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119阅读
  • 58回复

[ 回向咸济 ]“水月寺”中访咸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19
积分
2987
贡献值
19
都币
0
在线时长: 151小时
注册时间: 2011-05-24
我的老家
阳峰乡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3-05-17
— 本帖被 咸济 执行置顶操作(2016-01-23) —
                              

                                                    “水月寺”中访咸济

                                                                                                                       胡贵全  雨荷

       关于都昌县水月寺的历史与兴衰,我不是十分了解。只知道都昌县城郊有一个“水月寺”,香火很好,历来善男信女众多。在咸济老师的《心清水月寺》一文中,对该寺的地理及来由,有过一段经典文字,现直接引用如下:

    “水月寺处于都昌县城的正南,频东湖北岸结筑。三百多年前,这里并没有寺庙,相传一次大水漫城,不知从何处漂来一横匾,上有“水月寺”三字,于是,当地人就在泊匾处依名建了一座寺庙,并有人在大殿题诗一联“水面文章风写出,月中诗句夜传来”。

    “进得寺院,院子不大,但曲径通幽,静然有致。还有野花秀草,檀香袅袅,让人顿觉红尘远隔,心静身凉……”

    就是这么一个难得的清静之处,我和文友雨荷一并拜会了咸济老师。在此之前,我和咸济老师素不相识。

    从未想过再和文字结缘,偶尔的捉笔,也只是对当年部队生活的一种追忆。但书还是爱看,喜欢常到有书的地方走走。一次在新华书店,偶尔看见了介绍李志强新出版的《咸济酒话》。“咸济”是李志强的笔名,我县知名作家,这点还是知道的,很新奇,便手捧一本,起初是打马观花式的翻阅,文字真是白话如酒,酒话十足,却醉中话让人回味。不由找了个偏处,静下身心,一看就是二个小时。直到手机闹钟响起,催我给读高三的女儿做饭,才不得放下书卷。打那时起,于是便有了想拜见咸济老师的愿望。

    后来,听说许多关于咸济心性的事情,说他清高,孤傲的性格很难让世人接近,而我也不喜欢被人拒之千里的感觉。再加上对文字也仅仅是爱好喜欢而已,并没有多大冲动的愿想。于是便暂放下了拜访他的想法。

    大概是一种共同的文字爱好,前段时间在网上偶尔和雨荷相识,天南地北的海聊,聊着聊着,就无意中说到了咸济,我说你读过咸济的文章没,他说,读过几篇,感觉很好。我说,我也是。又聊了会,我说,要不,我们去会会他吧,雨荷说不大好吧,他是知名作家,我们去,素昧平生,好象这位作家很清高的,我说,不会吧,就是那样,我们大不了吃个闭门羹,丢个面子。其它的,也损失不了什么。

    通过朋友帮忙,我找到了咸济老师的电话,怀着一种既兴奋又忐忑的心情,我和咸济老师第一次有了语言上的接触。

    电话的那头响起了一个很浑厚的男中音,很随和,我说是咸济老师吗,他说是。我自报家门,并将自己想拜访他的愿望一并说出。出乎意外的,他竟想也没想就爽快地答应了,并约好了另天上午在庙中相见。于是,便有了标题。

    第二天,我提前给咸济老师打了电话,只怕他事多忘了承诺,或是没有时间,错过今天的约谈,对于名家来说,这是常有的事。电话一通,咸济便听出了我的声音,说没有忘。等会他到了寺中,再给我们电话,免得我们早到了,在庙中等他无趣。

    我们走进了这传说中,湖中飘来的水月寺。寺院宁静,院角落有一个弹棉匠长弓音响如琴,经过殿堂前的大门,抬头已见客房二楼窗前,已有一伟岸男子倚窗而望,长发浓须,不用说,这就是只见其名,未闻其声的咸济老师了。

    上得楼来,虽然院内弹棉匠的弓音依然入耳,但声音明显消退许多,而禅室内自有一种红尘外的清静。

    咸济老师早在室外等候了,就着禅室外的一方长长的走廊空间,走廊的窗户口正好斜透进一缕初夏的阳光,却不觉臊热。一张小小的方桌,桌旁三只藤椅,桌上摆着三只小巧茶杯,和一把别致的茶壶。咸济老师说茶已泡好了,净了茶杯,特地等待他的客人,并为我们每人斟上了一杯茶。

    咸济老师竟用如此高的礼遇接待我们,这让我们冒昧打扰的俗客非常感动。

    咸济老师一身黑色装束,大方而随意,身材伟岸,一脸长浓胡须将他衬托得男儿豪气十足,而举止温文,动作尔雅。给我的感觉是自然而亲切。

    我向咸济老师介绍了我的文友雨荷,同时,咸济老师也把他的好友介绍给了我,说他叫徐永华,是一位诗人。简单的客套之后,主客落座,在一种很随意的气氛中,我们的交谈也多是朋友式的交流,咸济老师说,他喜欢这种自然平等的气氛。我就从咸济老师的二本文集说起,一本《月落乌啼》,一本《咸济酒话》,及他的创作过程,和作品中所涵盖的思想内容。再问了问今后的创作意向,咸济老师很随和,但在评点到社会中的一些事,却还是有些激动。似乎又意识到了自己什么,说我这个人就是生成的脾性,只能直中取,不能曲中求。滚滚的红尘被世下的很多丑陋所裹卷,可文字的担当太脆弱了,我常常被出逃的感觉所驱使……

    咸济老师随后又评点了世人所认定的中国四大名著,畅谈着自己的独特见解,说纵观中国文学,《红楼梦》是一部真正世界意义上的名著,并指出《水浒》及《三国》人文关怀方面的缺失,当然,文学作品,或多或少地都存在高度和唯美的不足,对四大古典名著,不同的学者与作家,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上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这是很正常的。

    当我们问及咸济老师对一篇作品的认可,具有什么样的标尺。咸济老师说出了他认同作品的的观点。说一篇好的作品,要么,有一种冲刷的气势,作品从始贯终,就像江水入海,龙过长空,作者形成那种穿越驾驭的势能,这叫“气势”。要么,就像春夏秋冬,氤氲在大地上的气息,自然的弥慢、散发,不知不觉让人自然陶醉,感染其中,这就是文字中的“气息”。这气势和气息,最能考验一个作家的功底和文字驾驭能力。虽不是衡量作品的唯一标准,但若具有这两种质地之一,就会让作品产生或冲击的力量,或迷漫的浸染。

    我们一边品着咸济老师给我们泡的茶,一边听着他对文字的领悟和独特见解,我和雨荷都感收益良多。

    不想打扰咸济老师太多时间,因为,在这个清静的红尘之外,他还有必要的功课要修,在谈话进行了一个半小时左右之后,我们对咸济老师即行告辞,咸济老师一笑,也不多作俗套上的挽留。

    临行,老师为我们每人赠书一集,也就是他写的《咸济酒话》,并亲自签上了他的名字。

    走过长廊,下得台阶,至禅院场外,阳光已移寺院当空,只是棉匠的弓音依然清脆如旧,回首时,咸济老师仍在禅院客房窗棂处站着,目送我们,并未进禅室。

    出得禅院,禅院外依然是红尘,院外是一条宽阔的水泥公路。道路上车辆疾驰,鸣声偶尔。和着院内弹棉匠弹奏的特有弓音,别有一番情致。

                                                                                                                                               2013514
[ 此帖被咸济在2019-04-16 11:40重新编辑 ]
1条评分积分+40
风花雪月 积分 +40 写得非常的好,李老师是一位有着丰富生活阅历和审视生活的长者! 2013-05-17
intermapper中文官方网站
 
发帖
0
积分
0
贡献值
0
都币
0
在线时长: 0小时
注册时间: 2015-08-30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58楼 发表于: 2015-08-30
嗯,不错,娓娓道来

发帖
9789
积分
155713
贡献值
329
都币
25
在线时长: 887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6-16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57楼 发表于: 2013-07-07
写的非常好   请问你水月寺在哪个位置?

发帖
20095
积分
115751
贡献值
389
都币
50
在线时长: 979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13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56楼 发表于: 2013-06-20
好文章,

发帖
1243
积分
10660
贡献值
30
都币
5
在线时长: 61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6-04
我的老家
汪墩乡
只看该作者 55楼 发表于: 2013-06-06
出淤泥而不染

来自:都昌在线Android客户端

发帖
448
积分
593
贡献值
0
都币
0
在线时长: 4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8-24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54楼 发表于: 2013-05-30
水月寺,前有所闻。今天看到李老师文章,如临其境,感同身受。也希望有机会与咸济先生煮酒品茗,坐而论道。

发帖
12992
积分
27127
贡献值
285
都币
53
在线时长: 1361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3-01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53楼 发表于: 2013-05-25
水月寺?

发帖
2218
积分
7222
贡献值
112
都币
26
在线时长: 264小时
注册时间: 2011-09-01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52楼 发表于: 2013-05-21
回 白云悠悠~ 的帖子
白云悠悠~:还好,写李老师的文字现在开始正常了,有点百姓味了,接了点地气,开始真实了~
都昌一向很“崇古”啊,以至于一些文章到处充斥着“浩瀚,渺渺“之类的词语,天广唯我独央的戾气,形式管不住内容啊,没有尽善,也没能尽美。个人观点,都昌哪有文人可以有底气撑起这么一些大词和豪迈 .. (2013-05-21 12:37) 

大着胆子说句要遭人骂要遭人记恨的话:都昌的文学时代仍然停留在你所批判的"浩瀚\渺渺"之中...
虽然卖药的恶心广告可能会渐渐减少,但是距离接地气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好比此文作者,之前发一篇文赞了明然,如今又发一篇文赞咸济,能把两股截然不同的地气接通实属惊人!!!(网友跟帖转发的其赞明然的文章已经被删)
发帖
65
积分
244
贡献值
2
都币
0
在线时长: 10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1-10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51楼 发表于: 2013-05-21
还好,写李老师的文字现在开始正常了,有点百姓味了,接了点地气,开始真实了~
都昌一向很“崇古”啊,以至于一些文章到处充斥着“浩瀚,渺渺“之类的词语,天广唯我独央的戾气,形式管不住内容啊,没有尽善,也没能尽美。个人观点,都昌哪有文人可以有底气撑起这么一些大词和豪迈,所以,都昌一大把文人们,写写自己的感觉吧,别像几年前都昌电视台卖药的广告一样,恶心死了~呵呵!


发帖
421
积分
7301
贡献值
43
都币
0
在线时长: 40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0-12
我的老家
大港镇
只看该作者 50楼 发表于: 2013-05-20
此文叙述层次清晰,语言不温不火,恰到好处,可以看出构思之初很谨慎,是都昌不多有的文笔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