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45阅读
  • 3回复

鄱阳湖水域首次发现“国宝”翻石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31796
积分
819872
贡献值
22840
都币
0
在线时长: 3753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1-05-13

       5月12日,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都昌保护监测站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在开展鄱阳湖区鸻鹬类过境水鸟调查时,经过连续多日的观察与监测,在马影湖附近首次监测到了“国宝”翻石鹬1只。该站历年监测记录显示,这一物种的发现尚属首次,再次刷新了该区域水鸟物种新纪录。
  时而低头觅食,时而憨态奔跑,时而张嘴踢脚。水丰草肥的滩涂边,这只看上去略显滑稽的翻石鹬,虽是单只,但不孤独,独自悠闲地在“散步”。
  翻石鹬对生存环境要求较高,繁殖于极地附近,冬季在世界各地的海岸线上过冬。迁徙期间经过黑龙江、吉林、辽宁、福建、广东、海南等地,属受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现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属濒危物种,已先后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和《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鄱阳湖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湿地之一,也是候鸟的天堂,属于世界的“生命湖泊”。长期以来,由于过度捕捞,鱼类资源越来越少,人鸟争食的情况时有发生。鄱阳湖全面实施禁捕退捕后,这为恢复鄱阳湖水生生物多样性,为爱“挑食”的珍稀鸟类“落户”,提供了一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乐于前来休养生息。据保护站的工作人员介绍,一般情况下,生态环境好及人们对野鸟爱护有加的地方,鸟的种类与数量才会多。因为鸟儿飞到这样的地方,才能方便地找到食物与栖息地,才能快乐地生活或顺利地繁殖后代。
  随着湖区生态环境日益改善,多年不见的保护动物和鸟类频频“出镜”。在近期的监测调查过程中,都昌站工作人员还先后监测到了红脚鹬、白腰杓鹬、中杓鹬、小杓鹬等少见过境鸻鹬类水鸟,一幅人类与候鸟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九江报业融媒记者 包四华)

网络配图 翻石鹬
冰点还原精灵官方网站
 

发帖
139784
积分
10176396
贡献值
334
都币
0
在线时长: 30813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7-02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1-05-13
谢谢分享

发帖
496
积分
36
贡献值
139
都币
0
在线时长: 204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3-30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21-05-13
      

发帖
1404
积分
145
贡献值
51
都币
0
在线时长: 258小时
注册时间: 2011-06-21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21-05-14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