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53608
-
- 注册时间2014-12-02
- 最后登录2024-09-08
- 在线时间5744小时
-
- 发帖62454
- 搜Ta的帖子
- 精华1
- 积分682157
- 贡献值9570
- 都币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发帖
- 62454
- 积分
- 682157
- 贡献值
- 9570
- 都币
- 0
在线时长: 5744小时
注册时间: 2014-12-02
- 我的老家
- 三汊港镇
|
—
本帖被 鄱阳湖 从 今日都昌 移动到本区(2019-07-04)
—
在都昌,以“花门楼”命名的不只一个村庄,每座花门楼都有其出处,蕴含着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故事。徐埠镇平塘村委会花门楼高村,现有村民480余人,追溯其村史,是南宋淳祐十年(1250)高恩二从都昌高姓的发脉地桃源乡荻坑(今属多宝乡罗垅村)迁入,距今已770年了。 都昌高姓承袭“渤海世家”,尊春秋时辅佐齐桓公的高傒为一世祖。至于“高”之得姓,一曰高元氏是为黄帝主管建筑宫殿的大臣,皇殿以“高”为尊贵,其后裔便以“高”为氏;一曰高傒的祖父食邑于高(今河南省禹县),人称公子高,其后裔以高为氏。迁入都昌的高姓始祖叫高光,接高傒叙辈下来,属六十一世了。花门楼村始祖高恩二是高光之孙,高垍次子。高光之光耀在于他的进士身,南宋初年授湖南永平路佥判。秩满后于端平初年(1234)择居都昌县桃源乡荻坑,此处当初可是“生态美景”之地——桃花之源,芦荻一片。高光后裔迁居离发祥地300米,形成现在的多宝乡罗垅村委会东高村。悠悠近八百载,在鄱阳湖畔的都昌县,分徙出23个高姓村庄,散居于徐埠、周溪、多宝、土塘、都昌镇、苏山、北山、蔡岭、左里等乡镇,尤以徐埠镇平塘一带为最盛。 1944年出生的花门楼村人高文祥,从科级领导岗位退休后,热心地方文化研究和从事老年门球、老年科协等工作,著有《曦阳剪影》文集,让老年生活变得充实无比。高文祥谈及,花门楼村原本叫花园丘村,高村人的女婿余濂在明代宏治年间捐资为岳父高渊村上兴建门楼,自此村庄便称“花门楼”。余濂1463年出生于都昌苏山新屋余村,29岁中举,30岁荣登进士,历任行人司行人、浙江道监察御史、巡按辽东、江苏武进县知县、苏州府同知等职。余濂在任监察御史时,以敢言直谏闻名,明孝宗褒扬余濂“按部有声,久负澄清之志;犯颜无隐,屡陈忠告之言。”他最高官职虽只六品,但晚年因忤触东厂,卷入“张天祥案”而遭贬谪。《明史》有极为简略的“余濂”传条目,附后的便是“张天祥案”相涉的“王献臣、吴一贯传”。 余濂正妻高氏,在余濂任浙江道监察御史,明宏治十四年(1501)年“妻随夫贵”,高氏被敕封为“孺人”。敕文中这样评价高氏的懿德:“出自德门,嫔兴儒彦,贤良有则,恪供馈祀之勤;敬戒无违,克守图箴之训。”余濂与高氏所生一女,嫁给苏山大坂上徐村的徐文表。余濂感岳父之恩为高村建门楼,应在他在宏治年间的公元1500年前后讨叛凯旋,回故里时所建。这样推断,旧时花门楼建造时间距今有500余年了。门楼高三层,顶部冠红、黄、兰三色瓷瓶,大门为拱形,楼前有旗杆石、系马桩石。门楼上嵌有据说是余濂亲书的“双溪世族”四字的长方形青石,“双溪”喻指门楼前后流过的两条发源于武山山脉的溪流,双溪注徐埠港,而入鄱阳湖。据考证,其实在余濂捐资建造花门楼原址的“秧田脚”,原是有一座简易门楼,建于南宋灭亡的祥兴二年(1279),200余年的风雨侵蚀,至明中期已破败不堪。余濂捐资重建的花门楼其时可谓气派、堂皇。1940年前后,日寇入侵都昌苏山、徐埠一带,花门楼顶端的黄、兰二瓶被子弹打碎了。1960年代“文革”期间,花门楼被拆毁,村民将剩下的一只祭红瓶和“双溪世族”石匾藏匿下来。1995年,花门楼村在八旬乡贤高圣虞老人的倡议下,筹资重修门楼,1996年5月竣工。重建的门楼基本仿制旧式,主楼三层,琉璃飞檐,残存下来的祭红瓶仍被置于楼顶,傲然而立;“双溪世族”石匾仍被镶嵌于门楣之上,让斯楼古韵犹存。门楼之后是花门楼西头和中间堂前两族房的简易祖厅。重修的花门楼门前是一条硬化入村大道,对面是连绵的蜈蚣岭。1997年花门楼东头族人兴建起另一座相仿的门楼,与西头门楼形成双门并矗、巍然壮观之势。1998年,鄱阳湖区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水,花门楼村人享受移民建镇政策,数十户村民重建新居。村民同时对祖祠兼村民文化活动中心也进行了修缮。 一代名吏余濂不只为高氏捐建门楼,还应邀为甫修的《高氏宗谱》撰写序。余濂在谱序中这样寄语高氏:“以耕读为业,以礼义廉耻为坊表,其最下者不失为愿谨自守,一时习尚无愧标示,卒以此垂裕,吾知高氏之必有兴也。” 为《高氏宗谱》作序的还有明崇祯年间曾任湖广巡抚、兵部右侍郎的余应桂。封疆大吏余应桂(1585-1648)又名二矶,是距花门楼村不远的余呈湾村(今春桥乡余二矶湾村)人。余应桂为《高氏宗谱》作序,时在明崇祯十三年(1640),比余濂为之撰序晚了130余年,《高氏宗谱》已是经历了七修。其时余应桂因熊文灿诬害受了牢狱之灾,熊文灿后来伏诛,余应桂才得返家乡都昌谪居。余应桂与同邑的花门楼村的交集是,他的连襟是花门楼村的高寅伯。余应桂少时在花门楼村蒙馆求学,受教于老儒高文垣。高文垣是花门楼临村的旧舍高村人,对家贫的余应桂呵护有加,余应桂在恩师辞世后,这样评价他:“意气若虹,肺肝如雪,遇有公愤抵掌操觚,绝无趋却。”其浩然秉性给余应桂的人格以滋养,以至余应桂感叹“观斯谱如见其人”。余应桂在序言中这样称赞高氏“宗子者”:“族约而俗刚,风清而气朗。” 岁月匆匆,白云悠悠。花门楼村前村后的“双溪”依旧在,潺潺溪水,汇入徐埠港,注入鄱阳湖,奔流到江不复返;花门楼上的“双溪”石匾依旧在,古朴凝练,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也瞩望了这方水土上耕读传家的人文之源。新时代的花门楼高村人,在溪上溪下唱着幸福的欢歌,奔向花团锦簇的远方……(九江都昌发布 文\图:汪国山)
来自:都昌在线Android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