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99阅读
  • 9回复

[民间文学]回老家过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7004
积分
405767
贡献值
2934
都币
0
在线时长: 6659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3-06
回老家过年
曹正英


  老家是我一生牵挂和思念的地方那里有我的根有与我血脉相通的亲人和父母曾经生活了大半辈子留下的艰难足印。2018年春节我有幸回老家过年实现了这一渴望已久的夙愿。
  这一天虽寒不冷阳光灿烂侄儿驱车哥哥和孙儿一同前往路上车多未堵当我们说着当今变化真快和往事桩桩的时候很快就顺利到达老家。
  老家哥哥和许多亲人听说我们要回来的消息早早地就准备好了年夜饭的丰盛食材。这时候在外面打工的晚辈也一波接一波地陆陆续续回家团聚气氛甚是热闹。我们稍作寒暄照了相就开始玩年了。
  农村玩年的形式现在跟过去是无法相比﹐真是非常繁华﹐不说吃的各种稀罕物品﹐光是烟花爆竹﹐人们都舍得花大价钱﹐家家户户都是几十响甚至一百多响的各种冲天花炮﹐这个不比城里﹐在农村是可以任意放肆的。黄昏时刻﹐方圆处处霎时火光冲天﹐响声震耳欲聋﹐空旷五光十色﹐遍地热闹喧天。只是上香烧钱纸就免了。新时代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过年的喜庆气息比以前也超过了千百倍。我让这份浓烈的亲和气氛带进了深深的思绪﹐想起了父亲在世时常给我讲的往事﹐一幕幕地闪现在眼前﹕


  在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北岸有一个边岛﹐在这个边岛上有一片竹园﹐这片竹林在这块土地上绿荫并茂﹐世代繁衍﹐历史悠久。在这片土地上居住的祖祖辈辈也同这片竹林一样繁衍生息﹐过着朴素而艰难的生活。
  这里的人们淳朴善良﹐坚毅勤劳。多少年来﹐在这里居住的人们以捕捞和耕织作为生计﹐日以继夜地辛劳﹐过着最低级﹐极简朴的生活。要是丰收的年份只要勤俭﹐吃饭穿衣到不成问题﹐若是碰上洪涝灾害﹐人们就遭了秧。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都是这样生存、过日子。
  斗转星移﹐时过境迁﹐不知从哪个时代﹐还是哪个朝代开始﹐人们对求生存和安居乐业的欲望愈加强烈。所以﹐男人极力在外面奔波闯荡谋求生计﹐女人却肩负着持家和耕织养育孩子的责任。这里的女人有着优良的传统美德﹐她们用聪明的智慧和辛勤的劳累潜移默化地熏陶着自己的儿女﹐用勤劳的智慧创造生活﹐用灵巧的双手编织未来。
  时间回溯到二十世纪初﹐在这块竹园边上﹐有一座老式的棋盘屋﹐这里居住着一个大户人家﹐当时在本地也算有些名气。这家的太祖爷生了六个儿子﹐儿子又生了许多孙子和重孙﹐这样算来﹐三层老四层小﹐当年也算是很兴旺发达。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不预料的洪涝灾害和烽火战争给这个大家庭造成无法躲避的灾难。每次洪涝过后瘟疫成疾不可遏止。那时没有医疗﹐只能眼巴巴地看着生命不治而离去﹐瘟疫来时一天夺去两条生命的事也是时有发生。老棋盘屋也被一次又一次的洪水冲毁﹐这个大家庭从那时开始已陷入了水深火热的深渊。太祖爷和祖父先后相继去世﹐生离死别给这个大家庭造成了雪上加霜的窘境﹐没多少年时间的起落辙痕给这个家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史实。
  在这段极度艰难的岁月里﹐死的死﹐走的走﹐女人也有改嫁的﹐仅存留下来的人已经不多了。饱经沧桑的老祖奶奶和祖母都是深明大义﹐贤惠善良的女人﹐经过大难之后﹐却变得异常冷静和坚强。在全家上下逆水难进的当头﹐老祖奶奶出来说话了︰“走的走了﹐留下来的人日子总要过下去吧。老棋盘屋被大水冲毁一去不复返﹐从此只能靠齐心协力建土屋住。”
  那些年﹐生活非常艰难﹐有一年过年的时候家里什么都没有﹐老祖奶奶养了两只大线鸡﹐就把它杀了﹐用鼎罐熬熟﹐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对大家说﹕“都在一起饱饱年夜福吧﹐人多在一块欢乐喜庆﹐可以驱散晦气﹐来年有个好运气。”当时老祖奶奶没有华丽的言词﹐只有朴实的话语﹐她用自己的行动感召大家﹐全家男女都齐心携手﹐和睦相处﹐大家在艰难中都认为团结就有力量抵御困难﹐只有团结才能兴旺起来﹐才能有美好的前景。
  我父亲是老祖奶奶的大孙﹐祖父逝世早﹐是跟着老祖奶奶和祖母生活。在那极其艰难的岁月里﹐他只读了半年私塾﹐十岁那年就跟一位亲戚去南昌学徒﹐他在学徒生涯中﹐小小年纪经受了不可想象的苦难和折磨。经过长久磨砺的父亲在南昌遇上了抗日烽火。当抗日战争蔓延南昌时﹐父亲也随南昌人们一起抗日﹐在修筑飞机场的时候﹐因两人抬一根大树时失控﹐被大树砸断了背脊﹐父亲的身体遭遇了严重的创伤。他从死里逃生捡回了一条命后﹐长时间在极度的痛苦之中挣扎﹐原本高大的身躯却因此变成了残疾人﹐从此以后再也不能干重活。于是﹐他拖着残躯离开了南昌来到山里谋生。
  在老祖奶奶和祖母的关怀下﹐老家幸存的几位叔父也和父亲一样﹐都学了手艺在外谋生﹐每年到了过年的时候﹐在外面做手艺的叔父们都回到家里在一块漫谈叙述一年的过往和所见所闻。那个时候交通不便﹐信息不通﹐只有一年一度的佳节才可以在一块骨肉团聚﹐倾其所言﹐无话不谈。生活虽然艰难但却都非常亲近和谐﹐往来不分彼此。短暂的年味气息稍微平静又都各自出门做自己的事。年年如此﹐成了老习惯。
  光阴似箭﹐时间飞逝﹐老祖奶奶和祖母也相继去世。我是1955年出生的﹐两岁时父亲把我们一家带进了山里。我们离开了老家﹐离开了可亲可敬的叔父婶娘以及爱我护我的哥哥和许多亲人﹐移居他乡过上了游子般的生活。我依稀记得在老家时﹐老家的哥哥姐姐待我非常亲热﹐常常带我在竹园里嘻戏﹐在河边玩水﹐逗我护我﹐娇宠倍至。 这个印象几十年了﹐都在记忆深刻﹐非常清晰。
  几十年过去。父母去世﹐叔父婶娘也都不在了。尽管有时也探访老家﹐但是回故里过春节还是头一次﹐也算是实现了渴慕已久的愿望。从心底里感受到了我们曾经的亲人﹐曾经在这块故土上艰难地和睦生存的往昔的亲和气氛。祖上传下来的兄弟姐妹的年龄也一年大一年﹐也都是整年累月的远隔东西南北﹐心里总想找一个追忆父辈酸辛﹐重温血脉亲情﹐感受那年代久远的亲和气息的机会﹐唯愿留住我们这份难能宝贵的血肉亲情。我们在叙谈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希望我们的亲情要继续延续下去﹐我们的往来要越来越密切﹐距离要越来越近。
  在北京的哥哥知道我们回老家过年的消息用微信告诉我说“我来北京上学后腊月28日就没过过老家的年同北京人一样过大年三十。”更有意思的是他还跟我说“咱们家的老祖宗以前很穷很穷,提前二天到自己庄稼地的地坎下吃年夜饭,然后把饭锅砸碎丢在那里。第二天带着全家老小远走他乡躲避讨债人上门要债等到年味淡息了再回到家里开始辛勤的劳作盼望有个好丰收的年份以便还债。这就是咱们老家阴历28日过年风俗的来历。”多么风趣幽默的哥哥还像小时候的哥哥呵。其实我们几十年来都没有间断鸿雁传书现在好了有互联网作媒体架桥随时都可以互动情感多好!感恩互联网感恩新时代!


1条评分积分+100
鄱阳湖 积分 +10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2020-03-06
intermapper中文官方网站
 

发帖
1323
积分
65269
贡献值
794
都币
0
在线时长: 153小时
注册时间: 2016-04-05
我的老家
鸣山乡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0-03-06
个人认为:应该称作‘完年”,而不是“玩年”。

来自:都昌在线Android客户端


发帖
3004
积分
14749
贡献值
285
都币
0
在线时长: 179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16
我的老家
土塘镇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20-03-06
也有写作“”还年的

来自:都昌在线Android客户端


发帖
1323
积分
65269
贡献值
794
都币
0
在线时长: 153小时
注册时间: 2016-04-05
我的老家
鸣山乡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20-03-06
东北虎哥:也有写作“”还年的
 (2020-03-06 07:36) 

肯定错误的

来自:都昌在线Android客户端


发帖
9981
积分
23442
贡献值
120
都币
0
在线时长: 165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4-10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20-03-06
写的不错哦

发帖
138946
积分
10151872
贡献值
332
都币
0
在线时长: 30665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7-02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20-03-06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11031
积分
38979
贡献值
528
都币
32
在线时长: 3821小时
注册时间: 2011-08-19
我的老家
北山乡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20-03-06
款年。传说,年,是一种凶猛的兽,经常在除夕时期为害人类。

发帖
718
积分
5841
贡献值
327
都币
0
在线时长: 4小时
注册时间: 2017-02-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20-03-06

发帖
6215
积分
35463
贡献值
1129
都币
4
在线时长: 1800小时
注册时间: 2014-12-23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20-03-06
写的不错,谢谢分享

发帖
3661
积分
33879
贡献值
238
都币
12
在线时长: 1970小时
注册时间: 2015-04-27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20-03-06
用款年好贴切。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