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08阅读
  • 14回复

[地方文化]传家训扬新风之十二丨左里镇董家湾村:董家湾的笑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94622
积分
1297102
贡献值
11598
都币
0
在线时长: 1321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8
— 本帖被 都昌在线巡检员 从 今日都昌 移动到本区(2019-06-04) —


2008年戊子重修的《豢龙董家湾宗谱》“家规十二条”中论“职业”云:“士农工商,四民常业。务本逐末,两途攸分。是职业为治生之要道,而农桑尤养身之良策。 倘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故男勤耕耘,则有余粟;女勤绩纺,则有余布。”论“读书”云:“夫学犹植也,不植将落,若焚膏以继晷。则鸡鸣与鹿鸣同听,诚映雪而苦吟,则布衣随锦衣顿新。”

从“豢龙”到“醇儒”


每个姓氏,都能找到其在历史上令后裔引以为荣的显赫人物。对于董氏后裔,旷世大儒董仲舒是一个绕不开的始祖。


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年),广川人(今河北景县),西汉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此八字是贴在董仲舒儒家宗法思想上的标签。汉武帝时,董仲舒以“天人三策”,规劝汉武帝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武帝纳之,开此后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董仲舒的神学体系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为君权神授制造理论。他还提出“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晚年托病辞官,专门从事修学著书。著述有《春秋繁露》和《董子文集》。


一代硕儒董仲舒的后裔以“醇儒堂”为总堂号,一些分堂号的取名也与董仲舒的历史典故相连。比如“下帷堂”,以仲舒公“下帷讲授,三年不窥园”而定名;“三策堂”以仲舒公的“天人三策”相对汉武帝而定名;“忠恕堂”之“忠”是对君王忠心不二,“恕”则是宽恕,皆为儒家学说的重要内核。

史册录载董氏名人,早于“百代儒家”董仲舒的是春秋时期的“千秋良史”董狐。晋国太史董狐不畏权势,秉笔直书,孔子赞其“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董姓堂号“直笔堂”、“良史堂”纪念的就是董狐。比董狐更早的是董父,系黄帝后裔,因善于豢龙(“龙驹”为千里马之谓),又称豢龙氏,舜帝时赐姓董,这就是董氏祖祠上冠之“豢龙世家”的来历。

都昌左里镇付桥村委会董家湾,现有村民750余人。沐“醇儒”家风,走进新时代的董家湾文脉昌盛,人才辈出。董晋、钱宏父子均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董家湾人无论是身居要职从政者,还是身处尘世谋生者,以“仁”处世,以“义”行事。莘莘学子得“文蔚”之风气,承“儒门”之诲导,立德成人。2017年,左里中学的中考状元是董家湾人董阳阳,邻乡的多宝中学的中考状元也是董家湾人董婧婧。村理事会理事长董小华老人能说出村上两个中考女“状元”的分数,一个668分,一个682分。董小华老人发出爽朗的笑声,数起董氏的辈派歌:“光宗祖高明,万世学道成。仁慈昭圣德,礼义振家声......”董氏名派论辈,连缀起来,也内含着儒气。


2008年戊子重修的《豢龙董家湾宗谱》“家规十二条”中论“职业”云:“士农工商,四民常业。务本逐末,两途攸分。是职业为治生之要道,而农桑尤养身之良策。 倘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故男勤耕耘,则有余粟;女勤绩纺,则有余布。”论“读书”云:“夫学犹植也,不植将落,若焚膏以继晷。则鸡鸣与鹿鸣同听,诚映雪而苦吟,则布衣随锦衣顿新。”
[ 此帖被田畈人在2019-06-04 13:32重新编辑 ]
3条评分积分+224
快乐生活罗 积分 +61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2017-12-28
鄱阳湖 积分 +10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2017-12-28
好好活着 积分 +63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2017-12-28
冰点还原精灵官方网站
 

发帖
3823
积分
76085
贡献值
37
都币
40
在线时长: 833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7
我的老家
多宝乡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8-01-03
图文并茂!
发帖
27
积分
116
贡献值
14
都币
0
在线时长: 53小时
注册时间: 2016-04-12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7-12-30
九江市常委 常务副市长董金寿就是这个村的

发帖
1888
积分
12453
贡献值
10
都币
0
在线时长: 286小时
注册时间: 2015-09-25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7-12-30
给这个村点赞,一看就是有头绪的村庄,搞得很好!

发帖
6497
积分
5613
贡献值
64
都币
0
在线时长: 821小时
注册时间: 2013-10-30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7-12-29
村里有能人啊!
发帖
1143
积分
3237
贡献值
38
都币
0
在线时长: 118小时
注册时间: 2015-05-09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7-12-29
文化中心门头三层重复设计的风格显得有些呆板,同时也显得单薄,还是那句话,都昌县的祖堂建设还是万户镇大屋村的最好,一层建筑面积999平米,整个建筑大气、厚重、传统文化气息浓重,建议准备建祖堂的去参观借鉴一下。

发帖
3
积分
-39
贡献值
0
都币
0
在线时长: 52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0-18
我的老家
多宝乡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7-12-28
九江常务副市长董金寿就是这个村的杰出人物

发帖
11492
积分
314388
贡献值
1004
都币
1
在线时长: 1544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6-10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7-12-28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140086
积分
10184680
贡献值
334
都币
0
在线时长: 30912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7-02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7-12-28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1033
积分
8826
贡献值
48
都币
0
在线时长: 145小时
注册时间: 2011-06-25
我的老家
徐埠镇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7-12-28
给这个村子的建设点赞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