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66阅读
  • 36回复

【咸济酒话1】此情只待成追忆──悼念先生杨廷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319
积分
43977
贡献值
177
都币
3
在线时长: 1326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0-03
我的老家
狮山乡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8-10-06
此情只待成追忆
                     ──悼念先生杨廷贵
                                                                  李志强

      2008712日的这一天,除了天气炎热,我没有觉得任何特别征兆。晚饭后,突然接到文联曹端阳副主席的电话“杨主席过了,刚刚,618分——”——我被哽住半天了,尽管对先生这次病情难以逆转,我有心理准备。

      一路脚踏浮云似的,赶到柳树堰先生的家,先生已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中——先生被冰冷的玻璃棺罩住了,冰棺外面还加盖了被单。我没有掀开被单看遗容,我明白先生家人的意思,先生也给我说过,他不愿以“死相”示人。冰棺前面,放着先生的遗像,这遗像真是太生动了,我感觉他像以往一样,有着异常穿透力的眼神,却是那样柔软地看着我,像是等着我说话,我几乎被这种生动吓着了。冰冷的棺椁比照着生动的照片,这强烈的反差,让我每看欲泪。

      快凌晨了,大家催我回家休息,因为我明天要坐夜为先生守灵。一回到家,我就一头扎进书房,关紧房门,让泪水自由自在地奔涌——在涌动的泪水中,我清晰地看到我与先生相随同行的昨天……

      与先生真正结识是在2000年。从政府主动引退后,我一心读书写作,教学生作文,但心情还是摆脱不了沉重和忧郁。总是哀怨自己的性格过于钢脆,而苦于无法改变。是在一次喝酒的时候,先生以一位知名作家评论家的身份,对我的“快意恩仇,是非分明”的性格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且赞为“人性之上品”,从而给了我自信,也给了一个以后相对圆满的自我。此后,与先生交往越来越频繁。高峰时段,每星期要在一起二三次,且一在就是一整天,我们谈话喝酒,喝酒谈话。我们谈论着中华文化的三大教派,并区别为“儒家入世,道家在世,佛家避世”;我们谈论着“神”继续存在的原因——科技发展给人们带来了直接的功利,它只能解释着人活着的形式,可无法解释人的精神世界,因而“神”就产生了,还将神分类为:以人为神,以自然为神,人造之神;我们谈论着“交友须胜己,差己不若无”太功利,太世俗,应改为:“交友须尊己,轻己不若无,”作为朋友,不能彼此看重,情感都是假的,哪还有什么交往的意义……长时间的谈话用酒兑着,兴致会更足,我们喝烧酒,会时多时少,每人半斤八两不定,但如果是喝啤酒,底线是共喝一箱,非常的时候,可以拿下一箱半。

      大概04年的冬天,天刚开始飘落絮絮的雪花,我们又相约去了狗肉店大谈大喝,喝得开怀,谈得情浓,先生当即书诗一首:北门狗肉店沽酒(今日见雪,与志强贤弟沽酒某店,偶得佳句,记述如是:)窗外白雪飞,室内狗肉肥。二人频把盏,伯牙劝子期。
先生他一向不写古体诗词。说好的古体诗词已被唐宋等古人写完了,现在的诗词太多只能在古人的意境里翻印,拼凑。这次是唯一。还有,先生不愿用固定的格律羁绊他奔腾跳跃的文思。先生是19494月初4出生,大我十五岁,却与我兄弟相称。都说先生狂傲,其实先生面对情感,从不狂傲,他傲的是世俗。

       ******
      14日早上,陪着先生坐了一个晚上后,我回家冲了澡,接着送先生去他乡下的老家——大沙乡杨老君村。先生被他的乡亲簇拥进了杨家的香火厅,男女老少的哭声撕肝扯肺。看着走了出去,又最终躺着回来的先生,我顿感生命的凄美、苍凉,薄得惊心。香火厅的门上挂着一行粗大的黑字,我赶紧把头扭开,我怕黑色的大字,将黑色的死亡固定。先生的儿子杨金不停地拨接电话,在安排事务,他的面容依旧是清秀中显得稚嫩,但我从他轻缓的语调中,已读出了沉着——我在想,人真是的,子女大了,懂事了,大人就走了;或者说,大人走了,子女便大了,便懂事了……

      
      一同下乡送先生的,还有些艺术家,他们敬先生的才华,更敬先生的人品。想当初,先生主持文联工作,面对泥龙混珠的局面,“世界名人”“国际奖”时不时横空出世,社会不明真相,总是一时被假的牵着走。先生不遗余力做着清道夫的工作。他说,书法艺术,只存于以汉字为代表的方块字,ABCD不讲究书法,越是传统的越是书法,越是中国的越是书法——国际书法大奖是假大空。他说,奖项与荣誉头衔,要考量组织方的权威性,有很多,几个人刻个图章,就是一个大赛组委会,且名头非常大,你只要向他们交钱,便可获得你所需,这等于自己给自己发奖,没任何意义。他说,写鄱阳湖的文学作品是有的,但鄱阳湖文学作为流派,还没形成,“鄱阳湖文学研究”,就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问题……
      
      先生活得不轻松,因为他遵守“游戏规则”,固守做人的底线。就像对待错误,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他讲究可以宽恕,不可宽容——宽容是轻松的,可也是不负责任的;宽恕是有条件的,先要认识错误,才可原谅。现在想来,先生才高,且性情本真,上天哪会忍心让他在这个世上受苦受累得太久!

          ******
          17日凌晨三点,是先生入殓的时间,之前,和先生走得相近的好友何明川兄,约我去见先生最后一面。其实,我们去那里只是一种心情,并没有真正与先生“见面”,因为我们更懂得尊重先生的自尊。先生一生不愿人看到他的脆弱。去年九月,先生转院至西安做手术的前夕,从县人民医院出来,在灯火阑珊的街上,已是脚步沉重,说话气声都显不足,他的女儿杨帆想上前扶他,可先生不让——先生依旧抬着头,挺着胸,目光平视,缓缓地往前提着步子……

      先生自尊,触觉又特敏锐,以至时常弄疼自己,当然也时常扎疼别人。有一次,和几位县领导在一起喝酒,先生举杯共敬,并口出骇世之语:我敬大家一杯——不喝咯娘卖B!县领导你看我,我看你,后都一仰脖子一饮而尽。先生继续说,不错不错,都喝了,大家都是孝子!据说,县领导觉得这种敬酒的效果很不错,在内部也时常采用。先生事后给我说,他并不是依仗自己是个作家使性,而是怕一些领导摆架子,敬酒迟迟不喝,伤了自己的面子。

      八点半的时间,在弥漫升腾的哀乐中,先生的追悼会开始了。来参加追悼会的,不光是先生单位上的同事,亲人和朋友,还有市里和兄弟县的作家们。我想,他们不顾酷暑炎热赶来悼念,一定不仅仅是因为先生是作家,是评论家,而是先生内在的文人品性和具有的文学尊严。先生是真爱文学的,因而也特尊重文学。先生于我,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可他不愿我以师相称。他对我说,作家不是篾匠桶匠,可以靠师傅教得出来;作家的劳动是个体的,独创的——我不贪天之功!

      追悼会上,有几个意外的身影擦亮了我的眼球。说实在话,在有些方面,他们是有些缺失,甚至可以说,不怎么正直,先生因此“得罪”过他们。可他们来了,他们是为正直而来,说明他们的心里还是向往着正直,这让我心窝一暖──咱不够美好,可心向着美好;咱不够善良,可赞美善良──这样人类就永远有了希望
      
           ******
      隆重而哀伤的追悼会结束了,先生起程去他的归宿地──先生的坟地很干净,小小的山坡上,周围是几棵大樟树,前面是碧波荡漾的鄱阳湖,墓穴四壁齐整,且散发着湿嫩芳香的泥土气息。


      先生有了属于自己一个人的新家了,我再也不能像以往一样,和先生“坐而论道”,也无法与先生举杯狂饮——以后,与先生的相聚,只能依凭做梦,和回忆了!






[ 此帖被咸济在2014-09-25 08:27重新编辑 ]
冰点还原精灵官方网站
 

发帖
1319
积分
43977
贡献值
177
都币
3
在线时长: 1326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0-03
我的老家
狮山乡
只看该作者 36楼 发表于: 2011-01-17

 


刊登于《散文世界》杂志──心系人间【此情只待成追忆】(2010年第6期)




 


 





发帖
1319
积分
43977
贡献值
177
都币
3
在线时长: 1326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0-03
我的老家
狮山乡
只看该作者 35楼 发表于: 2010-09-18

 


感谢文学博士的专业评论!

发帖
11
积分
114
贡献值
-2
都币
0
在线时长: 1小时
注册时间: 2010-08-26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34楼 发表于: 2010-09-18

三、语言的紧凑与平易,恰到好处


 


 

发帖
11
积分
114
贡献值
-2
都币
0
在线时长: 1小时
注册时间: 2010-08-26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33楼 发表于: 2010-09-18

二、一支笔,在今昔中穿行无痕


斯人已逝,音容宛在。作者让我们了解了先生的其诗、其言和其行。其诗已述,即不见其人,已从诗句中相见其风神了。文中有直记其言的一节,是在劝酒席上。言虽俚俗,却充满智慧,以致于被劝者唯有一饮而尽而无他法。私自忖度,作者此节,定还有深意,留与看官诸位见智见仁去吧。谁能料想,作者所记先生之“行”,是一位临逝者与病魔抗争时的“行动”,不要人搀扶,提着步子。体弱者?志强者?这是作者独运匠心的剪影,我们看到了先生的形象,我们也看到作者一贯的精神气质,恰如其名——志强。我们读到的是“先生”和“我”之间的高尚的、相惜的娓娓诉说,我们却无意去察觉作者的竟是在眼前见闻和往昔追忆的穿行无痕中完成了对先生形象的刻画,好一支妙笔。


 


 

发帖
11
积分
114
贡献值
-2
都币
0
在线时长: 1小时
注册时间: 2010-08-26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32楼 发表于: 2010-09-18
回复《悼念先生杨廷贵》

 


文中写到,先生认为好的格律诗都被唐宋人写完了,故不写古诗。今看雪后沽酒一诗,我倒觉得若是羼入全唐诗,会有人以为是白乐天的作品。

发帖
11
积分
114
贡献值
-2
都币
0
在线时长: 1小时
注册时间: 2010-08-26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31楼 发表于: 2010-09-18
回复《先生杨廷贵》

 


此文可圈可点处甚多,且一一道来。


一、先生杨廷贵的遗诗


道是“成如容易最崎岖”。我一再品读,妙哉。首先,请注意是“见雪”后“与弟”,还是“与弟”后“见雪”?这是个看似容易的大问题。题记中明言“今日见雪,与志强贤弟”,这就诗意无限了。若是与弟相逢、其后偶然见雪,则“容易”得实在无甚意味了。


古人见雪,诗兴大发,良有以也。雪夜访戴,踏雪寻梅,是再好不过的现成掌故。现如今北门口雪后沽酒,岂不平添一风雅故事?北门口,不见诸经传,平易的毫无奇处。然这段风雅故事却不“容易”,无诗兴者不能为,无知音者不能为。这一份真情与诗意竟然在都昌小城出现,这是“先生”、“我”带给都昌的亮点和光芒,这种亮点和光芒将一切的狐朋狗友,公款吃喝的丑恶和黑暗全部扫净。所以,我们现在回过来看标题“悼念先生杨廷贵”,而不用“杨廷贵先生”,这不仅是一般的尊重,而是待之如师。即作者此一“创意”与心迹,又足以与先生遗诗相伯仲。

发帖
*
积分
*
贡献值
*
都币
*
在线时长: 小时
注册时间: *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30楼 发表于: 2010-08-26
屈子曰:“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
发帖
*
积分
*
贡献值
*
都币
*
在线时长: 小时
注册时间: *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2010-06-23
waUqKzJwH
N8yNiv dshajavmwezk, vtexxhnjfmyp, [link=http://cpdnsdcbvojk.com/]cpdnsdcbvojk[/link], http://juwgdsrxnemv.com/
发帖
47
积分
588
贡献值
0
都币
0
在线时长: 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10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08-12-08

 


两位可敬的,至情至性的作家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