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熊情仇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鲁迅
◇杜振助
杜熊曾经为亲眷,翁婿反目成仇恨。
官司打到县衙里,一犁翻转百亩田。
两姓从此不通婚,情断义绝五百年。
结怨却因结亲起,好姻缘是恶姻缘。
都昌县二都(和合乡)西田畈是一个较大的垅畈,上至小埠岗(山麓),下至窑得墈(鄱阳湖边),一垅而下。杜、熊两姓便是这个垅畈中的两个最大家族,当今两姓皆有多个自然村,分居在田畈、义公两个行政村,杜姓有寺前、新屋、老屋、山下、磨盘洲、畈上、四房、鲤鱼地等自然村,熊姓有上湾、下湾、彩田畈、熊家湾、修仲里、义公咀共六个自然村,两姓合计人口约6000余人,各3000余人。长期以来,两相处不是很和谐,杜熊不通婚,这是当地尽人皆知的事。
“结怨却因结亲起,好姻缘是恶姻缘。”上面一首诗所反映的就是一段“杜姓情仇”的真实历史。曾经缔结良缘的两个姓氏,却因一纸字据打了一场官司,之后反目成仇。 关于这段“杜熊情仇”故事,还得从六百多年前明洪武年间杜家购买熊家小花园时说起。
一、作客二都,杜文远买熊家花园
南宋绍定六年(1233年),因胡元骚扰,江西会昌县丞杜云华辞官徙居都昌四十一都左蠡草垅头,村名曰:仙井畈。 都昌就是从这个时候起有了杜姓,杜云华为都昌杜氏始祖。 杜云华之玄孙杜文远,生于元至正五年(1345年),于明太祖洪武初自左蠡仙井畈迁县市亦鲁坊。其后,杜文远与二都熊村熊庄主交好,感情甚笃。一次,杜文远受熊庄主邀请前去熊家做客,熊庄主领着杜文远游玩至熊家小花园,杜文远见花园地处垅畈中心,淙淙小溪环绕,南侧不远处有一池塘,清澈见底,不由得大加赞赏。 熊庄主介绍说:“此花园面积约十余亩,前有强家塘一池清水,近有活水溪缠绕,其地形宛如一条跳跃之鱼,故名曰鲤鱼地。” 杜文远赞叹:“好个鲤鱼地,鲤鱼跳龙门则变化成龙。若居此地必有飞黄腾达之事,后代将有中举、升官之人。” 熊庄主道:“我熊家一心农耕,未有读书之人,何谈中举升官,我倒有一个想法,仁兄乃诗圣杜甫之后,世代贤良,英才辈出,莫若我将此花园卖与你杜家作书斋,久后果真会出贤才!” 杜文远以为是戏言,笑道:“熊庄主此言当真?” 熊庄主道:“你我兄弟,岂能戏言,金钱如粪土,仁义值千金,至于购地银两,按现行通常之价计算,有则付之,无则缓之。” 杜文远大喜,当日写好购地文书,将花园买了下来。
二、一见钟情,杜嵩华与熊氏定亲
后来,杜文远之子杜子诚建功隆书院,其义行多受县府褒扬。杜子诚又将父亲所卖二都花园建一书斋,名曰:清溪轩。四里八乡的读书人纷纷慕名造访,门庭如市,果然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杜熊两家之交情,由父及子,是为通家之好。因为杜氏购买熊家花园建的书斋与熊村近在咫尺,两家交往频繁,由此,杜子诚与熊家二代庄主(老庄主之子)感情比之以前父辈更进一步。 一日,杜子诚携子杜嵩华到书斋,中午熊家请客,熊庄主见杜嵩华一表人才,彬彬有礼,好生喜欢。便对杜子诚说:“我有一女,近年来说亲者甚多,她却皆不应允,说是非品貌兼优的读书人不嫁,二十多岁依然待字闺中,让我好生烦恼,不若许给贵公子,并非我自夸,我女儿长得容貌姣好,只是比贵公子年龄略大一下,你意下如何?” 杜子诚说:“年龄大些无妨,只要男有情女有意即可,你且将令嫒叫出来与犬子见个面,这里没有外人,成不成都不打紧。” 熊庄主依言,叫出女儿,杜氏父子一看熊氏,果然美貌端庄。两位年轻男女四目相视,一个心猿意马,一个粉脸绯红。 无需言表,这事成了。两位家长当即拍板,来年成亲。(未完待续)
转载本文请与作者联系
电话或微信:16607922867
[ 此帖被田畈人在2020-07-08 23:36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