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04阅读
  • 41回复

[近体诗]鄱湖风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2585
积分
19231
贡献值
84
都币
0
在线时长: 1796小时
注册时间: 2016-05-17
我的老家
北山乡
只看该作者 30楼 发表于: 2016-06-27

发帖
2585
积分
19231
贡献值
84
都币
0
在线时长: 1796小时
注册时间: 2016-05-17
我的老家
北山乡
只看该作者 31楼 发表于: 2016-06-28

发帖
2585
积分
19231
贡献值
84
都币
0
在线时长: 1796小时
注册时间: 2016-05-17
我的老家
北山乡
只看该作者 32楼 发表于: 2016-06-29

发帖
2585
积分
19231
贡献值
84
都币
0
在线时长: 1796小时
注册时间: 2016-05-17
我的老家
北山乡
只看该作者 33楼 发表于: 2016-06-30
原来毛太祖学生时代的字体和后来自创的毛体字大不一样哦!



发帖
2585
积分
19231
贡献值
84
都币
0
在线时长: 1796小时
注册时间: 2016-05-17
我的老家
北山乡
只看该作者 34楼 发表于: 2016-07-02
崔永元:一个不能产生诗的国家,挺让人绝望的

这场主题名为《缘起与归来》的展览,在北京751园区的斑马谷凹空间举行开幕仪式。

  北岛的“归来”吸引了大批文化名人前来捧场,著名主持人崔永元、演员邬君梅、音乐人刘索拉、程琳等150余位来宾参加了开幕式,现场宛如同一场八十年代的聚会。好友嘉宾们纷纷以朗诵北岛诗歌的方式,向诗人致敬。

  女演员邬君梅现场朗诵了《是的,昨天》,鲜为人知的是她曾经夺得上海市中学生朗诵大赛二等奖;八十年代以一曲《小螺号》走红的歌星程琳朗诵了《很多年》;诗人、收藏家海波朗诵《红帆船》;歌手高樱演唱了根据北岛诗歌改编的作品《橘子红了》和《走吧》;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四位同学以多声部的方式演绎了北岛的代表作《回答》;电影《不见不散》的编剧顾晓阳则分享了北岛的早年轶事。

  著名主持人崔永元也朗读了一首北岛的作品《一束》,他说,看到北岛、刘索拉、程琳都在场,就好像做梦一样,仿佛回到了八十年代。自己作为六十年代生人,八十年代开始接触诗歌,当时可以看到北岛和顾城的诗,自己“真是碰上了好时候”。

  “这些年,”-崔永元话锋一转-“我有些沮丧……我们这个年代跟八十年代比,八十年代没有我们现在富有,没有那么多富豪,大家没有那么多钱,但是现在大家的内心没有那时候充实。一个国家或者人群的聚居地,它什么都好,就是不能产生诗,这真让人挺绝望的。生活在这么一个地方,阳光不灿烂,天也不蓝,云彩也不白……所以我们宁肯失掉一些什么,换回来我们的诗歌。”

发帖
2585
积分
19231
贡献值
84
都币
0
在线时长: 1796小时
注册时间: 2016-05-17
我的老家
北山乡
只看该作者 35楼 发表于: 2016-07-04
梅雨与古诗
编者:王芫    
    梅雨是指初夏产生于江淮流域雨期较长的连绵阴雨天气。梅雨时节,天气就变得阴沉沉的,雨淅沥地下个不停,多雨易于生霉,谓霉雨。又因为此时,正式江南梅子黄熟季节,所以又雅称为黄梅雨。
  相传有这么一个诗话。两位秀才闲聊,一位说黄梅时节多雨,所以古人有句诗"黄梅时节家家雨",一位说,不然,古人也有句诗"梅子黄时目目晴"。两人争执不己,只好请官府判断。县太爷颇有才情,他说,你们两人不要再争,都对,也都不对,因为古人还有句诗"熟梅天气半阴晴"。这三句诗都在《千家诗》里。
  第一首是宋代诗人赵师秀《约客》诗: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闭敲棋子落灯花。
  第二首是曾纾的《三衢道中》诗: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汛尽却山行。
             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第三首是戴复古《夏日》诗: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阴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以上三首诗反映黄梅雨时节,天气乍阴乍睛现象。
  同时在古诗中也反映出我国梅雨的分布、时间。梅雨时期在我国各地出现时间迟早不一样。根据统计,正常年份,闽浙一带大致是五月中旬到六月中旬,也就是在春末夏初。
唐代柳宗元《梅雨》诗:
             梅熟迎时雨,苍茫值小春。
             秋深楚猿深,梦断越鸡晨。
             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
             素衣今化尽,非为帝京尘。
   柳宗元写这首诗时在广西柳州,小春即农历三月。
  杜甫《梅雨》诗:
             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
             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茅茅疏易湿,云雾密难开。
             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迥。
  杜甫当时在四川成都,诗中所说的"南京"不是指江苏南京,而是指成都,成都梅雨时值农历四月。
  关于这二首诗梅雨时值不同,《庚溪诗话》指出:"江南五月梅熟时霖雨,谓之黄梅雨。然少陵诗曰:“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是蜀中梅雨,乃在四月也。及读柳子厚诗云:“梅熟迎时雨,苍茫值小春”,此子厚在岑外诗,是南粤,梅雨,又在春矣。盖时候所至,早晚不同耶。
  陆游也有一首《梅雨》诗:
             丝丝梅子熟时雨,漠漠楝花开后塞。
             剩采芸香群书蠹,旋舂麦耖续家餐。
  陆游时在家乡芸花在夏季开花,所以江浙梅雨正值初夏。
  
  宋代苏轼《舶风》一诗,不仅描写梅雨,而且还把梅雨物候季节现象与季风联系起来。诗前还有并引:
  吴中梅雨既过,飒然清风弥旬,岁岁如此,湖人谓之舶趠风,是时海舶初回,云此风自海上与舶俱至云尔。
             三旬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舶趠风。
             几处萦回度山曲,一时清驶满江东。
             惊飘蔌蔌先秋叶,唤醒昏昏嗜睡翁。
             欲作兰台快哉赋,却嫌分别问雌雄。
  苏轼写这首诗时在浙江湖州一带,三旬是夏至节后十五天,即江浙一带梅雨是在农历五月结束。从以上诗人咏梅雨诗知道,我国梅雨在春夏之交的农历三、四五月,并且由南而北渐渐推进。

发帖
2585
积分
19231
贡献值
84
都币
0
在线时长: 1796小时
注册时间: 2016-05-17
我的老家
北山乡
只看该作者 36楼 发表于: 2016-07-04
作者:清~~欣

        《七律》

(平水韵).汉水污染让人忧

河水浑黄不忍睹,积污恶臭让人忧。
曾经嬉耍箪当饮,今日民生也渐愁。
保护汉江从我起,爱珍家苑护清洲。
市民政府齐心干,碧水蓝天可泛舟。

作者: zhuss 发表于:2016-07-04 08:24:43

  和诗一首
发展轻枧环境损,
地水大气都受染。
人们回头管控治,
已吞恶果代价高。

发帖
294
积分
2455
贡献值
52
都币
0
在线时长: 77小时
注册时间: 2016-02-04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37楼 发表于: 2016-07-05
拜读大神你的醉心渠,妙句佳作一定会流芳千古

发帖
2585
积分
19231
贡献值
84
都币
0
在线时长: 1796小时
注册时间: 2016-05-17
我的老家
北山乡
只看该作者 38楼 发表于: 2016-07-05
过奖!过奖!离大神差远啦!只能算跳大神。。。。。。呵呵!

发帖
2585
积分
19231
贡献值
84
都币
0
在线时长: 1796小时
注册时间: 2016-05-17
我的老家
北山乡
只看该作者 39楼 发表于: 2016-07-05
说实话,那首诗也是别人写的,我只改了几个字,可是【醉心渠】这三字我可没改哦!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