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52阅读
  • 14回复

[地方文化]传家训扬新风之五十七丨蔡岭镇衙前曹村:南宋朝的辉煌村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62454
积分
682157
贡献值
9570
都币
0
在线时长: 5744小时
注册时间: 2014-12-02
我的老家
三汊港镇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12-03
— 本帖被 都昌在线巡检员 从 今日都昌 移动到本区(2019-06-04) —


        偏安一隅的南宋王朝,一如落日余晖,光芒尽收,而在此没落的宋季,都昌清化乡的衙前村曹氏,却显赫一时,以至800余年前的辉煌闪耀至今。衙前村现属都昌县蔡岭镇华山村委会,有上衙前、下衙前之分,合连在一起160余人。村庄离有都昌县次中心之地位的蔡岭镇不到3公里。因有南宋朝的厚重历史底蕴,衙前村一直试图跻身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之列。

        文韬武略曹彦约

        都昌在南宋乱世,倒是名人辈出,仅在《宋史》列单传而留史册的就有江万里、黄灏、曹彦约、冯去非等。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重修白鹿洞书院时,都昌人黄灏、彭蠡、冯椅、曹彦约纷纷前往求学,成为历史上有名的都昌籍“朱门四友”。朱熹后来知南康军,与“朱门四友”又有颇多师生之间的交融。“朱门四友”之一的曹彦约,就是衙前村人。其实同时求学于白鹿洞书院的,还有其堂兄曹彦纯。

        曹彦约(1157—1228),字简甫,号昌谷。其父曹兴宗,南宋登进士,为左从政郎、鄂州司理参军,累赠光禄大夫。曹彦约南宋淳熙八年(1181)中进士,历仕州县,累官礼部侍郎兼侍读,授兵部尚书,曹彦约以年高体弱为由力辞不往,于是以文华阁学士致仕,知常德府。曹彦约历官孝宗、光宗、宁宗、理宗四朝,任上政绩显著,体恤民情,《宋史》称他“可与建立事功”。曹彦约官可至兵部尚书,他在“武略”上的施展,主要表现在抗金守土和平定寇乱上。曹彦约在任京湖宣抚司主管机宜文字,檄摄汉阳军事时,金兵南下,以重兵包围安陆,并派遣游骑及水军沿汉江进兵汉阳。汉阳兵弱将寡,形势危急,曹彦约发动民兵据守,命一路官军守城,另一路联结渔户阻塞汉川,遣勇士焚毁敌船,激战一昼夜,敌兵退走。宋军渡江追击,大败金军。曹彦约乘勇奇袭敌营,斩首千余级。这一大捷,展示了曹彦约的军事才能,他也因功除知汉阳军。开禧、嘉定年间,湖南发生了黑风峒寇叛乱,湖南、江西震动。从朝廷到地方,对峒寇招安、征讨之议,久而未决。官兵围剿,屡战屡败。时任路转运判官负责督运粮草的曹彦约力主剿捕,并提出了三屯驻兵、步步进逼的方略。嘉定三年,曹彦约被任命为荆湖南路安抚使,他亲率大军南下进讨,并设利诱之计,次年平定叛乱。

[ 此帖被田畈人在2019-06-04 13:09重新编辑 ]
2条评分积分+161
快乐生活罗 积分 +61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2018-12-04
鄱阳湖 积分 +10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2018-12-03
intermapper中文官方网站
 

发帖
11498
积分
314462
贡献值
1004
都币
1
在线时长: 1544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6-10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8-12-04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7898
积分
58238
贡献值
502
都币
0
在线时长: 2754小时
注册时间: 2016-06-15
我的老家
西源乡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8-12-04
光宗耀祖!祝福曹氏门户幸福安康。

发帖
7777
积分
30966
贡献值
829
都币
87
在线时长: 994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1-27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8-12-03
星凤楼法帖杯书法比赛即将启动

来自:都昌在线Android客户端


发帖
140119
积分
10184810
贡献值
334
都币
0
在线时长: 30915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7-02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8-12-03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2016
积分
131212
贡献值
115
都币
0
在线时长: 162小时
注册时间: 2017-05-23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8-12-03
支持在线分享

来自:都昌在线Android客户端


发帖
2528
积分
14680
贡献值
377
都币
0
在线时长: 271小时
注册时间: 2017-04-23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8-12-03
那些历史名人上了宋史?我呆会儿去查一下。

来自:都昌在线Android客户端


发帖
62454
积分
682157
贡献值
9570
都币
0
在线时长: 5744小时
注册时间: 2014-12-02
我的老家
三汊港镇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8-12-03

        在龟山曹有“九里三衙”之说,其中的“两衙”指曹彦约的兵部尚书衙、曹之格的宣慰衙,另“一衙”是指龟山曹南宋礼部尚书、端明殿大学生曹孝庆(1206—1276)的官衙。2011年7月,时任北京曹雪芹研究会会长的胡德平先生,带领专家学者来到龟山曹进行学术考察。“红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曹孝庆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南宋祖先。曹孝庆与曹之格是同宗族兄弟。

        曹彦约其人、星凤楼其帖、宣慰衙其事,足可让衙前村在历史的星空下闪烁其彩。八百载白驹过隙,新时代逐梦而来。据称衙前村在南宋一代先后有62人中举,18人中进士,为官为宦者有27人。诗书传世远,衙前村现有硕士4名,博士1名。从衙前村走出来的曹淼孙博士任教于首都体育学院。2018年村民曹建平承包的500余亩农场喜获丰收,他的种养家庭农场成为省级乃至国家级家庭示范农场。热心地域文化传承的曹光华,正在山西洪洞县务工,身在异乡的他一直关注着家乡“星凤楼”的热点新闻。曹淼孙、曹建平、曹光华们在奋进的路上,书写着新的人生辉煌……

九江都昌发布 文\图:汪国山

发帖
7777
积分
30966
贡献值
829
都币
87
在线时长: 994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1-27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8-12-03
首届星凤楼法帖杯书法比赛即将启动

来自:都昌在线Android客户端


发帖
62454
积分
682157
贡献值
9570
都币
0
在线时长: 5744小时
注册时间: 2014-12-02
我的老家
三汊港镇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8-12-03

        衙前村曾一度称“留恩村”,据说是曹彦约为感念浩荡皇恩而取名。现在名曰“衙前”,是源于其孙曹之格。曹之格宋度宗末年任山东提刑。南宋半壁江山风雨飘摇,其时奸相贾似道当道更是加剧了赵氏王朝的崩溃。年幼的度宗乱世思良才,任命曹之格为南海北道宣慰使,属从三品官职。职守是回原籍招讨、剿抚,并筹集兵马粮草以抵御元兵。曹之格回到都昌,将祖父曹彦约在村中建造的旧尚书府作为宣慰衙门,尽心履职。在衙前村邻张家岭老街古市周边,一些村名留下了当年官衙储备军需物资的痕迹。传说曹东村是衙门东的花园,鸟官树村是养鸟之处,谢骡村是存养骡马的地方,降上谢家是放轿杠(降)的地方,仓舍谢村是屯粮仓之地。这些当然只是传说而已,每个村庄都有其不同凡响的历史。

        曹之格恪尽职守,已是无力挽回南宋灭亡的命运。曹之格在公元1277年病故,两年后,南宋末相陆秀夫背起小皇帝跳海自尽,赵宋灭亡,忽必烈驰骋江山。昔日的宣慰官衙历经战火炙烤和风雨侵蚀,后来的三进厅只剩下中间一进正堂。1975年重修过一次,数年前村民对官衙祖祠作了重修,尽管没有了敞亮和堂皇,但正堂仍修旧如旧,呈四叠五加梁风格,喻“梁上加梁,官上封官”。在衙前村,有“留恩八景”,分别是宣慰官衙、水阁遗基、尚书古井、小尖文笔、留恩西障、华表南迎、牌坊础舄、泉井渔矶。每一处有每一处的神韵,每一景有每一景的故事。比如“尚书古井”,遗址尚存,井已废弃。当初曹彦约建尚书府时,在府前竖置旗杆条石(即“华表”),彰显的是显赫身份;凿掘一口水井,并建造一个四柱擎天的凉亭,施惠的是饮水思源,德泽后人。村上曹光填老人讲述着一个关于古井的传说。元末明初,龟山曹姓因史上谜团一样的“红花之乱”,遭灭门屠杀。衙前人杀的杀、逃的逃,只有一个老妪,身穿罗裙坐于尚书井沿上,罗裙罩着的井口下,用提筐藏着一男婴,以这样的方式躲过了官军的满门剿杀。这个叫曹金铭的男婴,后来成为衙前村的兴村之祖。尚书古井至今在通村水泥路上的旁侧,井圈石上依稀可辨清乾隆十九年(1754)重修的勒字。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