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游记 余凡 我一直相信一句很俗套的话——世界这么大,就应该趁年轻去看一看。去过几个热门城市,但这次去的南京让我印象最深刻。
我们是坐绿皮火车驶向南京的,在火车上度过了惬意的七个小时,和高中好友一起,互相分享自己的
大学生活和一些新的观点,我觉得这样的同游对我们友谊是一种催化剂。没有钱,没有物质上的享受,可我们依然非常开心。
刚到南京没有特别惊喜,反倒是南京路边随处可见梧桐树吸引了我,在车上问我们司机为什么会中这么多梧桐在马路边上,司机告诉我们说民国时期蒋介石在南京住,宋美玲要从法国回来,蒋介石听说她喜欢法国梧桐,便将梧桐从法国移植到这里,为她种了整个城市的法国梧桐。整个南京城突然就笼罩上了一种浪漫的气息。但据历史记载,梧桐树是在1928年,为迎接孙中山奉安大典,南京市在中山南路等沿途栽种了2万棵悬铃木,南京人俗称其为“法国梧桐”。
以为是我们幸运,四个外地女孩子遇到了一个很热心的司机,接下来两天才知道原来南京本地居民都非常的热心! 司机听说我们第一次来南京,耐心给我们介绍了南京比较好玩的地方,哪些地方必去,哪些地方可以不用去,以及一些小吃街,一路上一点都不闷,我已经做好了攻略,司机的介绍让我对这个城市更加好奇和期待。
假期出游最大的苦恼是人多。没错,我们出游也是一样的,说实话,我们这些学生党选择假期出游早就料到了人多,也就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人多体现在玄武湖,南京的一个景点公园,多的连游客照都没法拍,多的连拍照片都要找角落拍才能避开人群。可是,我却觉得热闹非凡,原来我就是个喜欢凑热闹的人呢。但去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绝不是凑热闹。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南京必去的一个地方,被
推荐说必去有一定有它的道理,去了之后才能真切感受到那段大屠杀的历史。首先进入视野也是最大的一个雕塑,是一位丈夫死在日本人屠刀下,自己也被日本人强 暴,手里抱着孩子的母亲,头微仰,像是在控诉日本人的暴 行。再往前,能看到一些稍小的雕塑:背着已经死去的奶奶的
少年,抱着已经死小孙子的老人,趴在已死母亲身上待哺的婴儿……那里是三十万同胞的纪念馆,那里记载的历史里被无辜杀害的孩童,被残忍奸杀的妇女,无辜的老人,男人都是惨死在日本人的钢刀炮弹之下,此刻我的心已经为之颤抖,愤怒和悲痛涌上心头……. 接下来参观的人非常多,印象深刻的有一位抱着小女孩去参观的妈妈,小孩子看不懂字,妈妈就一路给她讲解,走到“二十万次性侵女性”的时候妈妈的表情变得更加严肃,沉重的对女儿解说,小女孩好似懂了,点点头,时不时地问一些问题。对孩子来说这是一场重要的历史
教育课。以及一个出馆时红透了眼眶的阿姨,我跟在她的后面一路走下来,看着她的表情慢慢变得更加严肃,感受到她的心情由进馆时的轻松变得敬畏,变得沉重,变得悲愤,最后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擦眼泪。一幕幕真实的历史展现在眼前,涌动的人群没有嘈杂,沉默,是大家对历史的缅怀。我觉得只要是中国人就应该关注这段受难史,正如刻在纪念馆墙壁的一句话“我们可以忘记仇恨,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在这里,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这些不幸的灵魂在中华那个最无能的时代失去了自己的生命,换来的是现代人们对那段历史的铭记,对强大的渴望,对和平的追求。这最后参观的景点,是最有意义的一个。
南京的居民对本城历史非常了解,至少我们遇到的司机是这样的。好像不管哪个南京人都能讲一段关于南京的历史,并且我猜想他们的爱国情怀比我们要高涨的多,在他们眼里,不管是哪里的人,只要是中国人,就是自己人,给人很温暖的感觉。
其实
旅游,对于我来说并不完全是一种享受,有时候可以说很累,但有更好的体验。我和高中好友一起去旅游,能重拾友谊,在交流间发现彼此可能在某方面变得不同,在行动方面看到对方的优缺点,还可以分享生活
经验。并且我觉得,在大学期间我作为一个穷游党,会去各种尝试怎样更省钱,培养在外的独立能力,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安排自己的吃喝住行,我觉得是非常考验人的,好在现在的网络发达,什么都可以提前安排好。我不推崇盲目穷游。我最
希望的是下次能够不花父母的钱出去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