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159阅读
  • 21回复

[散文]建筑工的命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329
积分
65973
贡献值
798
都币
0
在线时长: 163小时
注册时间: 2016-04-05
我的老家
鸣山乡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04-29
— 本帖被 鄱阳湖 执行置顶操作(2016-05-02) —
              

                    一        
        我的父亲是一位老实巴结的农民,除了耕田种地再也无其它的技艺了,家里生活过得拮据自是难免。小时候我总羡慕别人的父亲有门好手艺,干不死,浸不死,虽然谈不上吃香的喝辣的,但比起我们普通种田人家的生活好多了。在我们农田有句古话叫做“良田千项,不如薄技在身”,我们那个村子自古以来对子女的培养就特别重视,让他们去学一门手艺,以后好养家糊口,也算是父母对儿子的一个交待。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刚刚田地到户,没有了生产队的约束,学手艺之人渐渐多了起来。我大哥初中毕业,父母就跟他访了个师傅,学做泥工,帮人建房子。我所了解的是在科技还不发达的当时,在农村,除了泥工,木工,裁缝等几种工匠,再也没什么可学了,而且帮人盖房子是一个相当吃香的职业,在东家好茶好饭招待,稍有点怠慢,就怕无良的师傅在做工时耍花招。甚至行鲁班(迷信说法,念鲁班咒),所以对师傅都是热情,客气地供奉着。
        大哥去学徒的那天,父亲用土车推了两百斤稻谷上门,跟师傅讲好了,得学三年,每一年家里送两百斤稻谷来,吃住在师傅家。没有房子建就帮师傅家做家务或在田里劳作,这也是历来学徒人的规矩和惯例。别看师傅在东家吃香喝辣,但对徒弟的要求是比较严格,吃饭的时候,徒弟都是低着头,不像师傅们谈笑风生,筷子可以在任何一个莱盘里点来夹去,慢嚼细品。对于饭桌上的魚肉之类的好莱,徒弟只有看到师傅动过筷子了,才敢夹一,两块放在碗里,也就是说看脸色行事。徒弟吃饭必需要比师傅先放下碗筷,刚开始时,看到徒弟吃饭慢,师傅都会等等,甚至在自己的碗上用筷子敲两下,暗示徒弟快点吃。
         学徒的日子是艰苦的,三年的光阴媳妇熬成婆要有相当的耐力和忍功。母亲对哥哥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吃不了三场猫屎,你也学不会手艺。三年学徒,能有时间拿起砖刀的时间并不多,多数时候以做小工为主,真正的硬功夫师傅不到最后一年是不会传授予你的,尽管如此,想到以后这香饽饽的职业,也能象师傅一样受人尊敬,还是有很多父母求爹爹告奶奶为自己的儿子访个好师傅。
         修建房子乃百年大计,况且在农村都讲究风水,每个房主既怕师傅暗中破坏又怕在质量上偷工减料,自是得罪不起。房主在奠基前都要拿些礼品〈诸如糖,酒,烟)上门请主墨师傅,待到师傅到齐动土那天要摆开工酒,每位师傅要发红包,建造也就大张旗鼓地开始了。
        我所知道的是从一懂房子奠基到结束,其中房主真是经历太多的辛酸艰苦。上门梁时,师傅要鸡要红包,上正梁时,师傅要彩布,红包等等,房子建好,房东都是搞得精疲力尽。房子建成了,还是吁了一口气,当然师傅还是功不可没。在那紧巴紧凑过日子的年代,建筑工人,那令人向往的职业。

                   二    
           改革开放后,城市的蓬勃发展,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一下涌入了城市,每一幢在建的楼房都需要太量的建筑工人,无疑为这一帮人提供了用武之地。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南方的改革开放正是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在农村的一些青壮年,无论是建筑师傅还是无技能者都想在这南方的热土上分得一瓢羹。农民工的蜂涌而至,大街上,立交桥下,到处都是他们停留的身影。那些建筑师傅们再也没有了在家乡那种高高在上神彩,在这陌生的土地上你没有炫耀的资本。这里有开发商,有大老板,有施工员,有管工,再牛的师傅你也是普遍工人一个,能在竟争激烈的建筑工地找分工就不容易了。
       记得当时还没有那么多工厂,而每一个厂都对进厂的民工设制高高的门槛:年轻、有文化、形象好,大多数民工只能望而止步,挤破头往建筑工地涌了,可工地也是僧多粥少同样不好进呀!建筑师傅那辉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城市的建筑再也不象原来农村木质砖瓦结构那么简单,它衍生出来的工种就有很多,设计,施工,监理这些或许相当于农村的建筑师傅吧,而那些从农村来的工匠们也只能算是一名最普通的建筑工人了。
        没办法,为了家乡的父母和妻室儿女生活过得更好此,为了一个共同的梦,多数农民选择了忍气吞声,任凭长时间的超强度劳作,任凭工头的凶巴巴的吆喝,他们只能埋着头拼命地干活。
       能找一分工不容易,尽管辛苦,但寄回去的钱足以让父母欣慰了。这些活跃在建筑工地的民工们,最苦的好要算小工了,他们不会装模,不会砌砖摸灰,也只能被师傅们呼来喊去,工资又低,虽然师傅们不象在家乡那么吃香,但比起小工还是强多了。一个小工正常情况要跟二到三个师傅,这边叫,那边呼,忙得昏头转向,根本没有松懈的时候。机灵一点的还好,手脚反应迟笨一点的就整天挨骂了。小工真不是人做的呀!
         能像师傅们一样既没那么累钱又多,这是每一个做小工们的共同心愿了。他们平时多了个心眼,会仔细地看师傅们怎么做,或利用中午不多的时间去学去练。聪明灵活一点的小工会卖两包烟暗暗塞给工头和师傅,让能够获得学习的机会。其实建筑工地工作科目分得细致,一个科目学会并不算太难,用心花上一两月就够了,不象在农村建房师傅们一条龙的作业,而城市的建筑工地犹如工厂的流水线,分工明确,责任到位。所以上手快的小工几个月以后就可以换个工地做师傅了,那种拌浆,提灰桶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三    
        农民工,其实更多的是建筑工。只有从事过建筑的人才知道个中的辛苦和酸楚。高高的脚手架上,命提在手里,每一年因工致残和丧命的人不知有多少?整天还得提防老板会不会拖欠工资,会不会携款私逃,农民工的无奈无时无刻不在体现。
           在那一排低矮的石棉瓦下,这就是建筑民工生活休息的地方。里面是一排大通铺,通常要住上十到二十人,他们吃着相同的饭菜,闻着相同的汗味,他们最简单的娱乐莫过于几个人围在一起,用一副纸牌打发休息的时光;或者在小卖铺买瓶老烧,弄点花生米来麻醉自己的神经。
         最尴尬的就是工地上的夫妻对,他们同样住在大通铺上,唯一能做的就是将一快破布围住那一块小地方,只有等大家鼾然入梦,才小心冀翼地弄出蟋蟋蟀蟀的响声,或许第二天又被当作工地上谈笑的资本。他们是无奈的,连名正言顺的夫妻却要偷偷摸摸行床第之事;他们又是幸运的,夫妻能在一起互相照应,同甘共苦总比两地分居好。
         南方的气侯虽比不上北方那么寒冷,较多的雨水和呼呼的海风常常侵入工棚的每一个角落。总把石棉瓦震得摇摇欲坠。夏天被火一样的太阳烤过后,工棚里就象一只蒸笼,夜深人静的时候一台合破旧的电扇在“吱嘎”、“吱嘎”地转个不停。那恼人的声音好像是在每个工人的床头奏响着一首首思乡曲。也只有在这夜阑深静的时候,他们在默默地思念着自己的家乡: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想着家乡的父母和妻室儿女伴着进入梦乡。
         出门在外千里迢迢来到这陌生的城市,大多是青壮年。他们最难熬的不是白天繁重的体力劳动,累了歇一天又恢复了体力,而是对家乡浓浓思念和对亲人炽烈的牵挂。性的压抑,精神生活的空虚无不刺痛他们的每一根神经。
           临近年关的时候,家乡的亲人在望穿秋水,他们每一天细数着归家的日期。当他们亲手接过老板递过来那一张张用汗水浸泡过的钞票时,酸楚的泪水禁不住夺眶而出。他们不在乎那长长的旅途,不在乎那拥挤的列车,这一沓钞票可以让亲人过上一个暖冬。回去了,也可以衣着光鲜地站在乡亲们的面前骄傲一回。
           他们都有同一个梦想,让家乡富強起来,让自己的儿女好好读书,不要重蹈父辈的覆辙。当行走在街头的时候望着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那可是自己亲手一砖一砖垒起来的呀,什么时候也能像城里人一样住进来,为了他们的子孙后代,他们不得不一年又一年地打拼。

                  四
          无数个建筑工人遭遇着同样的命运,怀揣着相同的梦想,从当初受人尊重的职业到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他们的坎坷打工路,忍受着歧视,白眼,经历着“盲流”,“三无人员”一顶顶莫须有帽子強扣在头上。
         随着劳动合同法执行了,收容遣送条例取消了,建筑工人才避免了一场又场的劫难。但建筑工人的地位还是没有改变,他们依然象一群蝼蚁,活跃在城市的最低层,他们深深的痛,他们活得太悲哀。
          当还有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他们叫嚣自己一个大学生还比不上一个农民工的工资时,我真的好想哭泣,说这话的时候,你怎么对得起你的父母,你父母的忍辱负重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子女是这么一个结局。
          建筑工,留给我太多的伤感,也留给我们太多的思考。城市的建设离不开他们,我真的希望政府有关部门重视他们,给他们一个合法的地位和保障,尽管政府出台了很多惠及农民工的政策,但真正落实到位的并不多,不要让他们成为一个永不凋零的话题,不要让他们的梦宕荡在汹涌的改革大潮中!
    
        
          
        
        

来自:都昌在线Android客户端

3条评分积分+839
杨柳细胞 积分 +499 楼主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了中国农民工真实的艰辛的生活,文笔很好。 2016-05-03
都昌之光 积分 +40 加分专用:支持原创贴子。 2016-04-30
鄱阳湖 积分 +300 很真实,愿在外务工的老乡都能平平安安! 2016-04-29
冰点还原精灵官方网站
 

发帖
1329
积分
65973
贡献值
798
都币
0
在线时长: 163小时
注册时间: 2016-04-05
我的老家
鸣山乡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6-04-29
我是一名建筑工,个人的亲身体验

来自:都昌在线Android客户端


发帖
82
积分
532
贡献值
6
都币
0
在线时长: 125小时
注册时间: 2016-01-21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6-04-29
写的真好,也好真实

来自:都昌在线iPhone客户端


发帖
747
积分
3905
贡献值
48
都币
0
在线时长: 95小时
注册时间: 2015-11-10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6-04-29
报告给大大
发帖
39
积分
829
贡献值
6
都币
0
在线时长: 0小时
注册时间: 2015-12-22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16-04-29

发帖
139758
积分
10172870
贡献值
332
都币
0
在线时长: 30767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7-02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6-04-29
很真实,愿在外务工的老乡都能平平安安!

发帖
13077
积分
178573
贡献值
338
都币
0
在线时长: 269小时
注册时间: 2015-10-22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6-04-29
真实,我正月去土塘帮忙做事好吃好喝的供着,还有点心和面吃,还打一包极品金圣烟,感觉在农村干活心情那个爽啊!

来自:都昌在线Android客户端

发帖
4
积分
189
贡献值
2
都币
0
在线时长: 8小时
注册时间: 2016-04-25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6-04-30
这就是社会  社会的本性

发帖
11374
积分
306911
贡献值
998
都币
1
在线时长: 1532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6-10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6-04-30
建筑工,给我们太多的思考。城市的建设离不开他们,我真的希望政府有关部门重视他们,给他们一个合法的地位和保障,尽管政府出台了很多惠及农民工的政策,但真正落实到位的并不多,不要让他们成为一个永不凋零的话题,不要让他们的梦宕荡在汹涌的改革大潮中!

发帖
4100
积分
14615
贡献值
109
都币
0
在线时长: 2174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6-19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6-04-30
眼睛湿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