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之前,明辉已经听佑倗先生跟他细细地讲述了“蠡水文学研究会”的由来以及创办起来的大致细节情况,因为明辉知道,佑倗先生并不仅仅只是湖都县里的一名老一辈的作家,他还是湖都县里“蠡水文学研究会”的前身,原“蠡水文学社”的发起人之一,曾经先后出任过湖都县县的第一任文学作者协会副主席,当了十多年的第二任湖都县文学作者协会的主席,他应该算得上是湖都县里文学艺术界首屈一指的元老级大牌文学艺术家了,而恰恰湖都县文学作者协会的第一任主席就是由原“蠡水文学社”社长,后来的“蠡水文学研究会”的会长敦瑾先生担任的。
1995年的夏天,佑倗先生因工作需要,离开了湖都县,去了右江省城豫章的《花洲》杂志社做了一名专业的杂志编辑,1996年,在佑倗先生的推荐下,欧阳亭先生亦随之也到右江省文联的《文创评谈》做起了编辑,研究会的其他的一些人员,从政的从政,经商的经商,由于自身各种各样不同的原因,都相继离开了蠡水文学社,这搞得从表象上来看,昔日繁荣兴旺的蠡水文学社,几近已走到了瘫痪的边缘。但是,蠡水文学社的工作并没有因此而停滞,日常的工作仍然由原来的敦瑾、一瑛、詹新生、曹达夫等人在继续开展下去。1998年,一瑛先生将蠡水文学研究会及《彭蠡湖》文学报编辑部转移到了他新建的,位于湖都县城县府路上45号家中的二楼办公,随之,又因为有了老作家、书法家许文华、郭继恩、吴德铭等人的积极参与和推动,蠡水文学社又逐步地将工作给完全恢复过来了,并由一瑛先生继续担任主编,编辑出版文学社的会刊《彭蠡湖》文学报。2002年,一瑛先生又将蠡水文学社及《彭蠡湖》文学报编辑部迁到了他新购置的,位于湖都县城万里大道北面的湖都县加工城30号的商铺之内,真真正正拉开了一个很大的架势,正式地挂出了《彭蠡湖》文学报编辑部的牌自运作起来了。其时,刚刚从工作一线退下来的老作家明良先生等一批湖都县新的文艺界人士,亦适时地加入到了蠡水文学社的行列,给蠡水文学社注入了强劲的活力。
老社长敦瑾先生也曾经跟明辉介绍过文学社的一些事情。他跟明辉说道,明辉呀,这蠡水文学社是在1985年通过注册后,我经过了近两年时间物色合适的人选参加进来之后,才在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之后,于1987年在湖都县城对外宣告正式成立的,并在同时文学社成立的同时,创办社刊《彭蠡湖》文学报,经过了十几年的文学工作实践之后,也为了使蠡水文学社能够紧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文学社能够更好地与外界进行更加有效的广泛交流,促使蠡水文学社的事业能够更上一层楼,他便与一众同仁们在会商之后,于2002年的秋天,去湖都县民政局社会团体登记管理处对“蠡水文学社”进行了更名登记,将过去的“蠡水文学社”正式更名为“蠡水文学研究会”,新任的会长则由原来的蠡水文学社社长敦瑾先生接任,至于副会长及理事会成员基本上都还是以前的那些人在担任,没有作调整。由蠡水文学研究会编印的那个《彭蠡湖》文学报仍然在编辑出版之外,还在环湖的县市区里头带头倡议和创立了环彭蠡湖区第一个专业性的大型文学论坛——蠡水文学论坛。
2004年,时任湖都县委副书记的伍德淳同志对蠡水文学研究会的工作非常关心和支持,常常给予大力的帮助。那年的10月,由伍德淳同志牵头,带领蠡水文学研究会的同仁,商请时任省文化厅的栗厅长,在环彭蠡湖地区成立了“蠡水文学论坛”之后,又要求湖都县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来出面主导、主办,蠡水文学研究会来承办的“首届蠡水文学论坛”,在湖都县的湖都宾馆隆重召开,来自彭蠡湖周边5市16个县、区以及省内外文化部门的领导、专家、学者、文学爱好者一共70余位与会代表参加了会议。在会上,大家探讨了蠡水文学的形成、发展、成就与目前的走势。代表们还就“蠡水文学”是否已经形成完整的风格以及如何继承和超越传统、如何应对市场冲击等论题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多数代表认为,在文学被边缘化的今天,能够如此大规模地举办这样的蠡水文学论坛,其意义是非同寻常。
最后,会议还决定,“蠡水文学论坛”将每年举行一届,第二届将在2005年的10月,由西山区文化广播电视旅游局接力主办,移师西山区的长陵镇召开。
2005年的11月,由蠡水文学研究会、彭蠡湖周边5市17个县(区、市)文化局主办,西山区文化广播电视旅游局承办的第二届蠡水文学论坛在西山区新都宾馆召开。来自省内外的70余位专家、学者及彭蠡湖周边县(区、市)文化部门的负责人与会。右江科大繁星文学社部分社员作为唯一受邀高校代表列席会议。
论坛指出,蠡水文学论坛应该以出精品出人才为己任,应该把目光更多地关注有右江特色的文学创作,关注描写右江的文学作品,关注喝彭蠡湖水成长、书写彭蠡湖风土人情的文学人才,扶持和鼓励作家艺术家把红色文化写深,把绿色文化写美,把古色文化写活。论坛要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研究风气,使之成为右江优秀文化艺术人才的好家园。同时要培育创造精神,营造和谐氛围,思想要活,观念要新,广纳贤才,把论坛逐步发展成为一支先进文化建设的坚强力量。
而后,在饶州以及洪都两县两地相继召开了第三届、第四届的蠡水文学论坛,并同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至此之后,便再也没有了下文。
明辉在听了老会长敦瑾的介绍之后,不由点了点头对敦瑾先生道,敦老会长,你们这老一辈为蠡水文学研究会的发展和壮大,的确是吃了不少的苦,收了不少的累,没有你们的付出,就没有今天的蠡水文学研究会啊。
不过,我想说的是,之前先后四次召开的蠡水文学论坛,在文学创作的领域,肯定是取得了喜人的研究成果的,但是,你们似乎在有关彭蠡湖地域文学基础性的研究工作方面,特别是在对蠡水文学理论的倡导与建构上,没有能够积极地开展和行动起来,更没有能够形成统一的思想认识,以至于“蠡水文学”这一全新的文学概念,没有深入人心,导致在社会上产生了不少的闲言碎语,说什么蠡水文学研究已经搞了这么多年,她到底是个什么啥东西,连你们自己这些搞研究的人都不能够说清楚,那怎么能去让外面的人们弄个明白呢?明辉说,他就曾经亲耳听到过原湖都县分管文卫的岑勋和副县长跟他说起过。一直以来,在湖都城里有关蠡水文学研究的松散现象,特别是蠡水文学研究会内部的那种分崩离析,人心涣散的局面,给了外部的人们一个极其不好的粗略印象,这不能不说是蠡水文学研究会在地域文学的基础性文学研究方面,一项工作上的重大缺陷,这也不能不说,也的确是给彭蠡湖地域文学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带来了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
因此,为了正面应对在《湖都论坛》上掀起的,对《蠡水文学》以及明辉个人的声讨与攻击,明辉通过沉静的思考之后,撰写了一篇《网络·蠡水文学·明辉》的网文,贴在了《湖都文苑》之上。
明辉在网文中这样写道,没想到已经年过不惑的他竟然会与网络结下这段不解的情缘,真真是当初他所没有料到的。之于网络,他没有和其它人那样沉迷于游戏之中而不能自拔,也没有陷入情色的包围之中而沉沦,更没有像那些小网虫们那样,整天痴迷于玄幻的臆想之中,癫狂地忘却世界的真实存在。他是很理性地走进网络的,他借着敲击键盘时的美妙音律,击打出自己心灵深处的性情文字,渲泄内心来自于对生命的思考,对生活的追问,对情感的探求等多方面的激越情感。
记得他在散文《我与江城新闻网》一文中,曾经坦露过最初爱上网络文学创作初衷的。那是2006年的八月底,他的处女作,微型小说《船工憨二》是首发在《九龙网》的,《九龙网》后来被更名为《江城新闻网》的《江城文学》栏目的当天晚上,江城晚报的编辑“心向远方”先生,后来,明辉才知道是《江城晚报》副刊的谢衡老师,他在文后给明辉留言说,这篇小说他备用了,要明辉告诉他具体的通联方式,说是文章在两天后的九月一日就要见诸报端了,这速度之快,令明辉咋舌。
因此,当明辉第一次看见自己的文字堂堂正正、中规中矩、大大方方地站立在《江城晚报》上的时候,他心头的那份喜悦自是无以言说和畅快的。他觉得自已的武功还没有被废掉,写出来的东西还能有人愿意看,还能够走进读者的心灵中去。这就在无形中树立起了他再次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信心!
接下来,明辉便真的开始了在网络文学中的冲浪之旅。首先他走进了《文学阅览网》,在里面开了家文学博客——《明辉诗词天地》,继而入住《文学阅览网》成了她的驻站作者,潜心文学创作。把自己熟知的生活,熟识的彭蠡湖风情用拙劣的文字捧出来与大家分享。一段时间以来,通过他的勤奋和不断努力,在《文学阅览网》的驻站作家排行榜上曾一度荣登三甲之列。没想到他所取得的这些成绩,却引起了网站管理层的高度重视,他们以极其慎重的态度邀请明辉做网站的嘉宾作家并接受他们的第八个专访。
自从入住《文学阅览网》之后,明辉就主动去邀请身边的一些朋友们来网上冲浪。先后有奚鼠生、善熙熙、罗鬼子、利许富、于英静、岛桂、王柳芽、陈海稻等一众文友们注册入住。由于大家都是生活在彭蠡湖区的人,所以文字中表述与记叙的多是彭蠡湖区的风物人情,自然风光以及彭蠡湖区的人文生活状态和来自于对彭蠡湖的深度认知和肤浅的感悟。介于这种情况,在《文学阅览网》无形中形成了这么一个以彭蠡湖为文学载体的创作群体,一群以倡导《蠡水文学》为己任的负责任者,一群以守望彭蠡湖为心灵寄托的思想者。
当然, 在这里明辉并不是说之前就没有人以彭蠡湖为文学载体进行文学的创作活动来讴歌彭蠡湖,就缺失了《蠡水文学》这一文学的现象。但据明辉考证,较早时期的如东晋时期的谢灵运、陶渊明,唐代的王勃、宋朝的苏轼等人,都曾经有过不少关于彭蠡湖的作品流传于世;现代的如陈世旭、林美岚、王一民、毕必成、赵青、一瑛等人,也都有不少代表性的反映彭蠡湖的作品问世。但可惜的是他们没能赶上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只能说是他们生不逢时,那些好的作品因受文化交流、文学推广渠道的局限所致,没有广泛地被人民大众所熟识,所以才在文学的这一领域没来得及形成一个整体,一个以彭蠡湖为载体的文学创作阵营。虽然,湖都的敦瑾先生和他的一班钟情于蠡水文学创作的友人们,创立了蠡水文学研究会并自办了一份《彭蠡湖》的文学报,也曾在环彭蠡湖的十一个县、市举办了多期的“蠡水文学”论坛来提倡《蠡水文学》,但终因宣传力度不大,没有能够引起人们足够的认识。故而,人们普遍地忽视了《蠡水文学》这种现象的存在。
基于以上的种种思考, 明辉和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们一起,在2009年的金秋时节,创办了一家名为《都昌户外网》的综合性网站,专门在网站的论坛上开设了一个《蠡水文学》的专区,方便广大喜爱文学创作的朋友们在这里进行广泛的文学交流、交融和沟通。之后,又于2010年的春天,在《期刊·一齐写》网站上创立了《蠡水文学》电子杂志,奉现在了大家的面前。明辉跟朋友们一起倾心推广《蠡水文学》的这个做法,应该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现代网络的快捷与方便,极大地帮助人们实现了以上的愿望。如今,虽然“蠡水文学”已经作为一个专门的词组和辞条被收入在了百科词典,金山汉语词典,金山词霸等现代的电子工具书中,但是,明辉他们并没有感到满足。他们这些衷情于《蠡水文学》的文友们,心中有个很大的愿望,那就是在最短的日子里,用最快的速度将《蠡水文学》电子杂志与实体版的《蠡水文学》杂志同步起来,真正地,切实地将《蠡水文学》弘扬发展起来。借助网络这个大平台,与全国各地热爱文学的朋友们一起,为丰富、发展、繁荣“蠡水文学”,促进她的健康成长,让她以一种非常有影响的文化、文学现象,出现在中国文学艺术的天空里,灿放出异彩来而不懈奋斗。
这是明辉想到的,他应该就《蠡水文学》给大家说明的第一个问题,他相信大家应该在今天的局面中能够看得出来,在文学这条路上能够真正坚持下来的人是不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