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承同学邀请参加其儿子婚礼的庆典,婚礼的格局和仪轨,有人说是中西合璧的典范,我却说是典型的杂交模式,不甚看好。中国是礼仪之邦,这可不是浪得虚名,相反是得到国际社会认可的。既然自己的祖先有那么好的礼仪文化遗产,又何苦去剪取别人的东西来拼凑呢?这不是否定借鉴,而是肯定传承。事实上,西方礼仪文化尽管简约给人以方便,但总觉得存在意犹未尽的味道。而东方礼仪文化虽有拉杂之嫌,却总能叫人尽兴而归。拿婚礼仪轨作比较,教堂婚礼很省事,主旨似乎也抓住了,但就是不如汉式婚礼全面周详,并且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至于杂交模式,往往是东一鳞,西一爪的拼凑,结果弄得洋不洋,土不土,实在叫人难以消受。我的观点是:既然是中国人,还是用本土的东西为好。为什么呢?且听我针对汉式婚礼仪轨中的关键环节解读其精神内涵,此后你便有分晓。
在汉式婚礼的高峰,有三个节点要特别注意,因为他们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人生哲学或者说人文精神。这三个节点,实际上就是三拜,即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夫妻对拜。
中国人崇拜天(地),就像西方人崇拜上帝,佛教徒崇拜佛,伊斯兰教崇拜真主一般十分普遍且虔诚。在中国人看来,世间万物都是由天地氤氲化育而来,我们有今天,就得感谢天地的赐予。因此,我们有任何可喜可贺之事都得拜谢天地,这就是一拜天地的由来。
颂曰:
天氤吾,
地氲吾,
氤氲化育自虚无,
无中变幻有此身,
此身难得谢造物。
父母是天地的使者,负责生养抚育我们,他们陪伴我们成长,关心我们的痛痒,急我们所急,忧我们所忧,对我们恩重如山情深似海,花烛之喜亦赖他们之力成全,是故,才有二拜高堂之礼。
颂曰:
高堂父母请受拜,谢尔抚育我成才。
儿女心花献伴侣,结果由你含笑采。
过去操劳够辛苦,他日事务我安排。
自个照顾好身体,颐养天年我心开。
夫妻是前世的姻缘,是现世的福报,更是人生的伴侣,也是一同造梦的人,注定在未来的路上要相扶相携,互安互慰,因此要彼此感念,于是乎有了第三拜,即夫妻对拜的礼数。
颂曰:
贤妻请受我一拜,郎君且慢一同来。
你不嫌来我不弃,才有并蒂莲花开。
他日粗疏多包涵,未来使气望担待。
夫妻本来是一体,造得梦成乐开怀。
由此可见,仪轨中的三拜,反映的正是中国人对生活的感恩态度,这也是古圣先贤的高明所在,诚可谓对人性洞察入微。事实上,人若知道感恩,生活就没有过不去的坎;人若知道感恩,就会抑制自己的贪欲,不给亲人带来麻烦,不给他人制造障碍;人若知道感恩,天人就能合一,社会就能和谐,这是被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了的结论。这也是中国礼仪文化不同于西方礼仪文化的地方。中国礼仪文化,处处从大局着眼,处处体现人文精神:既照顾上下,又关注彼此。这么好的礼仪规范却舍而不用,竟重起炉灶另开张,真是无事找事,叫人不解其智慧究竟在什么地方?
我始终坚信,在人文领域,中国文化绝对不逊色于西方文化。该保守的,还得保守,不然,一脉相承就成了空洞的辞藻,这是基于我真切希望中华人文精神永放光芒之想法所作的说辞。但愿不是我的一厢情愿,而是众望所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