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国庆放假的当口,今天,我早早地一个人来到办公室,躲在里面拒绝了所有的邀约,连中餐都是在办公室里用三小包无糖麦片打发的,静下心来一口气读完了吴清汀老师的长篇小说《春之梦》三部曲的第一部。 读完这本书,似乎觉得她带给我的感受是,在人的一生当中,爱情的春天,不一定是在你的青春期光临,它可能会在你人生的秋天到达。爱情的花朵,并不一定就是属于春天的玫瑰,它也可能是人生中的一朵秋菊,虽然是在萧瑟中绽放,但它同样如春花般绚烂美丽。 读完这本书,我隐隐觉得这个长篇应该是吴老师晚年新创的一部气势恢宏的扛鼎之作。信手翻阅手上的这部作品,我有意抛开小说的故事情节本身不去讨论,单从她身具的社会蕴含来看,这部长篇系列《春之梦》的内涵及其丰富,穿透文字本身,我们不难看出,这部小说她不单单只是一部历史感与现实感都很强烈的作品,而且还是一块人生的语录牌;一部生态的警示录;一座昭示生命意义的警世钟! 尽管,我不知道吴老师在接下来的《春之梦》第二部、第三部中,是如何去完善这个故事,去编排完这整个故事情节的,但我似乎有这么一种预感,尽管故事中的人物众多,简单地说,吴老师只是着意把余波、李颖、徐晓睢和齐燕,这四个饮食男女,捉堆儿地放到一起,成为了《春之梦》这个故事的核心,利用他们多情的血肉,躁动的灵魂,去构筑起一座美丽的幻梦般的爱情城堡,在城堡的高高塔尖上,盛放了一朵无比美丽,光彩夺目,一如梦幻般的艳丽“春之花”,让读者去关注最终是李颖、徐晓睢、齐燕三人中的哪一个人,去将它采撷下来据为己有的。说白了,小说叙述的就是一个男人和三个女人之间的情感故事!但是,依据眼前这部作品的展开方式与铺陈手法,我猜想得出,作者表面上似乎是在漫不经心地构建这么一个多维度的爱情故事,实则是把他自己内心对社会的关注;对教育的追问;对生态的关切;对文化的思考;对生命的拷问,最后回到对人性的探索过程来…… 小说的主人公余波,并不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心里爱着一个女人而自己又被另外一个女人所深爱的成功男人,而他是一位智者,一位具有无尚大情怀的“真”男人。作者试图通过余波告诉人们,他为什么能够在事业上成功?这其实是一门高深的人生学问,只有悟通悟透了人生,读懂了“生命”二字内涵的慧智之人,才能到达的一种人生化境。往小了说,他的家就是他的村,他的乡,他的县,往大了说,他的心里装着的就是国家,国与家,在智者的心里是不分彼此的。如若不信,不妨建议大家去翻开《春之梦》,看看余波是如何带领村民致富的,看看他是以何种气魄办大学的,感受他是以何种超前的人生理念去面对人生挑战的? 而余波身边的三个女人呢?李颖,作为一个知性女性,从她的身上能找到不同时代留下的不同印记。她既是一个传统的女性,也是一个对爱情的完美追求者。尽管历史的沧桑与沉重,曾经给了她一次失望,最终导致失败的婚姻,但是她并没有因此而迷失自己的心智,陷自己于绝望的深渊不能自拔。理智的她,内心是敞亮的,是纯洁无私的。虽然,在思想深处不时有那么一个小女人的自私在蠢蠢欲动,但这是人性的必然反应,是自然的流露,是无可厚非的。 而徐晓睢呢?她虽然一个成功的女企业家、女强人,但是,在她的光环背后,过多留下的却是心酸失败的痛苦记忆,内心镌刻的满是爱情阵痛的刀痕。她为了爱情,暗暗发誓要证明自己,便将余波的逃避,当作了发奋的动力,最终,她的事业成功了,爱情却因此而失败了。但是,她又是个从不轻言放弃的人,对于爱情的理解,她与常人自是有着不同的认识。在这一点上来说,徐晓睢是一个事业上的女强人,爱情上的弱者。 对于齐燕,作为一个年轻的现代女性,本身自是有着其青春靓丽的优势和迷人风情的。但在这同时,由于她的年轻,对社会洞察的不够,导致她常常在工作中暴露出她年轻的弱点。由于在社会上的阅历不够,缺乏生活的百般历练,不懂得爱情并非是年轻貌美女人的专利,以至于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陷身在尴尬的困境之内,迷失了爱情的方向。 思考至此,我在想,作者通过对以上几个主要人物的情感纠葛,统统浓缩在这么一部看似轻松的小说里,看似无意,实则是将一个物欲横流,炫彩迷人,尔虞我诈的现代社会,呈现在了读者的面前,真可谓是有心之人,在于无声中真正地来了一回:“大世界,小声说”也。 由于我个人在创作方面的原因,平时是很少同吴老师聊到小说创作的。特别是在长篇小说创作上的事,由于自己是个门外汉,总怕说不到点子上,便常常有意无意地避开这些话题。但是,今天通过阅读手头上的这部《春之梦》小说,我觉得有话要说,不说不快。因为我可以从小说中读得出来,吴老师不仅是一个构建故事的高手,而且他的小说语言亦平实流畅,一路读来,让人觉得很是轻松,不生涩。作者做到了让故事的蕴含与小说的意趣在平实的语境中悠然地弥散而出,汇聚成一道沁心的惬意直透读者的心底,让人通体舒泰。 因为这是《春之梦》系列的第一部,所以,在这部书里,作者所要展开的故事高潮还远远没有来到,一些人物的心理描写以及人物的塑造上,还不够完满,故此,作者在这里所做的一切铺陈、排列、叙述,埋下一个又一个的伏笔,都是在为以后的创作和故事的变化做出相应的铺垫,预留了牵起故事发展的线索,为小说在以后的情节展开中产生跌宕起落的变化,设定了故事按序发展下去的广大空间,让读者在内心油然而然地产生起一种期待,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 特别是作者通过精心设计,将自己对社会的关心,对生态的关注,对教育的担忧,对文化出路的探寻,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对人性的探求,这些事关社会生态的问题,有机地统合在一起,不着痕迹地融会在小说的意象深处,增加了小说的可读性,着重体现了小说本身的社会价值,这是《春之梦》的难能可贵之处。 因此,我真切希望作者在接下来的《春之梦》的第二部第三部中,在故事的构建与人物的塑造中,尽量将小说的情节场景铺排得更加恢弘,让读者能够拥有足够的想象空间去感受人物的力量;能够将人物的血肉补充得更加丰满、充沛;以充足的氧气鲜活故事中人物的思想,使其身具更深层次的内涵;以足够的钙质补充进去,强固人物的精神,使其更加高大起来。 故此,我期待能够在不远的将来,便能够将《春之梦》的续集尽数纳入囊中,期待那美丽的春之梦,艳丽的夏之花,盛开在读者的心里,并借以慰籍我今天的欲罢不能与心生的怅然寂寥。 明然 二零一六年十月二日于《散文中国》编辑部
吴清汀简介:
吴清汀,江西九江人。中共党员。1991年毕业于江西大学作家班汉语言文学专业。1968年赴长江中一小洲插队务农,后历任工厂职工,机关干部,九江市文联秘书长,作协主席,九江市文艺创作室主任,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