们把这段话和“非常爽”两相比较起来看,很容易就可以看出前者是具有浓郁的文学色彩而后者并没有。前者利用反复及变化的描述方式来表达某种感受,具有一种重复式的韵律,而后者只是简单的传递了某种单一的个体信息而已。因此,作品的文学性告诉我们应该以广泛的方式来重塑生活中的表达,以更加确切、生动的描写来传达作者试图表达的情感与感受。以上的这些,就是我对于作品文学性的粗浅认知与思考。

其四,我们来谈谈作品的艺术性。我们应该知道,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在于它能够形象地反映现实生活和体现其特定的思想内容方面,所达到的某种统一、完美及感人的程度,这还包括作品中艺术形象的具体生动性和独具的典型性,艺术结构的严密性和完整性,艺术手法的多样性和创造性,艺术风格的民族性和独特性等方面。文艺作品的艺术性和作品的思想性有着密切不可分的联系,它们两者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但同时,他们之间还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毛泽东同志曾经《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这样指出:“缺乏艺术性的艺术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文学作品要提高其艺术性,就必须批判性地、有鉴别性地接受来自不同国别、不同阵营、不同风格的文学艺术遗产。

由于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大多体现在其基本的形体建构上,典型的特例中,所呈现出来的样子是环肥燕廋各具姿态。语言文字,给人以艺术享受,情节安排,篇章结构,细节等方面完整适当,主题明确,整个作品具有让人能回味的东西。

譬如,我们就拿唐代散文家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来说吧,他以叙事的方式开篇,“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在开篇即由异蛇引出异事,由异事导出异理,最后得出对应的结果,他的这种创作手法,在我们看来,这便是作者因事而发出感叹,因感叹而生发议论,因议论而追诉结果。回到文本,我们就能够清楚地知道,文章是由说蛇谈到征蛇,然后又由捕蛇说到捕蛇人,通篇以蛇毒与赋敛之毒来通过两相比较而成文。作者使用了“先事后理、因前果后”,处处设比的技巧,紧抓人物、事件的典型形特征展开叙述,最后引用孔子的“苛政猛于虎”这句话,恰到好处地推出了“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蛇毒乎”的这一结论,文风委婉曲折,波澜纵横,脉络清晰,层层递进,的确是一篇文学艺术性极强的经典作品。

其五,我们再来谈谈作品的趣味性。作品的趣味性,大多是指文章所描写的人物事件等,在叙述的表现方法充盈了吸引读者受众的感知情趣和充满人情味的特质体现,也就是说,作者在记述事件过程中着重发挥了新闻性的要素,使其充满了令人畅快、欢乐、舒爽的享受,这就是文学作品的趣味性妙用。故而,这就要求作者要求在叙述的内容上,力求真实、新鲜,设法去满足读者、受众的心理需求。

譬如,在曹雪芹的《红楼梦》中刘姥姥进大观园有这么一段文字描写:“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个叉巴子,比我们那里铁掀还沉,哪里拿的动他?

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哈哈大笑起来。史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掌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掌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刘姥姥拿起箸来,只觉不听使,又说道:“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得一个儿!”众人方住了笑,听见这话,又笑起来。贾母笑的眼泪出来,只忍不住;琥珀在后捶着。贾母笑道:“这定是凤丫头促狭鬼儿闹的!快别信他的话了。”

由此,我们可以通过对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故事阅读,发现作者在文本的准确细致描写中,给人们呈上了一幅幅现实版的真切生活片段,而这些片段又给我们创造以及留下了不少生活中的经典歇后语和四字成语,例如:刘姥姥进大观园——大开眼界;刘姥姥进大观园——少见多怪;刘姥姥进大观园——眼花缭乱;刘姥姥进大观园——长长见识;刘姥姥进大观园——看的出神,等等诸如此类的话语体系。

文学的趣味性通常包括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使受众普遍感兴趣的饶有趣味的事件本身;另一个便是引人入胜、生动风趣的表达方式。引人入胜可以在故事情节的设计上下功夫,生动风趣应该在口头语言与肢体语言上来下功夫。力求让读者受众通过文本感受到生活的乐趣,这就是文学的趣味性效果。

最后,我要说的是,一个文学作者,一个文学批评工作者,特别是作为一名站在讲台上语文教师,在给人们解读一部文学作品甚或是一篇课文的时候,一定不能只就文本到文本来进行理解与解读,而应该在通透文本的基础之上,透过文本的本身去还原当时的人文生态、历史背景、政治生态,从它的知识性、思想性、文学性、艺术性、趣味性这五个方面深入进去加以理解和分析,挖掘出文本的真实内涵,从观点表达到写作技巧的使用,从文本的具体到精神的向度做深度的剖析,才能真正地碰撞出自己的思想火花,形成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建议与批评的意见。

以上,就是我在近期的一段时间里,对文学作品的解析中得出的一点浅薄的思考,在这里与方家们在一起交流商榷。

1条评分积分+30
都昌零距离 积分 +3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2021-07-10
冰点还原精灵官方网站
 

发帖
31513
积分
811786
贡献值
22627
都币
0
在线时长: 3729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1-07-1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7725
积分
24729
贡献值
97
都币
0
在线时长: 3957小时
注册时间: 2015-01-31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21-07-10
文章内容跟国内诸多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材论述,一脉相通;知识性比较强。

发帖
7725
积分
24729
贡献值
97
都币
0
在线时长: 3957小时
注册时间: 2015-01-31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21-07-10
江西省相当一部分文学创作者,其文章内容观点偏向牵强附会。[例:前些年,都昌有文学创作人士因为《红楼梦》的一些词汇接近都昌方言,以此论述曹雪芹是都昌人的观点;据考证的结果表明曹雪芹祖籍地确实是江西人,而且是跟都昌很近的南昌县某乡,巧合的是该乡方言跟都昌方言很接近;遗憾的是曹雪芹跟都昌还是没有史证。]

发帖
13917
积分
10091
贡献值
88
都币
0
在线时长: 1609小时
注册时间: 2005-09-24
我的老家
北山乡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21-07-11
说到牵强附会,可以说乡土文化参与者的最大弊端。
若干年前,本县宣传部的一位领导,以及本贴贴主、大作家明然先生,竟然牵强附会地把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中的芙蓉山牵附到都昌
稍微读过一些有关此诗考据的都知道,此芙蓉山争议虽大,但跟都昌是八竿子打不着的。


http://www.duchang.com.cn/read-htm-tid-607470.html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