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97阅读
  • 16回复

时光深处的味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87372
积分
1201199
贡献值
11188
都币
0
在线时长: 1290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1-12
— 本帖被 鄱阳湖 执行取消置顶操作(2020-01-14) —
           时光深处的味道
                     幸福有你


   一   捞枞毛丝

    小时候,家乡的味道,根深蒂固于我的记忆里。每年,入冬了,农闲了,荞麦收割以后,家家户户便开始张罗着煎荞麦豆折。
    很多年,没有煎过豆折,但那繁杂、热闹的场景,历历在目。
    煎豆折之前要做很多准备工作,捞枞毛丝便是其中之一。
    枞毛丝即松叶。其易燃易灭的特点,是适合煎豆折的最佳柴火。
    进入秋季,松叶由浅入深,渐渐变黄,随着风儿缓缓飘落,给大山披上了金色的冬装。
    礼拜六下午放学,小伙伴们路上便约好了去山上捞枞毛丝。
    赶紧的,吃过饭,用耙镐挑着两只 “塘泥兜”,三五成群的沿着田埂小路兴冲冲的出发了。
    一般都是到村后的高山去捞枞毛。靠村的团山很小,松树不多,枞毛丝三两下便捞得干干净净。远处,有一个叫 “团峰寺”的山,枞毛丝遍地都是。大伙儿兴高采烈,叽叽喳喳朝团峰寺走去。
    捞枞毛很辛苦。刚砍过柴的地方用耙镐轻轻松松的就能搞定,飘落杂柴树桩间的枞毛丝得用手一点点的捋出来。山上随处都是长满小刺的藤条,手脚每每都被无情的划伤,水一洗,又疼又辣。
    捞好枞毛,我们便开启了满山疯玩的模式。沉寂的山里,像飞来一群群百灵鸟,热闹、活跃起来了。大伙儿,寻找着山中可口的野果,追逐着永远也追不上的山鸡,野兔。山外很远的地方都能听到我们欢快的笑声。
    山上有很多野果。记忆最深的是一种叫饭萢的野果。饭萢豌豆般大小,熟透时呈紫黑色,吃起来酸酸甜甜的,非常可口。当年,父亲下班回家时需经过一段山路,到家时,两只大衣兜鼓鼓囊囊的装满熟透了的饭萢,我们姊妹几个抢着分而食之。至今,都忘不了那种蕴涵着父爱的味道。
    最诱人的是粘在嫩绿的松叶上乳白色、若濡湿了的绵白糖般的细碎的晶体,吃到嘴里甜中带有一丝清凉。没有人告诉我们这是什么,也没有人告诉我们能不能吃。再说了,就是大人告诫说不能吃又如何?才不管呢,惦起脚尖吃个够,这么甜蜜的诱惑咋能抵挡得了。我们称其为“蜂蜜”,以为世界上只有蜂蜜才这般甜美,只有这般甜蜜的东东才配叫“蜂蜜”。那时的我们就像尝百草的小神农,啥都敢吃。
   “捞得枞毛天已晚,满头插戴金丝归”。踏着暮色,任霜风吹着皴裂的脸儿,阵阵炊烟中,母亲已在村口喊吃饭了。


    二   荞麦豆折

    顾名思义,荞麦豆折少不了荞麦。“破荞麦” 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破荞麦”是将拣净,晒干的荞麦灌满磨眼,这样磨出的荞麦米如珠如玉,粒粒囫囵完整,好像仅仅为荞麦脱掉了一件薄薄的黑色外衣。否则,磨碎的荞麦皮与荞麦米混在一起不易分离,影响豆折的口感。
    好的天气对煎豆折至为重要。煎豆折前,母亲总是先听听天气预报,再看看天上云的形状。若预测未来两到三天天气晴好,便淘米浸米,豆折米得浸上五六个小时。
    磨豆折是个繁重的任务。少则几十斤,多则上百斤米得磨上老半天,尤其是浸透的米磨起来更显滞重。“下磨”即把米粒和些水均匀的喂进磨眼。别以为这是个轻松活儿,没有眼疾手快的灵巧劲儿可不行,否则,不断旋转的磨把轻则撞飞手中的小勺,重则碰伤手臂。老妈把这任务分给了年幼的我。
    石磨“咿咿呀呀”的哼唱声中,琼液般的浆汁源源不断的流淌在置于磨盘下面的大木盆里。
    煎豆折是个繁杂的事情,需要人手众多,分工明确。
    搅拌浆汁是个力气活。敞口大瓦缸里的浆汁是先后倒进去的,缸底早已沉淀。荞麦粉与浆汁需用丁字形木棒用力搅拌均匀,煎好的豆折才有韧性。搅拌好的浆汁用铝锅盛满交替传上灶台,非得稳当才好。这两样事情非父亲莫属。
    火候对煎豆折而言尤为关键:火大了焦了,火小了冻锅。家乡有句话说:“煎豆折得,烧火个是师付”。这个技术活老妈当仁不让。
    打记事起,叠豆折的一职就交给了我。叠豆折看似是个轻松活儿,也是有讲究的,叠热了,切时粘刀;叠冷了,切时易松散。对温度的把握很重要。
    煎豆折一般都是请来邻家嫂子帮忙。喜欢看煎豆折,犹如看一场艺术表演,状如满月般的豆折就是她最完美的作品。
    待锅烧热,“嗞啦”一声,大嫂将蘸了香油的棕叶刷麻利的抹向锅中,舀勺放置灶台上的浆汁,按逆时针方向匀匀的在锅中划个大圆圈;随即用手掌般大的蚌壳将流向锅底的浆汁向上一点点抹平,盖上锅盖。似掐好了时间,另口锅的豆折刚好熟了,可以起锅。
    掀起豆折一角,麦秆扇在锅沿轻轻掸着,趁势往前一送,一张似白绸、若满月、冒着腾腾热气的豆折被扇子轻巧的托起,反手放在灶旁的米筛中待叠。如此循环往复,整套动作忙而不乱,一气呵成,流畅而优美。
    乡邻们好客,无论哪家煎豆折,只要打门口经过,定会热情的拉进家吃“活豆折”(刚起锅的热豆折)。不待你推辞,女主人早用美味的菜肴包好了一张滚热的豆折送到你的手中。
    煮“粘麦汤”意味着煎豆折进入了尾声。烧开的水中放进撕碎的豆折,灶台上的细末儿也一股脑儿扫进锅中,切半竹篮霜后的青菜一起煮。半屋子的亲邻们热热闹闹的吃着香喷喷的粘麦汤,一起拉着家常。
    待豆折凉透,便可以开始切了。大谷箩上跨一长凳,人坐在凳子的一端。“咚咚咚”的节奏声中,刀下吐出一串串或圆或丝状的豆折,如欢快的音符。
    豆折有很多种吃法,从“活豆折”到炒豆折,煮豆折,油炸豆折……各有风味。
    来了亲戚,一碗煮豆折上面卧两荷包蛋,再放几片大蒜炒腌肉,那味道,能把人鼻子给香破。
    煮“菜饭”时,抓一把豆折放进锅里,又方便又好吃。还记得常常与小伙伴们蹲在墙根,晒着太阳,津津有味的吃着“豆折菜饭”,吃得满头大汗,吃得整个冬季都热乎乎的。
    小县城一年到头都有流动的摊子吆喝着“卖豆折得,卖荞麦豆折得”。也曾买过几次,但怎么吃都没有家乡豆折的味道。      
    人说,在每个成年人身上都可以看到他童年的影子,这话说得真是有道理。我从乡下来到县城定居己有几十年了,但我很多的喜好仿佛还是乡村的。春天,在南山边散步,时不时的会采摘一些野生的花叶放进嘴里;秋天,来到鄱阳湖畔,湖床山埂上的果根总会让我兴奋不已。
    童年的喜好真是太迷人了,乡村总有无穷的回味,虽然我的童年早己远去,虽然乡村也早已疏离了我,记忆深处的美好、趣事、快乐,哪怕是想起一个情景,就可以让我的心,我的情,不由自主的回到乡村,回到童年。生命中最重要的、最珍贵的东西,不是财富,不是那些浮华的热闹,生命告诉我,童年真好。
都昌在线相关阅读请点击下方链接了解:
父亲
凤嫂
2条评分积分+101
丶梦断楼兰 积分 +61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2020-01-12
都昌零距离 积分 +4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2020-01-12
intermapper中文官方网站
 

发帖
7006
积分
405943
贡献值
2936
都币
0
在线时长: 6661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0-01-12
很好,值得一定读。

发帖
7006
积分
405943
贡献值
2936
都币
0
在线时长: 6661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20-01-12
记忆,淡淡的乡愁

发帖
138989
积分
10161090
贡献值
332
都币
0
在线时长: 30672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7-02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20-01-12
谢谢肖老师精彩分享

发帖
2578
积分
162274
贡献值
48
都币
0
在线时长: 1072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7-31
我的老家
西源乡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20-01-12
感谢分享
儿时的记忆
捞枞毛丝炒爆米

发帖
6221
积分
35469
贡献值
1129
都币
4
在线时长: 1801小时
注册时间: 2014-12-23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20-01-12
谢谢分享

发帖
22288
积分
453363
贡献值
788
都币
12
在线时长: 6021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0-29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20-01-12
写得真好,描写的场面似乎就在眼前,带给我们满满的回忆!!

发帖
9981
积分
23442
贡献值
120
都币
0
在线时长: 165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4-10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20-01-12
淡淡的乡愁

发帖
1882
积分
15106
贡献值
63
都币
0
在线时长: 633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2-20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20-01-12
写得真好,带给我们满满的回忆!

发帖
452
积分
1034
贡献值
12
都币
0
在线时长: 280小时
注册时间: 2015-09-28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20-01-12

儿时的记忆
仿佛就在眼前,细节写的很详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