蜕 变
----谨以此文献给留守儿童的父母
又一个暑假。6岁多的儿子也开始了他小学的第一个暑假。
对于他的假期安排,我们曾有三种设想:和我们一样,呆在东莞, 我们可以照看;送回湖南的外婆家或者我的老家都昌,让他多体验农村的生活。他当然愿意留在城里,但在我们的极力劝说及胡萝卜加大棒的威逼利诱只之下,他留着眼泪,极不情愿的跟着奶奶,带着老师布置的暑假作业,回到了江西老家。
其实,对于农村,他并不陌生。将近7岁的他,至少有一半在湖南或江西度过。尽管他忘却了乡音,留下了满口的普通话;尽管,他少了留守儿童的渴求与憨厚,多了城里娃的精灵与皮实; 尽管,他洗尽了农村的铅华,留下了城市的喧闹。
对于离别,我们特别失落:毕竟,家里的每个角落,留存着他欢乐的回音;毕竟,他成为调节家庭氛围的纽带,传播快乐,别离寂寞;偶尔从嘴里迸出与童年差异的片语,让我们捧腹。
电话成了我们沟通的桥:
“爸爸,什么时候接我回去呀?”电话那头, 依然是急切的问询。
“老家不是挺好的吗?那么多哥哥姐姐陪你玩; 而且,老家也有很多的零食,你不是每天吃5个冰棒吗?”我和妻不依不饶;
“家里有很多鸡屎,特别是去别人家玩总能踩到;还有,厕所很脏,上洗手间,猪窝里的猪好象对着我屁股在轰; 家里的蚊子和虫子又多。。。。。。”他在数落着农村的种种弊端与不是。尽管,物质生活的改善,农村的住房慢慢增高变宽,但农村的卫生与人文环境,与城市的整洁规划无可比拟。
“儿子呀, 你看爸爸妈妈都是农村长大的, 那里也是我的家。”
暑假的前半期,每次电话,他都催着我接他回来。他表现的乖巧,每天跟着哥哥姐姐一起读书,按时完成作业,按时作息, 就象在东莞的生活。但20多天后,我们谈话的内容变了。
“向宇有2个星期没做作业了。每天一吃完饭, 就跑得无影无踪, 经常跟着一个比他大的男孩,玩手机游戏,电视游戏,喊他回家吃饭都很不情愿。”父母及侄子侄女在电话那头告状。
“你们怎么不阻止他, 他不听你们可以使用家庭暴力。打了他一两回,他就会收敛!”我焦急起来。我不想他在这边养成的一些良好习惯就在一个暑假后,重新调整和纠正。他还小,尽管纠正不是难事。没想到,他们的回答让我无言。
“他在这里呆的时间短,又是做客,我们怎么舍得打他?还是让他回去你们再去管教吧!其实,我们说话他根本不听,一直我行我素!”
“让他接电话吧,我得教训他!” 但让我惊讶的是,我刚开口,他便摔下电话跑了。留下沉思的我,鞭长莫及的我。
他们的无为而治,纵容助长激发了他的蛮横,固执,任性!
他们不像我们,那时社会关系比较单纯。没有手机, 网络和玩具,我们能玩的就是简单的,原始的。所以社会在进步的同时,数不尽的诱惑给了他们堕落的理由;他们也不像我们的童年,由于兄弟姐妹多,能互相照应,即便过家家,堆泥人,也乐此不疲。
随着计划生育一胎化,随着大量农民抛弃土地进城,当物质生活改善和促进城市进步的同时,也阻碍葬送了留守儿童未来的幸福之路!逃学,沉湎网络,偷窃,打架斗殴,甚至抢劫杀人也层出不穷。由于和父母的聚少离多,造成爱的断层。教育体系的失职, 社会道德缺失。其实,谁都清楚,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爱,就算没有溺爱,也永远无法真正取代父爱母爱。
我想起了一件曾经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在读初中二年级十三岁的小男孩,聪明乖巧。父母常年在广东中山打工,每年年底回家一次。留下他和姐姐与爷爷相依为命。为了弥补亲情的缺失,父母只能努力的多寄些钱回家,尽量让他们姐弟俩在学校过得舒服些。姐姐听话,但弟弟却慢慢变了。逃课,网络游戏成了学习的主要内容。年迈的爷爷无计可施,只能听之任之。
更没有想到, 有一日,这个男孩失踪了。
三日三夜,全村所有的劳力组织了拉网式的搜寻。附近的池塘水库,学校周围的网吧,全被翻了个够,毫无音讯。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从10公里以外的一个村庄传来疑似他的消息。村里人带着疲惫,骑着摩托车赶到该村,果然是他。大人们虚惊一场。他欠了网吧的钱,害怕上学,只能偷偷的逃走。他告诉收留他的好心人:他是孤儿,父母早逝。
大人们沉默了,流泪了。他的父母从此结束了他们的打工生涯。
这不是骇人听闻,愿打工在外的家长警醒!赢了世界,输了子女!
最后,让我以《少年中国说》作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DOUBE XIANG 201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