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了刀争,输了舌战
《东周列国志》上,记载了一个耐人寻味的
故事,讲的是春秋时期,楚晋两个大国之间发生的一场战争,楚国取得了暂时性的胜利,后来由于时局的变化,彼此议和,并相互交换战俘。在交换战俘前,楚王同被俘的晋国大夫知罃之间,在精神
世界里又展开了一场不见硝烟的对决,结果雄霸一方的楚王,聪明反被聪明误,赢了刀争却输了舌战,只好让知罃礼面地回国。何以见得呢?下面一段对话便可作证。
楚王:你恨我吗?
知罃:我无才,不恨谁。
楚王:你感谢我吗?
知罃:不。两国事,不由人。
楚王:你如何报答我?
知罃:效祖国,无二心。
表面看来,问答之间来回只有三趟,简简单单,没有什么,实际上却暗藏机锋,杀伐凌厉,防守严密。只要我们明白对话双方各自的身份地位,并对说话者的动机和答话者的潜台词作一番
分析,便见其中分晓。
楚王何许人也?他是楚国利益集团的代表者,是交战双方的胜利者,是对话二人之间的操刀者,握问话的主动权。因此,一开始便以胜利者的姿态,怀着猫戏老鼠的心理,想从践踏落败者的尊严中,获得魔鬼般快乐(不然,这场对话,便是多此一举)。于是,站在个人的立场发问:“你恨我吗”,看似一句随便的问话,背后却别有玄机——如果对方回答“恨”,虽然铁骨铮铮,有硬汉的形象气度,但不能回避大家认同的一个事实,即“败军之将,不可言勇”,只要问话者,哈哈一笑,并说出一句“你能奈我何”的话,那答话者,就无地自容;如果对方回答“不恨”,那问话者,会用鄙夷的眼光说话——别看这个有头有脸的人,原来是个没卵子的货。也就是说,这是个二难问题,无论怎么回答,都讨不到好下场。
知罃何许人也?他是晋国士大夫的代表人物,是交战中的落败者,是问话者砧板上的鱼肉,只能被动应对。在对方发动攻击时,只能避其锋芒,积极防守。当察觉对方要求同他发生正面碰撞时,所采用的策略是剑走偏锋,不遂他的心愿。于是,作出了“我无才,不怨谁”这一巧妙的回答,言下之意是:同你没关系,要说“恨”吗,只“恨”自己无能。以退为进,宁愿自己掴自己的耳光,也不让别人来打自己的巴掌。第一个回合,就这样有惊无险地被化解了。
楚王没讨着便意,怎肯善罢甘休。既然你“不恨谁”,当然包括我楚王在内,那就得感谢我。楚王的逻辑是——不恨我,就得感谢我,这中间没有第三条路可走,于是便有了“你感谢我吗”的紧逼追问,非要把对方赶到无法躲避且无还击能力的角落,直至服输。可是,情境并非楚王预想的那样,知罃偏偏在看似别无选择的地方,辟出了一条新路,不但获得了逃生之机,而且给了敌人反戈一击。你楚王不是硬要同我牵扯上私人关系吗,我才不上你的当呢,你无非是楚国的代表,我只不过是晋国的代表,两国之间的事,是团体之间的事,而团体之间的事务,不是个人可以左右的,你放我,不是对我个人的格外施恩,而是被形势所迫,所以,不存在我欠你的人情,不欠你的人情,干嘛要感谢你呢?如果一句斩钉截铁的“不”字,还没将错愕中的楚王惊醒,那么,听了“两国事,不由人”这句话,就应当恍然大悟了。 可是,楚王偏偏执迷,好像知罃欠了他一个天大的人情,不然,就不会懵然提出“你如何报答我”的问题。知罃见楚王如此不明事理,便直话直说,用“真”的炸弹将他轰醒,于是便有了“效祖国,无二心”的答复。醒过来的楚王,这才发觉自己原想征服人家,结果自己反落得一败涂地。为了掩饰难堪的尴尬,便装出一副若无其事.襟怀坦荡的样子,而对知罃隆礼相加。与其说是让知罃礼面地回到祖国,不如说是让自己所导演的恶作剧礼面地收场。
由此看来,无论是王者,还是匹夫,存心都要正大光明,都要维护人类的尊严,不然,亵渎别人的尊严,到头来自己也讨不到好果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