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匆匆,一转眼又到了粽子飘香的时候,这才猛然想起又是一年的端午节到了,该吃粽子了!让我又怀念起童年时代和父母过端午节的幸福时光……如今我已好多年没有品尝到母亲包的三角粽子的滋味了。
端午节,为农历五月初五,俗称“五月节”,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又一传统习俗。每年五月初五,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端午节的气氛是特别浓烈的,每家每户独自为节日的喜庆而忙碌。每到端午节前夕,母亲总是最忙碌的时候,早早的就把糯米泡好,因为浸泡糯米也是非常讲究的,先要筛米、淘米,再用水浸泡起来,而且要浸上一段时间,否则这样烧的粽子不容易熟,易生硬。而后母亲又把街上买来的粽叶和粽线准备好,而粽叶还要用清水洗干净,再用烧滚的开水烫一道,在节前母亲把包粽子的所有东西搬出来就开始包粽子。一个粽子一般都在两三张粽叶之间,先取一张粽叶折出一角,铺进一些糯米后再放进猪肉,香菇等料,然后再添一些糯米进去,接着再加上一两张粽叶裹紧,在包粽子的时候,填米要压实,包扎要坚固,这样的粽子成熟后,个个成型,有棱有角,吃起来才会韧、糯、香。显得特别好吃。母亲还会另外准备一些红线,那是因为母亲除了要包肉粽外还要包甜粽,肉粽基本上是用猪肉、香菇之类,而甜粽则似乎要丰富许多,赤豆沙、花生、红枣等等都可以,风味各异。父母多以咸食为主,偏我独爱甜食,所以母亲总是会特地为我包一些甜的粽子。在包甜粽的时候,母亲就会在外面加上一根红线,这样就可以区别出来哪些粽子是咸的哪些是甜的了。
包好粽子后,记忆最深刻地便是烧粽子,母亲说端午节的当天不煮晚饭,光吃粽子和煮鸡蛋,在傍晚前,母亲基本上能将粽子包好并且下锅煮了,记得小时候,煮粽子是放在一个大锅进行的,一锅可以煮很多的粽子,并且用柴火去烧的。在烧火时母亲就会叫我到灶前帮忙烧火添柴,当时我坐在灶前烧火,闻着粽叶糯米的香味时,更让我垂延三尺,一直催着母亲快点揭锅,巴不得马上就能吃到锅中香喷喷的粽子。母亲总是抚爱的摸着我的头说:””:别急,等好了会让你吃个够的。那如梦如烟的往事至今在我的脑海中难以忘怀,回味至今。
我觉得在节日里最高兴、最快乐、最幸福的就数我们这些小孩了,可惜,美好的岁月已经一去不回头了……
现在,不论何时,都可方便地买到粽子,而且式样、种类繁多,应有尽有,包装日益精美。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品种类的日益丰富,人们对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对于吃粽子,早已变得可有可无,只是在端午节的时候,吃着粽子,使我更思念起孩提时母亲包粽子的情景,让我终身难忘:那一个个小小的粽子 ,包裹的是一份浓浓的亲情、一份厚重的母爱。
如今母亲已经70多了,可是端午节在我的心目中不仅记载着圣洁永恒的无私母爱,更记载着我幸福难忘的童年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