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诸梁”是春秋时一个县尹的名字,原姓沈,“沈诸梁”后来改称“叶诸梁”,成了天下叶姓人的祖先。查《元和姓纂》《中国姓氏辞典》,沈姓奉周文王第十子聃季为受姓始祖,因食采于沈国,后裔以国为氏。春秋时期的沈诸梁当然比周朝时期的聃季祖先
生活的年代要晚,他后来成为叶诸梁,有
故事。说楚惠王时(前488-前432年在位),贵胄白公胜叛乱,沈诸梁率兵进入楚都,平定了乱局,救出了楚惠王,随后因功封于叶县(今河南叶县旧城),称叶子高,其后裔以邑为氏,叶子高(叶诸梁)史称“叶公”,成为叶氏始祖。
都昌叶姓承袭“南阳世家”,尊叶诸梁为一世祖。全县有叶姓村庄8个,倒是有两对重名:鸣山乡马涧村和中馆镇小河村皆有叶家山村;中馆镇双桥村和大树乡东山村皆有叶家港村。大树乡叶家港村由新建吴城(今属永修县)徙迁落籍。叶诸梁的88世孙叶俊杰(约生于1180年)由洪都龙兴府豫宁廉村迁居吴城,他的孙子叶云卿是宋末元初的一名大将军,官至洪都总辖。叶云卿因功勋卓著殁后享受“逢山御葬”的殊荣,择地安葬于
鄱湖之滨的
都昌大泞池(今大沔池)旁的一方青山上。叶云卿的孙子叶世材每年都会带着子孙前来都昌祭奠祖先,其子叶孟铭随父前来扫墓,爱上了大泞池山清水秀,遂于元末明初由吴城顺水路定居于都昌一都大泞池内曲尺湾。其长子叶志恭居曲尺湾,繁衍形成现在的叶家港村,幼子叶志广于明洪武年间由叶家港分迁弹子岭内,繁??形成现今的大树乡参岭村委会四姓叶村(铁炉村),所以叶家港这一支的宗谱称吴城叶氏宗谱,在都昌仅指大树乡两叶姓村庄。
2017年,吴城叶姓后裔在离叶家港村五里许的洞皮山重修了云卿公陵墓。每年清明节,永修、都昌吴城叶姓族人会齐聚叶家港为祖先扫墓,这种一脉相承的传统,似可从一个流传下来的故事得到印证。说清乾隆年间,吴城叶氏后裔叶一栋是翰林院学士,居右丞相之显位。某年前来寻根问祖,时任
都昌县令闻知叶大人莅临都昌,便坐着轿子前来拜谒。叶一栋正和族人在叶家港祖祠玩纸牌,待县令跪伏了一阵,才停歇下来迎客,随后县令谦卑地随叶一栋去洞皮山膜拜叶氏祖先,让叶家港的人很是体面。
二 村名“叶家港”状的是地貌。都昌言“港”,其源多浩淼,大凡都是通了
鄱阳湖的。先前湖水的漫漶,荡开来近港人家迁来播去的历史。
叶家港村原居地,村前也是港,村后也是港。村前的港发脉于大埠岗洞皮山,贯通大沔池,注入鄱阳湖。村后的港发脉于阳储山,经参岭的永丰水库,亦是流入大沔池,汇入鄱阳湖。早先的叶家港村,就处于两条港之间。1954年的那场大水,叶家港的部分村民为避水患,移居到双峰垴北麓,相对于老屋场,斯地便有了新屋场的说法。时光在水涨水落中又流逝了44年,1998年号称百年不遇的一场大水袭来,洪灾过后得党和政府移民建镇政策支持,叶家港整村从两港之间搬出,老屋新宅合二为一,形成现在的村落。老村址进行了复耕,田塍上的瓦砾成了有着近700年历史旧村址的印迹。入村的古石桥还在,只是因淤塞,先前的村前港已非港,经鄱阳湖驶入村头的帆影一逝不复返了。从大树至和合的大和公路穿村而过,在经老东山公社所在地往叶家港,临村还能见到路旁有小型石拱桥,是1970年代的导托港上所架,以泄山洪,也利灌溉,更着港影。
来自:都昌在线Android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