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30638
-
- 注册时间2012-09-03
- 最后登录2025-01-18
- 在线时间6679小时
-
- 发帖7041
- 搜Ta的帖子
- 精华5
- 积分406937
- 贡献值2945
- 都币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发帖
- 7041
- 积分
- 406937
- 贡献值
- 2945
- 都币
- 0
在线时长: 6679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 我的老家
- 县城(都昌镇)
|
—
本帖被 鄱阳湖 从 鄱湖文苑 移动到本区(2021-10-23)
—
民歌与民谣 一提起“民歌”和“民谣”,无论是音乐人还是听众都觉得剪不断理还乱。是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还是大武山美丽的妈妈?如果回到最悠久的传统中去寻找,我们会发现它们本是同源之水,如今也是殊途同归。 在原始社会里,先民在狩猎、祭祀、求偶等活动中创造了最原初的音乐。上古文献中对民歌最早的记载是这样一首《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诗经》中的《国风》,便是当时北方的民歌。《伐檀》、《硕鼠》便生鲜淋漓地展现了当时的劳作与情爱。 公元前四世纪出现的《楚辞》,收存的民歌都极具楚地特色与浪漫主义。六朝乐府丰富了句式和体例,长短句、五言七言开始出现,《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流传至今,人们依然熟而能诵,“相和歌”的出现又增加了乐器伴奏,开创了说唱、戏曲的先河;此后的唐代乐舞、宋词、元曲、明清牌子曲,更加广为人知。 虽然这些音乐的曲调、句式、风格无限丰富,但都承载了时代情绪与民间关切,歌为心声,古已有之。那么应该如何定义我们时代的民歌?被称为“民歌之母”的陶晓清说:只要唱歌的人是发自真心地唱自己的歌,走下舞台的歌者又能和台下的人坐在一起享受音乐,他们唱的就是民歌。没有必要去区分这些歌者惯用的乐器是木吉他还是钢琴,创作的灵感是先辈记忆还是个人经验,歌咏的对象是故乡还是远方,甚至在现代范畴内,也无需将“民歌”与“民谣”做严格的区分,醉能同其乐,醒能咏以歌者,便是民歌。“诗言志,歌咏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类似的古训我们都耳熟能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