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06阅读
  • 16回复

江万里精神与都佬性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882
积分
25575
贡献值
-30
都币
0
在线时长: 26小时
注册时间: 2010-06-07
我的老家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8-01

江万里精神与都佬性格


    发布时间:2009 - 07 - 13 编辑:蔡奇 来源:寻庐人文网


    江万里是都昌县的历史名人,更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典范与楷模。千百年来,人们传颂他的英名事迹,赞叹他的思想品德与崇高精神,他是都昌人的骄傲与自豪。


    都昌山水哺育了一代英烈,一代英烈荣耀了都昌这一方水土。从某种意义上说,江万里精神集中体现了都昌人的性格,都昌人的性格也凝聚了江万里的精神品质,两者相互作用与影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一、江万里精神


    1、热心教育,甘为人梯


    江万里是南宋末期的政治家,更是著名的教育家。一生热衷于教育事业,热心于创办书院,倡导教育为本,人才当先,奖掖后学,不遗余力,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他一生游学过三所学校(白鹿洞书院、东湖书院和太学),又创办了三所书院(白鹭洲书院、宗濂书院和道源书院),他还多次掌管皇家子弟学校,两次出任国子监祭酒,负责天下人才的选拔。他是白鹿洞书院培养的高材生,也是朱子的三传弟子。


    学生刘辰翁记云:“先生生庆元戊午,遭伪禁之世,父师窃窃传习朱学,处白鹿,游东湖,所交多考亭门人,出入端平诸老。”太学时的江万里已名声鹊起,为太子时的赵昀“书其姓名于几研间。”江万里中进士后,首任即为学官——池州教授,后又任秘书郎兼庄文府教授,著作佐郎兼沂靖惠王府教授,是皇族学校的老师。


    嘉熙四年(1240),江万里知吉州兼提举江西常平茶盐公事,即在白鹭洲上仿白鹿洞建制创立书院,还抄录朱子《白鹿洞书院揭示》作为指导方针,恳请皇帝御书匾额。山长欧阳守道记云:“先生亲为诸生讲说,载色载笑,从容水竹间。”诸生“忘其为今太守,古诸侯。”“有意于成就后进者,使之亲已如此,此所谓父兄之于子弟也。”《白鹭洲江文忠公祠堂记》曰:“其为吾州四十有三,声名德业,高迈前闻,故能创鹭洲如白鹿,深衣入林,媚映前后,不无醉心名理,……缙绅德之,吏民怜之,悍卒化之。”江万里自己也说:“某自入境以来,允惟教化,为政先务。”把教育事业,教化民众提到为政之先的重要位置。


    白鹭洲书院从此一跃而为江西三大书院之一。庐陵文风,得以弘扬光大。《白鹭洲书院志》:“自文忠公创书院,而后制科飙举,名硕云蒸,几宇内之半。”吉州文人举进士者多,入仕途者亦多,仅宝佑四年一科中进士者就有39人。此后一发不可收拾,科考及第者达2700多名,名列全省各地市前列。千百年来,白鹭洲成为人才培养的摇蓝,也开启了庐陵文化繁荣昌盛的新阶段。仅宋代爱国志士、诗人就有文天祥、刘辰翁、邓光荐、欧阳龙生、刘过、聂济、聂吉甫、赵介如、陈伟器、汪华、倪镗等一大批。


    淳佑二年(1242),江万里出任江西转运判官兼权知隆兴府,又在府治望云门(后改德胜门)外龙沙冈修建宗濂精舍。还嘱托南安知军林寿在大庾兴建周程书院(后改道源书院)。江万里同时奏请朝廷旌表抚州金溪青田陆门“义居十世,闺门雍肃,著于江右。……盍表宅里,以厉风化。”


    江万里对兴办教育情有独钟,目的在于传播理学,兴学化民,他不愧为一位成功的教育家。


    2、为官清廉,恪尽职守


    江万里一生仕宦生涯长达四十五年,历官91任(大多为虚衔)。但经历坎坷,几上几下。既做过地方官、封疆大吏;又曾官居一品,位极人臣。大凡学官、言官、监察官、参谋官、司法官,大凡刑部、吏部、枢密院等都曾干过,乃至参知政事、左丞相等。无论是身居高位,还是被贬乡间,他都谨言慎行,忠于职守,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努力践行自己的诺言:“君子只知有是非,不知有利害。”民众“莫不举手加额”以为庆幸。文天祥认为他“以君子不用为我耻,以小人未退为已忧。”刘辰翁认为他:“先生闲居,其志念在国家,其精神在庐陵。”史书赞曰:“问学德望,优于诸臣。议论风采,倾动一时。”


    江万里无论是做外官还是为京官,无论是在肥缺位(如茶盐公事、转运判官、知州、丞相等)还是背谤居家闲赋之时,他都清廉自守,洁身自好,办事出于公心,不谋私利。正如诗中所唱:“万里为官彻底清,舟中行止甚分明;如今若有亏心事,一任碧波深处沉。”“去国离家路八千,平生不爱半文钱;苍生鉴我无私意,莫使妖禽夜叫冤。”


    江万里关心民瘼,有口皆碑,所到之处劝农桑,办学校,济时艰,务教化。在知吉州和太平州时都曾发表过劝农诗文,认为:“良农竭力尽分,胜如士大夫文邈虚伪。”倡导实学与践用,任官福建安抚使时,即嘱下官修复岳安石桥以便民利。他的《知螺江府劝农诗》云:“农岂犹需我劝农,且从人意卜年丰;喜闻布谷声声急,莫为催科处处穷;父老来前言语汝,官民相近古遗风;欲知太守乐其乐,乐在田间欢笑中。”螺江府即吉州,自古吉泰盆地就是江西的粮仓。此诗写出劝课农桑,与民同乐,共话丰年的喜悦心情和良好祝愿,确实难能可贵。


    淳佑五年(1245),江万里奏请朝廷任命赵葵主持军事,陈桦主管财政,使萎弱的王朝一度出现振兴气象。因为赵葵是抗战派的中坚,又有较高的军事指挥才能,而陈桦则是著名的理财专家。此事后来不如人愿,但江万里的良苦用心却皇天可鉴。


    弟子刘辰翁廷试策文笔超迈,中有“济邸无后可恸,忠良戕害可伤,风节不竟可憾。”锋芒直指奸相贾似道,被取为进士丙等。江万里愤愤不平,念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荐他出任临安教授,入朝编修国史,后来使他终于成为辛弃疾豪放派词人中成就最大者。弟子文天祥更是受到江万里的器重与提携,终于使他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成为一代爱国英杰。

冰点还原精灵官方网站
 

发帖
11887
积分
4245
贡献值
100
都币
386
在线时长: 59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20
我的老家
大树乡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13-03-04
走了

发帖
11887
积分
4245
贡献值
100
都币
386
在线时长: 59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20
我的老家
大树乡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13-03-04
22个

发帖
11887
积分
4245
贡献值
100
都币
386
在线时长: 59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20
我的老家
大树乡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3-03-04
11个

发帖
11887
积分
4245
贡献值
100
都币
386
在线时长: 59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20
我的老家
大树乡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3-03-04
10个

发帖
11887
积分
4245
贡献值
100
都币
386
在线时长: 59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20
我的老家
大树乡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3-03-04
顶一下
发帖
1882
积分
25575
贡献值
-30
都币
0
在线时长: 26小时
注册时间: 2010-06-07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0-08-05

《宋史》、《江西通志》、《九江简史》分别介绍了江万里,南昌滕王阁把江万里等(都昌仅江万里一人)列为江西历史名人。江万里是都昌县的历史名人,更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典范与楷模。千百年来,人们传颂他的英名事迹,赞叹他的思想品德与崇高精神,他是都昌人的骄傲与自豪。


发帖
1882
积分
25575
贡献值
-30
都币
0
在线时长: 26小时
注册时间: 2010-06-07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0-08-05


    • <江万里是都昌县的历史名人,更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典范与楷模。千百年来,人们传颂他的英名事迹,赞叹他的思想品德与崇高精神,他是都昌人的骄傲与自豪。
发帖
1882
积分
25575
贡献值
-30
都币
0
在线时长: 26小时
注册时间: 2010-06-07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0-08-03










不可不知江万里
作者:江帆    






     



                                                       


        说起南宋亡国那段历史,一般人大抵只知道文天祥,而不知他的太老师、同样是民族英雄并对文天祥等一批仁人志士深有影响的一代宗师江万里


说到杭州西湖与宋诗宋词,一般人也只知道有个写过“毕竟西湖六月中”的江西诗人杨万里,而不知几度在南宋故都临安(杭州)为官、官至左丞相兼枢密使,不仅在当时的政坛而且在诗词文坛上都声名卓著,也是江西人的江万里;甚至只知道那个在国难当头依旧不问朝政,整日没夜地沉湎西湖歌舞不休寻欢作乐醉生梦死以至断送南宋残局的奸相贾似道,而不知屡次遭受贾似道挤压的主战派代表人物之一,在政治上是死对头的爱国名相江万里



    我总感到这不大对头,好像多少有点“数典忘祖”,对不起江万里似的。当然,历史上的地位和名声包括文学史上知名度的形成或湮没,是由其多种客观因素决定的,在有些情形下历史知名度与实际上的历史地位也不一定完全相符。在这里,且撇开历史的诸多种因素不谈。本文题为“不可不知江万里”,似乎颇有些武断和强加于人的味道,自问莫非这也有我的“私情”掺杂其中么?在某种程度上,或许只是我的个人心理感觉的不平衡罢了。



江万里(1198—1275),字子远,号古心,生于江西都昌的林塘,也就是现在的都昌县阳峰乡(解放初期叫万里乡)府前江家人。



我就出生在江万里的故里府前,江万里乃是我的祖宗。追溯起来,我的身上延续着江万里的血脉,遗传上应该也有江万里的基因吧。


府前位于离鄱阳湖不远、庐山余脉之下的半山区,依山傍水,林木葱茏。我们家族祖传的老屋门前那一湾清清池塘叫做大塘,大到足以环抱大半个村落。


村中心有“圣厅”(祠堂),据说是当年万里公接放圣旨的地方。后来才知道,这就是江万里的“古心堂”,理宗皇帝题过匾额。



史载,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年),江万里贡入大学,当时还是太子的理宗赵昀就对他极为赏识,曾书“江万里”三字于几砚之间。宝庆二年(1226年)他登进士第,应殿试所作策论《郭子仪单骑见虏》,文中表露出对郭子仪不顾个人安危的过人胆识和爱国情操的仰慕之情。主考官阅卷为之动情,欣然批道:“写得子仪心事出,立意深而措词婉,叹惜之意溢于言外,高古之文也!”


“君子只知有是非,不知有利害。”这是江万里在与理宗谈论政事得失时曾说过的一句名言。性格即命运,他这种耿直、刚正不阿的秉性在官场并不吃香,以致宦海几度沉浮,他的仕途命运屡屡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他在任监察御史前后,曾上书弹劾林光谦等趋炎附势之徒,又不顾主降派反对,劝说理宗启用赵葵等主持兵事,使主战派一度得以执掌朝政,为此屡遭主降派的忌恨和攻击,谤言兴起,竟借口其母病危未能及时到家送终,给他戴上一个“不孝”的罪名,使其遭受严酷的处罚,在家赋闲竟达八年之久!景定二年(1261年),江万里进迁端明殿学士,同签枢密院事兼太子宾客,这年,万里已年逾六十了。他依然不同流俗,遇事敢言,经常触怒权臣贾似道,故而每次做官都不能久在其位。结果因言论得罪而被解职,只以端明殿学士提举临安府洞霄宫,拿一份退休工资而已。


度宗即位后,下诏求直言善谏之士,才又把“骨鲠之士”江万里召回到行都临安。咸淳元年(1265年)二月,任万里同知枢密院事,进任参知政事,又与贾似道同朝。贾似道以外戚身份擅政后,位极人臣,极力推行卖国投降主张,使得疆土日削,国势日危。贾似道动不动就以辞职要挟度宗,懦弱无能的度宗涕泣拜留,万里当即上前扶住度宗,正色阻止道:“自古无此君臣礼,陛下不可拜,似道不可复言去!”弄得贾似道下不了台,更加招来忌恨。还有,皇帝在宫中的经筵讲座,每当问及经史及古人姓名,贾似道对答不出来,万里常从旁代答,也使得贾似道积怒,而谋逐万里。江万里同贾似道每每相忤,无奈之下,他四次上书告退。


公元1267年至1269年春,蒙古军按照大汗忽必烈的战略企图,先后全力围攻长江中游的南宋军事重镇襄阳、樊城,大军压境,临安岌岌乎危哉(军事家有“襄樊破,南宋亡”之说)。就在襄阳被围困的紧急关头,贾似道却“日坐葛岭,起楼阁亭榭,取宫人娼尼有美色者为妾,日淫乐其中”。咸淳五年(1269年),也就是樊城遭蒙古军围攻之后,度宗再次想起被誉为“国之柱石”的江万里,遂任命他为左丞相兼枢密使。江万里力主抗元救国,提出襄樊解围对策,屡请增兵救援,都遭到贾似道的拒绝。国家危亡的非常时期,江万里又被投降派排挤出局。


江万里的气节,正是集中体现在内忧外患国难当头的关键时期所表现出的这种民族大义上,这是一股宁死不屈、宁折不弯的浩然正气。



    小时候,我见过府前圣厅上方神龛中供奉着万里兄弟的镀金木雕塑像。还有一棵据说是丞相亲手栽的古柏,我见到的时候只剩下一段枯树杪,闲置在圣厅内。村里人常刮一块古柏树皮当作治病的良药。从小就听长辈传说,万里公“忠臣不事二主”,元兵打过来了,要亡国了,他就跳水自尽了。后来才知道了万里公以身殉国的详情:


 


原来,当南宋最后的国防重镇樊城、襄阳失守之后,江上警报一到,江万里便在所居江西饶州(鄱阳)芝山住所的后园凿了一口池子,池亭名曰“止水”。这是在回天无力之下暗暗表示他以身许国的决心。元军攻破饶州城时,万里公仍“从容坐守以为民望”。直到敌兵入宅,他才起身离座,握着门生陈伟器的手与之诀别,泪流满面,说:“大势不可支,余虽不在位,当与国共存亡!”言毕,偕左右亲属相继投止水池自尽,一时“尸积如叠”。他的一个胞弟江万顷当时也在饶州,被捕后大义凛然,斥骂不止,竟遭肢解遇难。后来,抗元名将张世杰一度收复饶州,得悉江万里悲壮赴难,奏报朝廷。朝野闻知,为之震动。其时,正被元军拘禁在大都牢狱里的文天祥曾集杜诗祭曰:“星折台衡地,斯文去矣休,湖光与天远,屈注沧江流。”



按府前的习俗,过年是在除夕前一夜,除夕则叫做“团聚”。记得我小时候在府前过年,吃年夜饭前,全村各家父老都手捧托盘,带着供品,我们小孩也跟着大人一起,聚集在圣厅送“福礼”,大放鞭炮,由族长领头击磬,祭拜祖上这位令人崇敬的忠臣和清官。幼时我就熟读圣厅的一副对联:“兄宰相、弟尚书,联璧文章天下少;父成仁、子取义,一门忠孝世间稀。”初中放假期间,我在村里一位长者家中翻阅了一通《江氏宗谱》的“谱头”(卷首),记得的有江万里“去国离家路八千,平生不受半文钱”、“万里为官彻底清,舟中行止甚分明”等诗句。那时,我还曾得到一本旧时的简易历史读本《鉴略》,急于寻找有没有说到江万里的事迹,结果发现,上面赫然写道:“执义文天祥,捐生江万里。”将以身殉国的先祖江万里与“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英雄文天祥相提并论!


后来读了《宋史》中的《江万里传》。再后来,到了1981年,我在《人物》杂志第4期上发表了《文天祥与江万里》的文章,被认为是江万里研究会成立之前“最早研究江万里的文字”。



文天祥是江万里的再传弟子。师生两人感情深厚,猩猩相惜。天祥一向敬佩、仰慕江万里的道德学问和风度气概,赞颂他“文章若雷霆河汉,玉色金声;言行质天地鬼神,丹心白发”,常比之为范仲淹、司马光,“前有范文正,后有司马公”,称江万里“都范、马之望于一身”。万里亦素知天祥气节,把抗击元军、挽救危亡的重任寄托在这位后起之秀的身上。


咸淳九年(1273年),江万里以76岁的高龄,奉旨出任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长沙)。此时,文天祥任湖南提刑。同年夏,天祥探望万里公。语及国事,万里公慨然而道:“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令文天祥感动不已,流涕再拜而去。这是江万里对文天祥日后的抗元救国行动具有深刻影响和感召作用的一段史料。饶有意味的是,国民党元老、书法大家于右任约在抗日战争期间写下的一段书法条幅,内容用的恰是江万里对文天祥说的这一番语重心长的话语。抗战时期上海沦陷后,周信芳主演京剧《文天祥》,用的也是江万里、文天祥同贾似道针锋相对斗争的情节,借以鼓舞民族气节。


    江西省江万里研究会在整理江万里事迹时,在《江氏宗谱》上发现文天祥佚诗《临歧饯别》:“圣恩优许力求回,把酒临歧饯一杯。台阁是非远已矣,乾坤俯仰愧何哉?竟追范蠡归湖去,不管胡儿放马来。强圉尚殷如孔棘,也应定策救危时。”该诗未载入《文山先生全集》,一直不为人所知。


宋史本传称江万里“器望清峻,论议风采倾动于时”。但可惜得很,他没有文集传世,诗文流传甚少,这大概也是他对于后世不大知名的一个原因吧。从现存的江万里的作品看来,最能反映他的坚贞气节的诗作,当推《宋诗纪事》评说为“缠绵悱恻,情见乎词”的这首《绝句》:



草际春回宿雪消,强扶衰病傍溪柳。


东风不管梅花落,自酿新黄染柳条。



此诗含而不露,旨意深远,若置于《千家诗》中,我觉得在艺术造诣上非但毫不逊色,而且在思想格调上更是气吞五岳,光照千秋!


最能反映江万里的廉政、勤政主张,最具“民为贵、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和亲民意识的诗词,一是嘉熙四年(1240年)出知吉州军期间,其所作《劝农诗》:“农岂犹需我劝农,且从人意卜年丰。喜闻布谷声声急,莫为催科处处穷。父老前来吾语汝,官民相近古遗风。欲知太守乐其乐,乐在田家欢笑中。”二是《全宋词》收录的也是在这一时期写的《水调歌头(寿母)》,这是他的代表作:



生日重重见,余闰有新春。为吾母寿,富贵外物总休论。且说家怀旧话,教学也曾菽水,亲意尽欣欣。只此是真乐,乐岂在邦君!    吾二老,常说与,要廉勤。庐陵几千万户,休戚属儿身。三瑞堂中绿醑,酿就满城和气,端又属人伦。吾亦老吾老,谁不敬其亲。



江万里又是一位继承朱程理学的重要的教育家,他一生特别热心教育事业,先后创办了白鹭洲书院以及道源书院、宗濂精舍三所书院。其中,以淳 礻右(左“礻”右“右”)元年(1241年)他在吉州州治庐陵县城东赣江之心创建的白鹭洲书院最为著名。他在此广泛收藏图书,收授门徒。开始时书院没有另任山长,他就自主其事,亲自为诸生讲学,忘其为地方父母官的身份。文天祥在白鹭州书院读书时,山长由江万里的门生欧阳守道担任,因此文天祥理所当然地自称是江万里的再传弟子。江西庐陵宋末多民族志土,除文天祥外,还有刘辰翁、邓光荐等,都是从白鹭洲书院走出来的。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刘辰翁(会孟),也是江万里的得意门生,又是知己之交。江万里殉国后,迁葬等后事都是由刘辰翁多方奔走、亲手打理的。刘辰翁对江万里在文学上的地位有过很高的评价,他在《江文忠公祠堂记》中将江万里与欧阳修相比,认为有“五似”:“其好士,似欧公;论谏,似欧公;变文体,似欧公;而又得谥似欧公;受乡人毁,似欧公。”刘辰翁在廷试时也得罪过贾似道,以后就以亲老为辞,不肯出仕。宋亡,他誓不仕元,一直到老死都过着隐居的生活。


当代词学大师夏承焘先生曾著《西湖与宋词》一文,他认为“民族志士的血泪作品,为宋词放出最后的光辉”,并举刘辰翁的《须溪词》为代表。刘辰翁作了好几首送春词和端午节词,都是怀念故国而联想到西湖的。《兰陵王·丙子送春》是其代表作,清代厉鹗作《论词绝句》有“送春苦调刘须溪”句称之。杭州破于德佑二年(1276)的丙子春天,“送春”就是暗寓亡国。夏先生指出,刘辰翁所作几首端午吊屈原词,实际上都是吊江万里的。举《金缕曲·壬午五日》一首:



  叶叶跳珠雨。里湖通、十里红香,画桡齐举。昨梦天风高黄鹄,下俯人间何  许。但动地、潮声如鼓。竹阁楼台青青草,问木棉、羁客魂归否。盘泣露,寺钟语。        梦回酷似灵均苦。叹神游、前度都非,明朝重五。满眼离骚无人赋。忘却君愁吊古。任醉里乌乌缕缕。渺渺茂陵安期叟,共 高阝(左“高”右“阝”)池、夜别还于楚。采涧绿,久延伫。



  这词的前半首是指西湖葛岭的贾似道故居,并道出了一代奸相的可悲下场。后半首将殉国宰相江万里比作自沉汩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辰翁的另外几首端午节词,如《金缕曲·壬午端午》云:“谁似鄱阳鸱夷者,相望怀沙终古。”又如《行香子·次草窗忆古心公韵》云:“青山独往,回首伤神。叹魏阙身,磻石魄,汨罗身。”也都是借吊屈原而悼念江万里的。辰翁在词后特地加一小注:“公(古心即万里)尝谓余仙风道骨,不特文字为然,故屡著之,不敢忘。草窗,其族子也。”亡国之痛,故旧之情,知遇之恩,全都跃然纸上。


    到了明代,被誉为“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在《止水亭铭》中盛赞江万里的殉国壮举,对他有过一个精彩的评语:“江公之名,与水同清;江公之节,与水同洁。水则清清,人则英英。千古此人,千古此铭。”


如果仅用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来形容江万里的人品、文品和气节,概括性评价他的一世英名,那分明就是:清,像水一般的清,彻底的清!


 


发帖
1076
积分
3434
贡献值
183
都币
2
在线时长: 225小时
注册时间: 2010-07-13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0-08-01
都昌文化的底韵和内涵我想一个江万里并不能带表吧?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