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04阅读
  • 8回复

作家王万兵:石树围屋速睇,都昌古建筑的典范扬言“金不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483
积分
357
贡献值
220
都币
0
在线时长: 291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9-05
— 本帖被 鄱阳湖 执行加亮操作(2020-09-05) —


        最近,知名作家王万兵新工作室落户石树围屋,记者在作家王万兵老师陪同走访该古村落。
        据王万兵老师介绍:石树围屋,又叫南边圈。素有“不到南边圈,不算到都昌”的称誉。可见石树围屋当时在当地的经济、人文地位。
        石树围屋2009年,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列为江西省首批248家保护古村落。保持了清代初期原有的建筑风格,对研究赣古建筑,了解本土民居的建筑历史,都具有重大意义。
        石树围屋座落在汪墩镇石树村,在地球神秘30°纬度线上,毗邻鄱阳湖“魔鬼三角”。与石树围屋有关的故事,已被后人传说千年。作为一个地区具有浓郁文化底蕴的历史建筑,石树围屋的文物价值也被人广为研究、挖掘和研讨。其历史文物资源丰富,给子孙后代留下了许许多多不可复制的无价之宝。主要有“屋壁金色”、“一码当先”、“虎踞龙盘”、“望族门”、“无门圈”“树峦里”“避贤门”、“让贤天井”、“四水归璧”、“墙脚水”、“平步青云”、“平升三戟”、”五世同堂”、“佛归堂”、“私塾房”、“一路顺风”、“一品当朝”、“官到门”、“虎啸天井”“红石圈墓葬群”、“明堂迎朝”、“九曲回环”、“蟾宫折挂园”、“满地生花”、“九世同堂”“火烧墙”、“落脚房”、“红灯区”、“两房夹一堂”、“天鼓石磉”、“窗外楼上楼”、“鱼化龙”、“丰收堆”、“一片红”、“银杏树”、“民俗博览园厅”、“丰收在望”、“壶地眼前”、“代代寿仙”、“步履杖朝”、“寿延鹤算”、“大碗茶馆”、“青出于壁”、“贤竹林”等五十八个看点。
        围屋圈门呈八字形对开门,两侧刻有“清光门外一渠水,秋景墙头数点山”对联及户对石雕,正中大门上方阳雕“延陵世家”四个大字,正面两侧青砖墙体留白。
        石树围屋后有大山托着,右有群山抱着,左有民居拥着,前有水田簇着,充满灵秀之气。
        石树围屋坐西北朝东南,拥山倚水,属于砖木混合结构。围屋属于四面包围,砖木抬梁式建筑。整体建筑风格因地域原因在传统汉式建筑的风格上融入了部分鄱阳湖区域建筑特色,最为明显的即为屋檐齐水,呈抢眼的画舫状,整个屋顶为歇山顶,上覆小青瓦。四周地基以当地红石为垫基层,砖墙为青砖,砖体墙面即为外墙也为防火墙。屋顶全部由小青瓦覆盖,墙体为跌落式山墙,青砖青瓦占据了房屋大部分结构。
        石树围屋的整体建筑结构以圈门为中轴线,向左右对称分布排列,呈“三纵三横”的形式。最两侧的房屋从左右两旁相拥而来,似一对翅膀向最中间的石树围屋展开保护之势。房屋内部,左右横屋相向而建,厅房、上屋、会客厅、偏厅、卧房等依次分列。若是从高处俯瞰,可以看到石树围屋错落有致,朴实大气,似一个大型的农家庄园,这种风格在江南地区非常罕见。
        石树围屋所处的位置还是一个风水宝地。屋前正中央是流,水势迂回,空明清澈,又叫回水塘,四周围着四季常青的湖草与作物。洗衣洗菜的妇人、担水的老人、嬉戏的孩童来来往往,见证了村里的代代的传承与繁衍。周边是一片平坦开阔的肥沃田野,极目远眺,一望无垠,吸天地之灵气,养浩然之正气。门前的一棵老古枫树与广阔的田野映衬,颇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意蕴。
        虽然历经了近300年的风雨洗礼,石树围屋依然不失沉稳大气,如当年般精致而又威严。房屋的主体依然保存完整,“三纵三横”的结构仍然清晰可见,还可以分辨出当时主人各房间的结构公布。勾镂的窗花,对称的天井,飞翘的檐角,坚固的阁楼,这些精致的小部件都印证了当年的繁华。
        而其中最为显眼的,便是正中央的围屋。围屋深幽,照壁离地高九尺五,上有匾额,刻有步履杖朝,寓意着主人为“九五之尊”,从侧面反映了石树围屋的身份。
        绣楼、粮仓、仆人住房、栓马房,这些曾经体现了主人尊贵的身份与地位的建筑,如今都保存完好。
        进入屋内,可以看出房屋因年久遭到了极大的毁坏,但仍有不少木结构保存完好。木质大门完好无损,上下层的雕花也是非常精美。围屋内的木结构有一些他们偷失和损坏,但经过了后人的维修,依旧用木柱和梁,保持了传统风貌。
        围屋为建筑综合体、门楼、厅堂、厢房都有各式各样的木雕,柱、梁、门、窗是能工巧匠的木雕佳作,龙腾凤舞,花草虫鱼,经典壁画历史故事,栩栩如生,整个围屋大气别致,结构严谨。虽有破损,具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对于研究本土文化及特定历史时期相关历史、建筑等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及很高的文物价值和鉴赏价值。
        随着时间的流逝,石树围屋在不同时代还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村里的村民介绍说,由于以前石树围屋围墙高砌,只留有正门,两旁的房屋从左右包抄,有保护之势,是易守难攻、抵御外来侵略者的最好防御工事。因此在抗日战争的时期,石树围屋未曾发生过抵御日本侵略者的故事。据村里老人回忆,日本军队当年进攻石树围屋的时候,铁蹄一路践踏至此,到达石树围屋门前,因看到石树围屋院墙高筑,戒备森严,无法判断里面的情况,害怕里面有国民党部队或是共产党部队在这里驻扎,吓得不敢往前,便撤退了,村里人也因此幸免于难。
        后来,在“三年饥荒”和“文化大革命”中,石树围屋围墙和正门、围墙、至今还保持原貌,甚是欣慰。
        屋主吴文璧,派正玲,号苏峰。生于清康熙三十年戊寅(公元1698年)十月初三都昌石树吴村,例贡生。石树吴村都昌县汪墩乡大桥村委会(石树村委会),近山傍水,小路蜿蜒,紧邻鄱湖,渔耕传家,自南宋绍定年间建村以来,村人历代崇文习武,尚武之风尤盛。小至能走路的幼童,大至耄耋之人,都会动几下拳脚,至于精壮汉子舞刀弄枪,更是娴熟精炼练,行家里手屡见不鲜。吴文璧启蒙之先,就跟随父辈习武,后入塾馆,日习文,晚练武,至青年时期,由工而商,在景德镇经营瓷器生意,。数十年后,积蓄颇丰,成为巨富,名扬乡里。
        据家谱记载和后人回忆,吴文璧经商而成巨富颇具传奇色彩。他在景德镇经营瓷器生意,多以行商为主,每到一地,找准代销商,依靠当地商人,合理分成,薄利多销,广布销售网点。当时的景德镇既不通汽车,更没有火车,除了旱路上的手推车,就是肩挑人担,大量的物资全靠木帆船。溯昌江而上,入祁门,进徽州。或顺水而下经鄱阳湖入“五水”遍及江西全境,延伸而至浙江、福建而及两广,或经湖口入长江,西至九江、武汉及重庆入川,东至安庆,南至南京、上海等地。他一年四季,组织货源,送陶瓷物件,带进南杂百货,有时以货换货,有时现金购货,生意非常灵活。正如他在颐养天年时,对儿孙这样说的,做生意要灵活,关键在于诚信,要想赚钱,首先要靠质量,然后不走空头路(指带回头货)。
       吴文璧遇事仗义,救人于危难。传说,清乾隆初年,他乘木帆船从漳州返乡,途遇一卖红糖的商人正遇一伙强盗围攻,年近知天命的文璧,不是避祸逃离,而是叫船夫从速靠岸,船夫不解,他大喝一声“见死不救非人也”,边说边脱掉长褂,一跃而飞上岸,跳入人群,双手抱拳,奉劝强人放行。此时,双方都被他的义举惊得目瞪口呆,强人相互传神,悻悻而去。随后,他邀请贩糖诸人搭船顺流而下,中途下船时,贩糖人送红糖一缸以表感谢,吴文璧再三推辞,认为救人于危难是份内之事,盛情难却之下收下红糖权作交个朋友。到家后,家人打开红糖用时,发现缸口用泥封好,上面确实是一层红糖,可下半缸是黄澄澄的金元宝,使之愕然,至此便起了建造南圈大院的念头。
      财不吐帛,以巧取胜,这是吴文璧的经商之道。当他想建屋时,自然要到永修吴城购买木材,因为地处鄱湖赣江修水交汇的吴城是木竹物资的集结地。他带着几个伙计住在吴城的一家旅馆,并嘱咐伙计天天蹲在旅馆,不准找他。而他却穿着土布短褂,赤足草鞋,从早到晚专挑较大的木排东看西瞧,左摸右量,连续十几天,天天如此,引得排主好奇地问他想买啥,可他只笑笑不作答。重衣衫的排主多脱口而出:“我量你也没钱买,如果你真买,买一半送一半。”此时吴文璧还是笑着搭讪,你说话算数?排主当即叫拢附近的几个排主,指着文璧说:“他们在场可以作证,只要你买,买多少送多少。”众人随声附和,我们愿意作证。吴说:“我怕他木材不多,不够我买。”引得众人哈哈大笑并说,他们不够,我们照数凑,我们绝不反悔。吴立即说:“请你们拿纸笔墨砚来,我如后悔愿从处罚。”字据利立好后,即从旅馆取来银两,让伙计将几个准排木材全部运回家中,开始了南圈围屋的建造。
      南边圈,一个古院就是一个村庄,始建于乾隆十五年庚午(公元1750年)。占地12亩,建筑面积46000余平方米,左右两排,前后三进,中厅祖堂两大客所,居住房舍90余间,室内大小天井48个,小天井不计其数。围屋内住有人家40户,200多人在这里生生息息,鸡犬之声相闻,红白喜事相聚,冬去春来,一代代把人生履历刻进古宅的年令。世事沧桑,日月如梭,不是寓言和传说,而是一部祖辈留下的教科书,是一种默契了的亲情。
         吴文璧治家严谨,并要求后人崇文尚武,正如他的第六代孙吴楚英写在祖堂对联云:
         文运启鸿图,百代云仍蒙德泽;
         璧联辉梓里,千秋祖豆记宗功。
         又有联云:
         文宗是我辈仪型,举凡长幼尊卑,毕世恪遵毋佛泪;
璧珰乃先人旧业,无论贤愚强弱,大家都要善维持。
         吴文璧殁于清乾隆五十年己巳(公元1785年),享年88岁。他的第五代孙吴仁训,字映川,由工而商在景德镇从事瓷业生产是个有名气的富户,第六代孙吴楚英是个名扬贛东北杏林与武林双兼高手。其他后裔或从政,或经商,或务农,或从教,但历来崇文尚武,故此村有“北沧州,南石树”之美誉,可见此村后代繁茂,世代其昌。
         据先人讲,我祖吴文璧一生行侠仗义,乐善好施,扶贫济困。虽金钱百万,从不对远近穷人苛刻,在兴建围屋三年内,有些石木工人窃偷工料木材,文璧发现后,非但没有责怪而是对石木工说:你们各建一栋两进棋盘屋,材料我包,在这里做好,回家各自安装,决不收你们分文,而且你们上梁也不要看什么日子,我这屋什么时候上梁,你几位的房屋也就这个日子上梁,好吧!
         吴文壁宽一起待人,让贤天井,世代会唱。
         吴文璧由经商成为景德镇有名窑户,家道巨富,遂在村南购置担田(约11亩)建房,唯有东面中间有黄姓0.7亩水田坚决不肯割舍,扬言“金不换”。
         对此并没有动摇建房者的决心,于是精心设计,围田四周建天井,上留天窗,阳光雨露照旧,并设计一侧门,留以通道,使田方耕作进出方便,又不影响宅内安全
         诗传:一道天井留分田,让他种来任他耕。千年田地八百主,吴黄世代骨相连。
          黄姓传到第二代,深受感动,还是将田卖给了吴姓屋主,使古宅得以完整。也留诗作念:屋里耕种留佳篇,七分田地只让贤。有钱能使鬼推磨,难买吴黄永相邻。从此吴黄两姓,世代姻亲相连。
         吴文璧一生积德好施,子孙繁衍昌盛。
         前清时有守备2名,知州官3名,武举1名,秀才5名。
         民国时期有黄埔军官3名,军队团长2名,军需署长1人,上海铁路局局长1人,还有其他学府任职人员等。
         新中国成立后,有党的培养,祖德的福荫,当今后人足迹遍及各大城市,还有定居于九江、景德镇、南昌、南京、上海等地。我村有大学生十几人,军团级职称1人,赴美博士1人,企业人士5人,从事任教、学者3人。
          吴氏祠堂文化底蕴深厚,记载着一个宗族的演变的历史,从祠堂中门匾、堂匾、楹联、书法、碑刻的字里行间,依稀可以触摸到它历史脉搏的跳动。盘桓其间,吟咏其句,犹如置身翰墨飘香的明清诗书人家,令人顿生几分敬畏之情。古朴、凝重、厚实的的石树围屋,恍如让人置身于一个历史、文化、民俗与艺术的大观园,让人流连忘返,追思遐迩。它浓墨续写的建筑文化与民俗文化的历史华章,不仅成为围屋文化一道独特的绚丽风景,也为汪墩旅游增添了一处品味鄱湖风情的胜地。
         石树围屋也是村民弘扬祖德,祭奠先祖的地方,是族人集会和文化活动的中心,石树围屋历年来都是石树村人政治、文化、宗教的中心,有重大问题,或重大决策都要去祠里研讨、表决。每年都要打平伙,祭祀,吴姓都来作贺庆祝,祖孙几代排家排户都来就餐。某人考上了大学、参军、提干都要来祠堂里祭拜,不管出了什么人才,归根结底是祠堂的根,祭拜意味着告诉从山里走出去的人,不要忘记自己的根。
         石树围屋在江西省境内卓尔不群,其造型大气精致为研究当时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历史佐证。
         石树围屋是一个地方的历史文物,是教育后代读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教育基地,也是让孩子们去认识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认识民俗文化的教育基地,是宝贵的多元文化遗产基地。(杨小雪)


都昌在线相关阅读请点击:知名作家王万兵:计划把鄱阳湖与诗歌带向远方!
2条评分积分+141
快乐生活罗 积分 +41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2020-09-06
鄱阳湖 积分 +10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2020-09-05
冰点还原精灵官方网站
 

发帖
138946
积分
10151872
贡献值
332
都币
0
在线时长: 30665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7-02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0-09-05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1438
积分
45647
贡献值
293
都币
0
在线时长: 857小时
注册时间: 2009-05-11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20-09-05
我数次去过围屋,深知其底蕴浑厚,也曾作文,愿能再振。

发帖
11031
积分
38979
贡献值
528
都币
32
在线时长: 3821小时
注册时间: 2011-08-19
我的老家
北山乡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20-09-05
一个受保护的古建筑墙壁上,钉那么多牌子,像狗皮膏药,这是保护古建筑,还是人为破坏古建筑!

发帖
105
积分
175
贡献值
3
都币
0
在线时长: 627小时
注册时间: 2014-06-15
我的老家
三汊港镇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20-09-06
延陵世家,信行天下!

发帖
11302
积分
279966
贡献值
994
都币
1
在线时长: 1521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6-10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20-09-06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78
积分
7710
贡献值
0
都币
0
在线时长: 55小时
注册时间: 2018-06-2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20-09-06
被后人传说千年的石树围屋,又叫南边圈。真有“不到南边圈,不算到都昌”的称誉吗?
发帖
545
积分
944
贡献值
23
都币
0
在线时长: 157小时
注册时间: 2017-03-24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20-09-06
立碑不行吗?订那么多牌子像什么?古屋就古屋,不要搞的越来越现代化,那就失去意义了

发帖
2353
积分
28996
贡献值
422
都币
0
在线时长: 493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7-24
我的老家
蔡岭镇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20-09-12
关于吴家圈最早的一篇报道,是我2014年受浔阳晚报委托采写的《鄱阳湖畔消失中的大宅门:石树吴家圈屋的前世今生》。那时吴家圈相当荒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