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力扶朱祁钰继皇位,客观上降低了英宗朱祁镇的价值。使得也先挟英宗以令中原的计划落空。于是也先率军攻打北京。德胜门一战,于谦亲率诸将与也先相持,结果,也先无功而返。
英宗迟早是要回来的,现在中国有了新皇帝,也先再将英宗留在北国已经毫无意义。
但实际上英宗的归来只不过是一个博弈的结果,是群臣为了再将朱祁钰推下皇位而策动的秘密政变。
于是名臣杨善出现在塞外,他此来是接英宗回国的。
到这里,我心还需要解释一个问题。追溯一下历史。早年北宋灭亡,徽钦二帝被金邦掳去。年轻的赵构于一片废虚中建立南宋帝圄。若然金邦故意放徽钦二帝归来,小小南宋会不会有宫廷之乱呢?后世人坚信一定会如此,甚致将此设想为赵构杀害岳岳飞的理由。
宋朝虽然同样是极限皇权之下的臣民博弈形态。但宰辅制的存在构成了一个分层级的社会博弈架构。皇帝依靠宰相的能力统御群臣,宰相又依据皇帝授权获得合法性,二者,一而二,二而一,既使皇帝也轻易动不了宰相,所以秦桧能以不世骂名终老于相位,然而宰相只不过是
国家的经营权,终究无法向前迈出一步。
也就是说,宋代徽钦二帝回国,也无望获得臣属的重新拥立。而大明王朝皇帝孤零零一个人站在群臣的对立面,没有宰相作为缓冲,内阁制,
大学士公叫只是一个双方妥协的折中方案,并未改变这极限博弈之丝毫。在这种情况下一旦禁宫有人主张自己的皇帝权力之要求,龙椅上的那位就会发现他早己经是众判亲离,这一场景行将发生在朱祁钰身上。
杨善此行,是有着充足的把握将英宗接回的,尽管史书上有一断舌战瓦刺的情形,其实那种表演毫无意义,倘使三寸不烂之舌有那么大威力。难道宋朝就找不到一位能臣。
也先留着英宗已已经没有任何价值,杀了他更是多此一举,而英宗回归对瓦刺人来说莫过于他回国后与皇位上的朱祁钰对掐,这情景让人想一想都会激动得让人血压升高。
所以英宗必然会被释放回国。
早在他回国的前一年,明使者李实质问他,何以宠信王振竞尔弄到如此地步?英宗回答,当初王振未败之时大臣们可有人说过反对的话?为什么到了今天却将所有的过锗全部归结到我的身上。似乎他现在明白了,大明王朝皇帝的存在就是麻烦的根源。因此他很可能告诉了他的儿子和孙子们,将自己藏起来,让大臣们操劳国事。
而此时朱祁钰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急忙立了自己短命的儿子朱见深为太子,意思是告诉朱祁镇,不好意思,大哥,皇位上已经有人了。朱祁镇报以冷笑。
果然,朱见深在被立为太子的第二年,卒。太子竟然死掉了,可见朱见深薄福之人,被一个太子之位活活压死。
朱祁钰终究是要退位了。自从儿子朱见深死后,他不敢正视自己,内心痛苦,将朱祁镇囚于深宫,禁止官员探望。
懦弱的人终将选择逃避为心里防卫机制,于是朱祁钰效仿战国时信陵召整曰沉迷于酒色之中。
1457年正月,武清候石享,副都御使徐有贞,宦官曹吉祥三人合谋发兵赴南宫迎请太上皇朱祁镇复位,还有一位参与者张轨。
那么这四人为什么要迎太上皇朱祁镇呢?
石享他曾和于谦同时拥立朱祁钰为皇帝的功臣之一,当时那样做是正确的,后来他和于谦闹矛盾
,于是反过来拥立朱祁镇以打压于谦。
徐有贞,我们并不陌生。他就是土木堡之战前岁举家南迁的徐呈。后来变姓名托关糸得以重用,曾遭到于谦的谴责。
太监曹吉祥原本就是王振的同党他当然要参加这个游戏,
张轨是英国公张辅的儿子,细究起来,因为土木堡之变张铺失言有关系的。
不管什么关糸,此事一了,重新洗牌谁也不会再提了。
夺宫之变开始 是夜,石享,徐有贞,曹吉祥,张轨四人率甲士千人径入内城,他们到了南宫冂囗,以木桩撞墙而入,脸色苍白的朱祁镇说,你们是来迎我的吗?于是慢慢地走了出来。
他们直取东华",在门前朱祁镇沉声道,我是太上皇,此门应声而开。
是夜。
朱祁钰死。太子少保于谦被斩弃市。于谦之死与南宋岳飞冤案一样,同为中华民族心痛。
最早向于谦发难的是居庸关守将罗通,他指责于谦谎报战绩滥封官职“是一个苛全性命保爵禄之人”俟后翰林院学士刘定认为,德胜门之战迭为胜负,互杀伤而己,虽不足罚亦不足赏。
把向于谦发难的人视为无行小人,心术不正是一个省心省事的法子,以利于维护这位忠耿名臣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
史载,夺回皇位的朱祁镇拒绝杀害于谦,但智识之士徐有贞说,不杀于谦此举无名,于是于谦遂死。
千锤百炼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死后,,于谦家被查抄,于谦家徒四壁,有一处铁锁锁着,众人推门一看,全部是皇上赏赐,整齐摆放在那里。
来自:都昌在线Android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