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按: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教授自然辩证法的老师给我们出的三个题目(《科学与信仰》、《科学与人》、《科学与宗教》)中的一个。他要求我们选一个写一篇论文,作为平时成绩。我选了《科学与信仰》,因为我早就想写一篇这样的文章了,而这个题目正好符合我的本意。我没有把它写成那种八股文式的论文,而是写成了一篇大杂文。
科 学 与 信 仰
——我有话要说
文章来源:本人的第一篇杂文
关 于 科 学
从人类诞生至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生产工具领域的进步。从旧石器、新石器、铁器到机械、电气和信息,人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自18世纪中叶开始到如今,伴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出现、原子能和航天技术的利用、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以及互联网的产生,人类社会相继进入的机械化、电气自动化和信息化时代。
机械使人类逐步摆脱了沉重的手工劳动;电灯使人们从昏暗走向光明;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使人们在很短的时间内跨越数千里甚至上万公里的空间;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更可以使人们在茫茫的宇宙中遨游;电话和手机可以使两个相隔万里的人瞬间听到对方的声音;电视和互联网使人们足不出户便能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奇闻轶事。广阔的地球眨眼间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难怪有人称之为“地球村”。衣食方面,服装花样层出不穷,粮食产量成倍提高。生物和医疗方面,人类基因图谱已被绘制出来,一系列疑难杂症和传染病得到遏止和攻克。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的衣、食、住、行、教育、医疗、保健等各方面带来的好处不胜枚举。
为此,我们要感谢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普朗克等科学家,感谢瓦特、史蒂芬孙、爱迪生、贝尔等发明家。当然我们还要感谢和他们同时代以及他们以前和以后的古今中外的一切科学家发明家。
因而,在某些人的大力宣扬下,科学主义而不是科学精神(本文所说的科学在没有指明的情况下均指自然科学)在许多人特别是知识分子心中根深蒂固。然而,科学解决了一切问题吗?科学能解决一切问题吗?尤其值得质疑的是:科学能解决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吗?
论 文 明 城 市
最近几年,全国各地掀起一股评选“文明城市”的浪潮,为了评选上“文明城市”,各地政府七十二般变化用尽,花巨资修桥铺路,大肆建造楼堂馆所、花园、广场、中心,引进名贵动植物等。评上的城市,当然是文明的了,青山绿水、鸟语花香、市容干净整洁、市民文明礼貌有修养。没评上的自然不用说了,肯定是穷山恶水脏乱差、市民粗鲁没文化素质不到位。
上海作为中国的第一大城市,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高楼林立,花团锦簇,我想它无疑是中国最文明的城市之一,市民素养肯定是全国最高的。
大概是两年前,我在《读者》上发现一则这样的关于上海的故事,但愿是作者杜撰的。故事情节大致是这样的:
一个残疾人在上海某高档住宅区门口乞讨,“高素质”的人们目不斜视地进进出出,因为他们都深深懂得孔圣人那句“非礼勿视”的教诲(我想孔丘老夫子如果早知道他的这句名言会被后人用在这个场合,一定会死不瞑目的。),后来,住在该小区的一对外国夫妇发现了此人,觉得他很可怜,便将其接到自己的家中居住,给他吃供他穿。本来这是一件非常值得赞扬的好人好事。可是,住在该小区的其他“高素质”居民却认为该夫妇的行为侵犯了他们的权利,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他们都是“高尚”的人,不应该与乞丐生活在一起。便多次催促该夫妇将那人赶走,该夫妇不从,他们便请小区物业管理处的人员前来交涉,外国夫妇不得已,只好将那残疾人送走。事后,物业管理处的一位员工说:“这个小区住的都是层次较高的人,突然间来了这么一个人,令他们感到很不舒服。”
我不记得故事中的每一句话,只记得大致过程是以上那样描述的。我不知道那些高素质高层次的高尚人到底高在何处?文化素质高、收入高、社会地位高就是层次高吗?面对弱者的无助,他们没有同情心,麻林不仁,不去帮一把也就罢了,去阻止别人伸出援助之手这就是天方夜谭令人匪夷所思了。天良何在?公理何在?这些人的人格和道德层次何其低下,住在“尊贵”的住宅中干着低jian的为人不齿的事,他们才是真正的下流低jian之辈!一个有着优良助人为乐传统的国家中的一群受过多年雷锋教育的中高级知识分子却原来是这样的一帮人。如果我们的国家花大力气和心血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都是这样麻木不仁甚至嫉妒助人为乐的话,我们这个国家将永无希望。不幸的是,这样的事在我们的城市时有发生。
如果文明仅仅是停留在表面,如果说城市地面卫生,市民彬彬有礼,说话优雅,不随地吐痰,不随地扔垃圾,不随地大小便,不骂人不打架,上车让座,人人都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高学历才叫文明,如果说看见乞讨的人一律说成是骗子,看见有人落水要先讲好价钱再救人,看见有人扒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见有人当街强奸、抢劫、杀人却无动于衷甚至赶紧跑开生怕惹祸上身。如果说捡到东西归还某人还要索取报酬也叫文明的话,那文明这个高尚的词就被现代社会给糟蹋得一文不名了。
诚恳、善良、富有同情心、遇事先替他人着想才是真正的文明。冷漠和自私才是最大的残忍,是真正文明的最大敌人。
“文明城市”的评选该结束了,至少得让人变得真正文明了才重新开始。
大 学 生 的 理 想
《礼记大学》里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意思是说:古代那些要使自己的美德让天下明白的人,首先要治理好他的国家;要治理好国家,首先要整顿好自己的家庭;要整顿好自己的家庭,首先要进行自我修养;要进行自我修养,首先要端正他的思想……思想端正了,然后自我修养就提高了;自我修养提高了,然后家庭就整顿得好;家庭整顿好了,然后国家就繁荣昌盛;国家繁荣昌盛了,然后天下就太平安定。“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直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理想。
当今,你随便走进哪一所大学,随便问哪一个大学生他(她)毕业后的理想是什么。得到的答复不外乎以下几种:大约百分之九十的男生会说“毕业后找个好工作单位,多赚钱,买房子买汽车。”大约百分之五的男生会说“我想自己办公司创业赚大钱,住别墅娶漂亮老婆。”还有大约百分之四的男生会说“好好学习,将来毕业后从事研究工作,等有了科研成果出了名了就有钱了。”女生除了有以上的几种想法之外还有一部分人想的是将来嫁个有钱的丈夫过好日子。总之,“赚大钱过好日子成为人上人”就是当今中国绝大部分大学生的最高理想。也许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的同学会把“好好学习,将来从事有意义的工作,竭尽全力为国家社会和他人多谋点福利,做一个奉献多索取少的人,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
多赚点钱过好的物质生活本无可厚非,问题在于在赚这些钱的同时,有几个人想到了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想到过绝大多数普通人过得怎样。
早在北宋时期,文学家范仲淹在他的《岳阳楼记》中就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当今中国大学生自认为比封建社会的人更先进更现代,总以知识分子和精英阶层自居,可面对古人的宏伟抱负,我们这一代只想着如何使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变得更肥更大的人只有汗颜不已、无地自容。
大学生,知识分子的代表群体,未来建设国家和社会的中坚力量,就这么点觉悟这么点理想,实在是民族的不幸,国家和社会的悲哀。
当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也比我们好不了多少,金钱至上的极端利己主义思想正是从那些经济发达的宣传“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文明”国家传过来的,只不过在我们国家表现得更加变本加厉而已。如果说与时俱进就是让人变得越来越自私自利的话,那么人类连禽兽都不如。在“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的思想指导下的人们不可能真正讲正义和良心,和谐社会也就是一句永远的空话。
全 国 劳 模
2005年3月,上海市公布了135名全国劳模名单,刘翔、姚明赫然在列。
我是从广播里听到这个消息的,当时心里就堵得慌,如鲠在喉。我不知道劳动模范的准确定义,光从字面上来说,他们也许能称之为劳模,因为毕竟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浇铸了他们巨大的成就,是我国体育运动员中的楷模。但我想,劳模不应该是这样的,劳模应该是国家和社会给予那些默默无闻劳动、兢兢业业工作、付出的多得到的少的普通劳动者的一种精神奖励,以弥补社会对他们的亏欠。同时,借劳模精神来促使全社会都向他们学习或至少是崇敬他们,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刘翔、姚明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与他们的天赋有关,而不仅是靠后天努力得来的。退一万步讲,即使是完全靠后天努力得来的,他们也已经从社会获得了巨额回报,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名声上的。要普通人向他们二位学习什么呢?
我想政界人士、企业界人士、明星等有权有势有钱的人都不应该也没资格被评为劳模,劳模就该是普通劳动者。
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的评选已变味了,再别让劳模的评选越来越变味,进而伤害绝大多数普通百姓的心灵。如果有钱加有名就能评上劳模的话,那这个社会还会有谁愿意去做那普普通通的工作去默默无闻地奉献?
刘翔、姚明如果有自知之明就不应该接受这个光荣的称号。
慈 善 事 业 和 慈 善 家
据说,比尔·盖茨每年都捐不少钱,深得许多人的称赞,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慈善家。
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类有了慈善事业和慈善家这两个词。在我看来,这两个词用得很不贴切。慈和善这两个字分开来都能表达一种很好的意思,而放在一起组成词我觉得很不妥。非但不能表达很好的意思,反而我从这个词里面看到了极端虚伪的一面。那就是:沽名钓誉、欺世盗名。
为何我有这种想法呢?因为我一想起慈善家这个词,眼前就浮现出这样一种场面:慈善家们双手托着一块大牌子,上面写着捐赠的数额,笑眯眯地接受电视镜头和照相机的拍摄,接受各种媒体的采访,然后是大篇称赞某某企业家如何如何的高尚,如何如何的关心弱势群体等等的报道。那些慈善家们总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宣传自己及自己的企业以获得好名声,借以赚更多的钱。否则怎么有那么多的慈善基金被冠以企业家个人或企业的名字呢?真正有几个人是发自内心地想为社会尽点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呢?这些人会真正同情真正看得起那些接受捐赠的人吗?他们总觉得自己是在施舍,而接受慈善的人是在乞讨。在这种情形下,接受慈善的人人格尊严尽失,而施舍的人则高高在上。
我很赞成那些“先富起来”的人们将个人的富余钱财捐赠出来扶穷济困的行为。但是,很反对动不动就大张旗鼓地自我宣扬。要宣扬也得社会为他们宣扬而不是他们自己或要求社会为他们宣扬。为什么做了点该做的事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惟恐别人不知道呢?《朱子治家格言》里说“善欲人见,不是真善”。希望那些人能有这点觉悟。
如果他们真的有那么高尚,就应该想着只拿工资而不应该将那么多工人创造的利润据为己有。同时他们又拿着那些别人为他们劳动挣得的血汗钱去捐赠,去做好人,让别人说他们高尚,请问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逻辑?
慈善家,既想当biao子又想立牌坊的一群人!
强烈建议将慈善事业改成公益事业,取消慈善家和慈善这样带有施舍性质的词。
富 豪 排 行 榜
大概是从上世纪末开始,中国也开始搞起了富豪排行榜,时至今日已经排了好几年了。富豪们的财富象直升飞机一样飞速上升,根据今年公布的中国富豪排行榜,财富最多的已有150多亿元人民币了,还有的排行榜上最多的有200多亿。
当许多人津津乐道于这些富豪们的传奇经历时,有几个人想过我国还有多少人口尚未解决温饱问题,有多少适龄儿童和青少年读不起书,有多少大学生因家中拿不出一年几千元的学费而被迫辍学,有多少人因生一个小病无钱医治而变成大病最后不治而亡,有多少村庄未通公路和电,有多少地方看不到电视和未通电话。
2005年中国GDP总量为182321亿元,按国家统计局给出的2005年汇率换算成美元约22257亿美元。按除以13亿整的人口计算,人均为14024.69元。而人均国民收入肯定比这个数字要低。就我知道的而言,许多农村在外务工人员的工资每月只有1000元左右,也就是每年的收入只有12000元左右。扣除个人及家庭消费支出,所剩无几,如果想过得稍好一些,这些收入还不够。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每月工资只有几百元。
在一个有着几千万赤贫人口的国家里竟然大兴富豪排行榜,实在令人匪夷所思。记得以前有些富豪还为没上榜感到委屈,还有的觉得自己在榜上的位置排低了而愤愤不平。富豪们在为自己上榜而窃喜的同时,有没有想过自己的财富是怎么得来的?有没有想过自己的社会责任?有没有想过在自己大肆挥霍钱财的同时有多少人在痛苦中挣扎?
一个社会或国家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都不应该出现富豪排行榜这种无耻的东西,应该排一排谁为社会和国家的和谐发展所作的贡献和奉献多才对。
(文章有点长,如果您有兴趣和耐心,请看《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10 10:34:03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