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59阅读
  • 21回复

粑铲——九里湖说方言之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087
积分
14960
贡献值
126
都币
2
在线时长: 385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2-06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08-20
关键词: 都昌方言
粑铲

      炊具中铁制的铲子都昌人称之为粑铲。应该不只都昌人这么叫,但这么称呼的人可能不会很多。我在书上看到有一种毒蛇叫“饭铲头”,那里的人应该把同样的铲子叫饭铲。
     小时候我家里曾有好几个粑铲,除灶上装有木柄的餐餐要用的之外,还有三个小些的,挂在碗柜边上很少用。一个和普通粑铲差不多,却是铁质的柄,基本等于现在城里人用的,那时只在烧耳锅炒菜或者煮鼎罐搅动时用。还有两个用铁皮制成的,很小很薄,母亲用它们煎豆腐或小鱼,能减少食物的破碎。
     劳动工具或都生活用具的命名,多根据其材质或都用途而定。比如铁锹,比如钉锤。把粑铲叫做炒菜铲更合适,事实有很多人真是那么叫。按照这种原则,我这么猜测:在历史的岁月里,粑铲主要用于烹制粑食。
     那似乎是不可能的。
     将时间倒回三十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全中国的绝大多数人,都处于长期的饥饿状态,一年到头没有几餐饱饭吃。那种状态是从人类诞生时起,在全世界的范围内,一直延续了几百万年。历史上的每一次农民起义,最初都是因为没有饭吃。都昌不是桃花源,不是仙境,自然也是如此。饭都吃不饱,又怎么能餐餐都吃粑。
     如果换一种角度,又似乎是可能的。
     “谬饭吃吃粑,谬柴烧烧桠。”我多次听人说这句话。如果从字面上看,这是玩笑。说出这句话,不是玩笑也是自嘲。常言道,“粒米不成粉,把粉不成粑。”粑是米做的,少量的米还做不成粑,没有饭吃怎么能吃上粑呢,说谬饭吃喝粥还差不多。同样的,桠是树枝,有树枝做柴火,比一般的茅柴好多了。
     生活之中,“谬柴烧烧桠”还真的就存在。家里没柴,灶里又必须要烧。不烧就没有的吃,不吃就要饿死。那怎么办?临时斫来的湿柴还烧不起火,只能到树林里扳一捆树上的枯枝,不就是“谬柴烧烧桠”吗?树林里的樟树上,这样的枯枝还不少,还很容易扳下来。
     同样的,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我的家人和乡亲靠蕨萁粑、油树皮粑、糠粑充饥。“谬饭吃吃粑”,也不是假话。
     这么一想,我们都昌人的祖先真可能吃过很长时间的“粑”,因此就把做饭用的铲子叫成了“粑铲”。只是彼粑非此粑,是用各种蔬菜、瓜果、野菜、草根、树皮做成的粑。这些粑有些味道很不错,象菜粑、豆角粑、南瓜粑,就传了下来。菜粑还成了清明节的节日食品。今天的我们吃腻了大鱼大肉,偶尔拿这些粑换换口味,真是不错的选择。其它味道不好的,很难吃的,营养很差的,统统都失传了。
     这么说有点道理,又不是很有道理。因为,吃树皮草根的不止都昌,不止江西,连中国都不止,何以都昌人把煮饭的铲子叫粑铲呢?
     还有别的原因。
     中国的北方多种小麦,面粉做成粑不怎么要用铲子。南方多种水稻,米粉做成粑用铲子就多了。特别是糯米做成的糍粑。我在《舌尖上的中国》看到,一些苗族人到现在还特别喜欢食用糯米,只种糯谷。都昌古代属“三苗”,与苗族等少数民族的风俗或多或少相似。都昌县苏山左里徐埠春桥一带,过年前每家每户都要做很多粑,糯米掺籼米,人均斗米以上,叫过年粑,蒸熟后浸在缸里。客人来拜年,早餐就是用油盐加上芝麻煎,叫“油盐糙糍粑”。没有客人来,就放粥锅里煮,每人三四个。一般要吃到早稻栽田之后。
     把这些理由都加起来,炊具中的铲子叫粑铲的理由充分了很多。还可以这么想,别的地方原本也叫粑铲,后来又不那么叫,因为生活习惯变了。
1条评分积分+125
好好活着 积分 +125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2015-08-21
intermapper中文官方网站
 
发帖
1631
积分
16994
贡献值
38
都币
0
在线时长: 581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0-05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15-08-28
冇饭吃吃粑,冇柴烧烧桠;说的是东西要好,吃粑经饿,烧木柴比烧干草好,就是燃烧值高的意思。都是缘于贫寒年代的特殊文化。

发帖
3359
积分
24350
贡献值
46
都币
0
在线时长: 351小时
注册时间: 2011-02-13
我的老家
苏山乡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15-08-26
我只屋里就两只粑铲,我老娘基本用一只,另外一只用来煮猪食。

发帖
466
积分
5056
贡献值
28
都币
0
在线时长: 9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9-25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15-08-24


         期待美味。。。

发帖
1087
积分
14960
贡献值
126
都币
2
在线时长: 385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2-06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15-08-24
听你的,但这是以后的事。
感谢。

发帖
9981
积分
23442
贡献值
120
都币
0
在线时长: 165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4-10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15-08-24
版主以后可以出本书,《都昌方言录》
发帖
1115
积分
2313
贡献值
4
都币
0
在线时长: 373小时
注册时间: 2011-04-19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15-08-24
“我一粑铲过去,打扁嗯只头”,失敬、失敬!开个玩笑!

发帖
1087
积分
14960
贡献值
126
都币
2
在线时长: 385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2-06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15-08-23
回 淡若秋水 的帖子
淡若秋水:          
                   很有味道的文章。读完后口水流下来了,想吃“油盐糙糍粑”。 (2015-08-22 15:59) 

正月里去苏山,一定能让你高兴。

发帖
1087
积分
14960
贡献值
126
都币
2
在线时长: 385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2-06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5-08-23
回 都昌人在赣州 的帖子
都昌人在赣州:谬祡烧烧桠,好有都昌特色哦
 (2015-08-20 22:55) 

都昌方言,说的就是咱都昌,特色必须有。

发帖
1087
积分
14960
贡献值
126
都币
2
在线时长: 385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2-06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5-08-23
回 我想说 的帖子
我想说:感谢分享,每期必读,楼主花了不少整理啊!!!! (2015-08-20 23:01) 

感谢你的阅读及肯定。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