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农有一五弟幼农,是个有识之士。青年时代,曾由“白鹿洞书院”升入省学,后考取北京文官。在共产党活动的影响下,从一九二一年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一九二六年秋,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爆发,李幼农在广州投入了伟大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也正是从这时起,李幼农与郭沫若戎马相识,系结好友。两人志趣相投;年龄相近(李比郭大四岁),关系甚为密切,友谊日益浓深。
一九二七年秋,郭沫若和李幼农毅然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二人同时随军南下,打到广东。遭反革命武装的残酷围剿。李幼农虽幸存,但于长途征战及溃散中重病染身,终与存留部队失去联系。十月,几经曲折,系偕郭沫若、谭平三等,同路颠沛上海。之后数月,李幼农与郭沫若更相亲非常了。次年二月,郭沫若东渡日本,开始十年的流亡生活,李幼农依依不舍,挥泪送别。
在与李幼农长达十几年的交往中,郭沫若不但对幼农诚挚以待,而且对幼农的大哥李伯农,也深为器重。
李伯农比郭沫若大十六岁,郭沫若视他为长兄,很赞赏他的高瞻远瞩,为国兴教。伯农在南昌时,郭沫若曾偕幼农从武汉专程前来拜望。之后,二人常有交往。
伯农出身于书香门第,祖、父都希望他科举高中,入朝为官,而他却以民族安危为己任。光绪二十年,他结识了一批志士,联名上书知府,力陈“不变法不足以图强,变法须自废八股停科举始”。
光绪三十二年,他读完“江西优级师范”,放弃了被选拔留日深造,以信奉的“经世至用”为国兴教。
面对千年陈腐的私塾化,李伯农从基层做起。他在源头港创办了都昌第一所私立“广智高等小学堂,”一反旧制,开设新学。宣传“五四”新思想,宣传苏联十月革命的经验,抨击旧制度,成为全县一面反帝反封的旗帜。之后,他又在都、湖、彭、鄱四县交界的陆家祠创办了“都昌东北高等小学堂”。他劝弟“有钱应当办公益,何须买田?”其愤世嫉俗,深刻可见。
一九二六至二七年,李伯农任省教育厅科长时,决心让论坛地新学在全省全面开花、结果,但因弟是“八一起义”的军官,面临捕杀,被迫辞职,重返都昌。
他极重视全县的新学普及教育,并培育了大批英才,将千年私塾首转成国办义务教育,发展了一大批农村高小,如马涧桥小学,土塘小学等等。
一九三七年农历二月十三日,李伯农病逝,享年六十一。其终身兴教,为国治学上下求索,不以功利分心,成为都昌近代史上一位德高望重的先贤。
正当郭沫若奔波于抗日烽火之中,李幼农在庐山来信。惊悉伯农病逝噩耗,郭沫若非常悲痛。此时,虽无安静的写作之所,但一种强烈的缅怀之情,敬仰之心,和好友的一番挚意,使他倾心所动,谨案状文,一气写下了三百多字《李公伯农先生墓志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